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0106 wrote:
現在你也只能重覆一些沒意義的東西了..
現在你只能辭窮繼續亂扯了
我從頭到尾講的都是一樣的東西
你要東扯西拉一堆
我當然只好不斷重覆澄清、解釋
好把你拉回來.......................
bar0106 wrote:
1.遊戲規則必須要符合現實才有用.. 不然你只是搞笑而已, 哪有啥可說嘴的?
自己搞笑卻要很得意.. 臉皮厚者才這樣呀...
現在ion平台跟CULV只有在11.6, 12吋才有交集...
所以你拿4330來比根本不存在的13, 14" 吋 ion平台.
CULV也沒有12"以下的使用獨顯...
明明沒這個假想敵, 你卻叫我正視它, 我明明沒看到, 你卻要怪我無視..
我不知道該講什麼下去? 製造敵人來讓你打嗎? 這樣該去看精神科的...
同價格算不算符合現實?
誰規定兩萬~兩萬五的預算就只能買11.6或12吋的ION330(懶得一直打ATOM 330+ION)或CULV?
只要現在買的到又在預算限制內的機種
通通都可以比較啊~
我的遊戲規則若不符合現實
那你跟著我玩這麼久幹嘛?
玩到快輸才批評規則
誰的"臉皮厚"啊?
PS.
我已經盡量克制不用人身攻擊了
麻煩你用字遣詞也注意一點
不然只是凸顯自己沒風度罷了
bar0106 wrote:
2. 我也認同可以比價近者, 好啦, 我們來比20K以下標準筆電好了...
隨便一科T4xxx 2G就可以作掉Su9400這種上萬的U, 這樣好不好玩? CULV爛不爛?
消遣一下沒啥啦......
誰規定兩萬~兩萬五預算只能買11.6或12吋的ION330或CULV?
至少我沒有預設只能買ION330或CULV的前提喔~
你要拿標準筆電比 OK啊
姑且不論這價位買不到SU9400機種
反正T4xxx>SU9400>SU2300>ATOM 330是不爭的事實
ATOM 330爛不爛?
消遣一下沒啥啦
bar0106 wrote:
你又找不出同廠有出兩種規格的筆電, 誰跟誰比, 你拿1410T跟日本G記ion比是不對的..
這兩家定位本來就不同, 日系筆電有給你便宜賣的嗎? 就像同樣N280...
Sony要價是近兩萬, 台廠至少少5K, 你說要怎比, 其實比較合理一點比法是像HP..
atom 280 同時有 945跟 ion平台, ion貴1~2K, 這種才有比較意義...
問題是, 這並非CULV對ION雙核的比價, 所以比價本身合理, 但卻不合這個主題.........
假設預算兩萬五
今天馬上要買筆電
為什麼不能把1410T和Galleria NB放在一起比?
比價主題就是兩萬五以下的現有筆電選擇
我有說主題是ION330和CULV的大對決?沒有吧?
只是剛好目前唯一一台ION330筆電的價格帶和最近正夯的CULV機種重疊
所以我直接拿CULV來比
我的預設前提嚴格來說就只有"目前"+"相近價格"(另外兩項都是"不限" 所以等於沒有)
你若真像上面所說要拿一般筆電來比
我也沒意見
只是結論變成:
注重效能買一般筆電
注重輕薄、續航力買CULV
ION330在此價格帶依然不具有優勢可言
bar0106 wrote:
3. 顯卡跟U誰重, 反正你也說服不了我, 大家自說自話, 多打幾個字掰吧...
只要你找不出Su2300可以跑, 但atom n330不能跑的常用程式, 你就不能說服我....
同理
只要你找不出ION可以跑,但GS45不能跑的常用程式,你就不能說服我(遊戲算常用程式???)
其實我也無意說服你
你怎麼想根本就與我無關~
我只是想告訴其他板友事實
INTEL或許會用CPU綁晶片組
但是應該沒限定只能綁"內顯"晶片組
要不要加強顯示效能(追加獨顯)是廠商根據市場需求評估後自行衡量斟酌
今天市面上的現況
絕大多數廠商推出的筆電還是只搭載顯示效能爛爛的INTEL內顯晶片組
大多數消費者也滿足於此而願意購入這些機種
從供給與需求的理論來說
顯示效能在筆電市場上對於多數使用者來說到底重不重要?
答案自己用腦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