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店家就只有兩種"報價"方式:
1.報價低,但相對也沒什麼空間可以再送贈品,自然也沒議價空間
2.報價高,但相對可以給的贈品比較多,也有議價空間
為什麼這麼複雜? 因為店家不會知道現在走進來的你,是哪一種消費者?
如果你是屬於沒做功課,又毫無概念的砍價型的消費者
即使店家一口氣報底價,你也不會認為是底價,你還是會想要砍價或是要贈品
店家自然無法答應,這時消費者就會有18樓網友的那種感覺,覺得太硬不給殺
然後就上來抱怨

店家也可能用第二種方式報價,就是報稍高的價格,
但是有升級記憶體啦,贈品啦,刷卡分期零利率啦,之類的優惠
消費者也還會有砍價空間,所以奇檬子就比較爽
但是遇到樓主您這樣做過功課的人,自然就覺得怎麼報價那麼高?
所以我想樓主你忽略掉了一點就是,你網路上看到的價格是已經經過一番激戰的"成交價",
而非第一口的"報價"。
報價跟成交價當然是不一樣的,自然會有小落差。
我覺得你立場並沒錯,但店家其實也沒什麼不對
在我看起來他是很想做你生意,所以才要去確認你何時買到的,買多少錢,是不是同一台同一型號等等?
說真的如果他不想賣你,他大可以說沒辦法賣就好了不是嗎?也不用理會你這麼多?
樓主您是覺得報價太貴,不符合你之前網路上做功課的預期價格
18樓網友他跟你剛好相反,店家是報合理價給他,可是沒贈品,結果也是被嫌XD
結論就是不管店家怎麼樣賣,都會被嫌

f12508 wrote:
大大說的我都認同只是...(恕刪)
其實這是個惡性循環吧
自以為有錢,買東西是大爺的奧客也是大有人在
朋友現在也在賣電腦,他說現在筆電一台不要說賺錢了...因為互相競價的關係
不賠錢把電腦賣掉就很了不起了,結果還不是一推硬要殺價的客人
殺完價要凹贈品,凹完贈品再殺價....

都搞不懂是要買筆電還是在買贈品
今天發文的是消費者 改天或許也會有業務發文說消費者奧
想要有好的服務 就該讓人家有錢賺 人家沒賺錢哪會心甘情願幫你做服務 更不用說賠錢賣了
貨比三家 比價 殺價 這都天經地義 但是訪價請低調 不要買個東西就裝大爺
我朋友也常跟我們說她常遇到客人問到的價格會自己把尾數去掉,騙我朋友要用這個價格賣他
我想現在的業務會變成這樣...對消費者詢問價格這麼反感,大部分原因是消費者自己搞出來的吧
朋友還說 他們有些同行現在流行說 有錢買東西不是大爺 有貨不賣才是大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