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ACHINIMA動態捕捉 + FA507XI硬體測試

之前已經有大致介紹過NVIDIA的Omniverse平台,在平面與3D之間,想要做完美的整合,除了要了解許多設計工具之外,實際接觸的經驗也會改變對兩者之間的看法。先前文章裡面已經對於AI所需要的硬體部份做過介紹,不過大部分人在學習創作之時,都是先由平面開始,行有餘力才會往3D方面發展。以往3D設計的門檻相對較高,除了軟體的單價不便宜之外,硬體設備的需求更是超乎想像,一般人即使具備平面的美感,但跨入3D世界時,常會受限於預算與軟硬體經驗,無法完整呈現自己的創意,這個對於設計層面而言真的是相當可惜的事情。

以往沒有AI的時候,想要接觸3D設計,只能透過昂貴的軟硬體跟環境來做,像是專用的捕捉用服裝跟大型場地等等:

[分享] MACHINIMA動態捕捉 + FA507XI硬體測試

現在有了AI分析,這一切都變得相對簡單,只要透過NVIDIA的Omniverse平台,有一套名為「MACHINIMA」的軟體,可以透過筆電、網路攝影機,以及GPU與AI的運算,即可完成相當複雜的即時動態捕捉,對於初學入門者而言可以省去非常大量的成本,進而對3D世界有更多的認識,對於教育跟學習都有不少幫助。在AI開始流行的現在,不管是工作、還是學校學習,能夠提早接觸AI的話,可以用相對低的成本、相對少的時間,去學習許多以往投注大量資源才能獲得的技能。以創作來說,平面設計也許很快就會被AI大量取代繁複的工作(去背、修圖等等),但是如果能掌握AI的技巧,多利用不同工具,平面跟3D之間的技能差距,其實已經大幅度拉近,AI其實也能輔助學生,讓學生學習的更快更好、更有競爭力,在現今少子化的世代,更容易有出頭天的機會。

稍微講遠了,若今年家中小朋友有要上廣電電影學系所、大眾傳播系所、視覺傳達系所、工業設計系所、商業設計系所的家長們,可以多留意這些變化,以下來介紹一下這套MACHINIMA軟體。

目標:透過Omniverse,下載MACHINIMA軟體,在裡面試用一下動態捕捉的功能。

先安裝Omniverse

安裝完Omniverse之後,首頁會出現一堆新聞,沒事可以看看,內容都還可以。
[分享] MACHINIMA動態捕捉 + FA507XI硬體測試

點選「交易所」,然後找到MACHINIMA的圖示。
[分享] MACHINIMA動態捕捉 + FA507XI硬體測試

找到「Omniverse MACHINIMA BETA」。
[分享] MACHINIMA動態捕捉 + FA507XI硬體測試

依照提示安裝,大概5GB左右,很快就下載完畢了。
[分享] MACHINIMA動態捕捉 + FA507XI硬體測試

點選右上角啟動,就可以進入MACHINIMA的操作環境。
[分享] MACHINIMA動態捕捉 + FA507XI硬體測試

進入MACHINIMA主畫面

MACHINIMA跟一般的3D軟體很像,大致上有操作區、剪輯區、物件選項、物件資料庫等等。
[分享] MACHINIMA動態捕捉 + FA507XI硬體測試

從底下物件資料庫抓一個女性機器人物件到操作區,就可以看到右邊有整個操作區內物件的選項可供調整,一般來說右邊會出現一整排環境的選項,不過為了測試,不加上複雜的背景,單純只放機器人的骨架。
[分享] MACHINIMA動態捕捉 + FA507XI硬體測試

在右邊的「Pose Estimation」就是動態捕捉的功能,點進去分頁之後,可以看到此功能支援即時攝影機以及影片來源的捕捉,只要在此指定骨架,就可以用網路攝影機或是影片直接做動態捕捉。
[分享] MACHINIMA動態捕捉 + FA507XI硬體測試

