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8&t=6481579&p=19
此文章因黑名單機制,所以不顯示文章內容。

其實相機性能是很客觀的,正如今天生產的相機,對焦速度、連拍性能、寬容度等,全都是可以通過和別的(或過去的)機器比較得出優劣
30FPS比10FPS強,4K120比4K30有升格空間,這都是客觀事實
即使是玻璃心小丑irontheone說的噪點,都是可以變成客觀化的東西
像dpreview網站就很具有參考價值,比起標準經常變化的DXO更可靠
https://www.dpreview.com/reviews/image-comparison

隨便舉一個例子,dpreview甚至可以縮圖至等大等各種操作各種比較方式
以下兩圖片就是縮至等大時的情況
雖然對噪點怎樣是少怎樣是多是一件主觀的事
但當這樣對比時,我們不會得出D810噪點比Z7好這樣"主觀"的答案吧

另外也可以看出來像素大的即使縮圖後還是比較差,和大家一致的低像素ISO表現更好沒有衝突
如果高像素真的這麼有效降噪,相機廠直接用手機的感光元件做出數億像素的機身不就可以了?

如果一句主觀就想說明問題,廠商們努力提高性能,評測機構的測試是不是都是白費心機了?

極不客觀噪點比較
極不客觀噪點比較

順便說一下,DXO這網站可參考,但它的分數不止噪點這一個方向,所以它的分數只作參考就好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文章關鍵字
看到的,只有你突然跳進去開炮
然後他不回應你
不引言,留言區也不回你
但你不停的戰他

還是說...你是前面那個S或E?
flody
所以別人說東,那樓樓主就說西的意思嗎
Leonarka
類似吧,不同人在不同跑線上一直堅持自己的話 [微笑] ,我是事後看的,其實連不太起來,猜測是刪文或有修改
關於相機的畫質,
我都是直接下載實拍原圖,放大到100%來看。

市售消費機種目前我覺得畫質可以接受的就只有三個機型。
1、nikon d800系列。
2、sigma sd系列。
3、sony a7 R系列。
nikon採用sony高畫素感光元件,有副廠鏡頭。
sigma採用自製foveon x3感光元件,無副廠鏡頭,機身性能極差。
sony採用自製高畫素感光元件,有副廠鏡頭。
Leonarka
我也是,1:1見真章
DPReview TV: Why lower resolution sensors are not better in low light
https://www.dpreview.com/videos/7940373140/dpreview-tv-why-lower-resolution-sensors-are-not-better-in-low-light

jjx874 wrote:
DPReview TV(恕刪)


影片消化中...
Z6這些2400萬像素的明顯任何ISO下都比Z7好
A7R4則是明顯看得出糟,不過同密度的富士倒是比較好
但各品牌降噪技術不同,所以同品牌比較減少誤差最好

A7S3可能是像素過低之過
到了Z6有足夠像素後,更高像素去縮圖降噪貌似對高像素起的作用也不大
lml640707
重覆恕刪
T之歌 wrote:
Z6這些2400萬像素的明顯任何ISO下都比Z7好
A7R4則是明顯看得出糟,不過同密度的富士倒是比較好

要把照片缩放到同样大小看
T之歌
縮放到同大小是Z6比Z7的表現好
T之歌 wrote:
Z6這些2400萬像素的明顯任何ISO下都比Z7好
A7R4則是明顯看得出糟,不過同密度的富士倒是比較好
但各品牌降噪技術不同,所以同品牌比較減少誤差最好

不同型號CMOS除了畫素外還會有不同特性。 Z6/A73用的這塊IMX410就是目前在產135相機的高感王者,原因可能是它只做影像感應,結構相對單純,攻耗低熱散好易抑制熱噪,所以同代CMOS不論畫素比它高(A7RX/Z7),比他低(A7S3),還是一樣(A9),高感都輸它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flody
A9的堆疊式確實影響畫質,A7S3現在倒是被證實是4合1省成本做出來的,但這個技術好像對高感時反而非常實用,不知是否可以用在其他高像素CMOS上,還是只有特製的這塊才可以使用
學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