Chardman wrote:主要因素就我推論有底下幾個重點:1.提高畫素對於「變焦」的應用很是重要,由於手機厚度受限,無法將光學變焦的結構做出更廣泛的設計,退而求其次就是數位變焦,對於拍照原理就熟悉的人應該能理解,「數位變焦」等同「畫面裁切」,所以拉高畫素讓裁切時仍有更多細節資訊可以檢視。2.商品行銷噱頭,由於消費者對於畫素(解析度)並非等同畫質這件事,其實沒有很深刻的理解,所以透過畫素數據增加商品的「賣相」,只是在行家眼裡就是噱頭而已。3.高解析度的感光元件有助於消除摩爾紋, SONY有推潛望式鏡頭的 1 iii光學變焦能力可以提升不少不過高畫素噱頭的確很難撼動
ROXSOUL wrote:808表現當時能比HTC的400萬畫素好我覺得單純只是因為元件大太多我也很好奇要是都是1/1.2吋大小41MP對上4MP各個方面的勝負會是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認同加上htc對感光元件的技術可能還是落後的
oumama wrote:認同加上htc對感光(恕刪) 不過時代在演進如果要同時滿足到4K甚至未來8K影片需求加上些許的數位變焦彈性可能起碼都要8MP起跳吧目前我記得蘋果、SONY、PIXEL 5都是12MP左右的樣子4MP我覺得應該不會再出現了只可能...單獨在前鏡頭出現吧或在後鏡頭群中擔任用來融合提升畫質的腳色
oumama wrote:我對油畫相片就很反感(恕刪) 其實這算是很主觀的喜好問題,我也不喜歡油畫感,但同辦公室的女同事們對此趨之若鶩,不能說是誰的錯,只是喜好不同罷了。但是話又說回來,我也對單眼相機的攜帶性很是困擾,總想著如果哪天出現體積重量如今日手機這樣規格,但畫質性能如同今日(2021.4月份)的中階單眼,我應該會很開心,即便要達到這樣的水準得等上20年,因為以我的攜重喜好,能接受的外出相機攜帶總重量,大概就是1.4公斤附近,所以對我來說相機+鏡頭的選購條件,往往是重量先決,而不是畫質先決(畫質只是第二優先考量),導致很難有合適的全幅相機可以選用,最多就是APS-C,所以倒也不是不能體會總拿著一支手機當成單眼在用的玩家心態,畢竟我自己也算是有重量考量,能盡量輕巧絕對是好消息。只是現實總是殘酷,當遇到需要有銳利度與細節的拍攝主題時,我還是會優先選用單眼相機進行拍攝,只因為我不希望油畫感破壞了難得的好畫面。
你已經掉進這些專有名詞與理論的漩渦裡面了,整個亂了,單眼廠商做到6千萬畫素是要平衡畫質與細節。不是只能做到6千萬畫素,而是6千萬畫素在全幅機可以顧及畫質與細節。但是手機感光元件就是這麼丁點大,你硬要跟單眼的全幅感光元件機型做比較,這能比嗎?你硬要比較勢必要有犧牲所謂的犧牲就是要廠商放棄畫素與細節保全畫質或是保全畫素並兼顧細節犧牲畫質哪個市場比較大市場比較能接受?你為什麼要去在意1億畫素的手機?你會去買嗎?你明知道那只是個噱頭,你也知道大多數消費者都有畫素迷失不是嗎,是的話那你在意那個有什麼意義?你也沒能力造一隻"你自認為最完美"的手機沒錯吧,那為何不把這時間拿去找一隻比較符合自身需求的手機,但說回來你如果硬要跟單眼比較那肯定也找不到就是了。結論就是抱歉
單車小王子 wrote:你已經掉進這些專有名詞與理論的漩渦裡面了,整個亂了,單眼廠商做到6千萬畫素是要平衡畫質與細節。不是只能做到6千萬畫素,而是6千萬畫素在全幅機可以顧及畫質與細節。但是手機感光元件就是這麼丁點大,你硬要跟單眼的全幅感光元件機型做比較,這能比嗎?你硬要比較勢必要有犧牲所謂的犧牲就是要廠商放棄畫素與細節保全畫質或是保全畫素並兼顧細節犧牲畫質哪個市場比較大市場比較能接受? 事實就是如此...何來亂了如你所說手機感光元件就那麼丁點大 硬要做到一億像素....這是打腫臉充胖了呀拍出來畫質我就不能接受
canerhsu wrote:認真回你的問題.就提一點就好了,一支手機相機畫素400萬比較貴,一支則是1200萬比較便宜,你覺得會有多少人去選400萬畫素的手機呢?市場需求決定一切,沒廠商會推一個好東西又貴但不好賣的產品出來銷售. 市場是可以被教育的sony 單眼 a7s3 1200萬像素 要九萬元a7m3 2400萬像素 只要五萬元你覺得買a7s3的是傻子嗎...
oumama wrote:市場是可以被教育的sony...(恕刪) 別再硬凹了啦為什麼手機不用單眼相機等級的感光元件 你可以寫個產品proposal給hTC.....[用單眼相機等級的感光元件的手機]搞不好給你當"產品開發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