在RETARGETING(指向目標)的部份我們選擇剛剛的女性機器人骨架。
[分享] MACHINIMA動態捕捉 + FA507XI硬體測試

出現驚嘆號訊息,此處要重新選擇,才能指向正確的骨架位置。
[分享] MACHINIMA動態捕捉 + FA507XI硬體測試

選取到正確的骨架之後,會看到機器人身上出現選取的橘色線條,這時候就可以開始執行動態捕捉了。
[分享] MACHINIMA動態捕捉 + FA507XI硬體測試

如果選擇影片來源,MACHINIMA裡面已經有放了實驗用的小短片,只要按下「START ENGINE(開啟引擎)」,再按下「Calibrate(校準)」,MACHINIMA就會自動分析影片內人類活動的骨架,然後套用到模型上,精度也可以調整:
[分享] MACHINIMA動態捕捉 + FA507XI硬體測試

以往在電影、遊戲製作影片中看到動態捕捉功能,這時就會即時呈現在MACHINIMA裡面,透過GPU運算AI分析影片裡面人類骨架的運作,整個流暢度非常高,軟體裡面也會顯示即時的系統資源跟FPS狀態:
[分享] MACHINIMA動態捕捉 + FA507XI硬體測試

從影片裡面可以看到影片即時運算的情況,順暢度蠻高的:
https://streamable.com/dedk7r

MACHINIMA也支援錄影功能,影片部份錄好的可以直接變成片段,方便後續剪輯使用:
[分享] MACHINIMA動態捕捉 + FA507XI硬體測試

實際串流網路攝影機來玩動態捕捉

一般筆電雖然有網路攝影機,不過都是做成前鏡頭,單純要測試動態捕捉功能的話不太方便,現在手機有一些已經支援網路攝影機功能,下面照片是Google Pixel 8 Pro + TUF FA507XI,透過這種方式也能做動態捕捉:
[分享] MACHINIMA動態捕捉 + FA507XI硬體測試

過程也是一樣,只是影像來源改成選取「Stream Live Camera」,手機鏡頭只要能被Windows辨識,就可以作為來源輸入。底下就請我家妹妹來當作Model示範一下:
[分享] MACHINIMA動態捕捉 + FA507XI硬體測試

架設好手機(當攝影機用)、開啟MACHINIMA、把模型拉到畫面上,然後依照下面流程:
選Pose Estimation → 選擇Stream Live Camera → 指定(Retargeting)好模型位置(要確認有打勾)→ 按下Start Engine(啟動動態捕捉引擎)→ 按下「Calibrate」,畫面就會看到骨架開始動作了:
[分享] MACHINIMA動態捕捉 + FA507XI硬體測試
雙手交叉、雙手舉高,都可以看到模型會即時對應,粉色框就是偵測人體範圍,四肢、頭部、甚至手指都在偵測範圍內,實際可以看一下影片運作:

https://streamable.com/3y8pxj

雖然場地只是家中餐廳的一個角落,背景複雜稍微,還是透過鏡頭,MACHINIMA可以正確辨識人體的軀幹,即時模型運作也非常快速。

如最前面所說,以往要熟悉平面或3D的幾套大軟體,要花費許多時間理解原理跟操作細節。透過使用現成的工具,有興趣的人,不管是國高中的小朋友,或是已經在職場的大人,都可以透過這些軟體,用相對低廉的成本來接觸新的事物。以往要做動態捕捉,可能需要一個固定場地、搭配特殊服裝,再加上大量的攝影鏡頭、電腦、後製等等,透過上述的MACHINIMA,除了上面demo的流程之外,其實它還有許多選項、物件可供細部調整,也可以整合不同軟體製作的3D資料,如果用的純熟,真的有無窮的想像空間,就看使用者如何發揮自己的創意了。

以上給對這方面有興趣的大朋友、小朋友參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