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有網友說過,市場決定價格,你賣的高,就沒人買,但如果有一個人賣的高,品相也不怎麼樣,卻賣出去了,而你手上有一部一樣的機子,品相更加快門更低,你自己也知道沒摔機,你願意賣的比前一個賣家低?還是堅持你合理的折舊率?抱怨這個一點意義也沒有因為要抱怨的話,還有很多可以抱怨我相信很多人出售自己心愛的二手相機一定跟我一樣會賣出往往是因為想換機才出售手上愛機,而不是為了賺錢,訂的價格甚至低於合理價,雖然被秒殺,但買家沒有一位不殺價的買家沒有按合理的折舊率收購阿也相對因此迫使賣家被迫提高售價
asdfglin wrote:前面有網友說過,市場...(恕刪) 我沒有抱怨...........我賣東西都低於市價在賣(N17-55買兩個月自砍5千賣掉、D90+原廠手把+背包+副電用一個月快門不到一千賣23000)只是對於3C商品(數位單眼算3C吧?)竟然折舊如此慢感到疑惑!!可能我的想法比較奇怪吧?
該用戶沒有發言權限 wrote:我比較想知道各位心中單眼產品的折舊大概是如何計算...(恕刪) 我想這應該才是你的標題~我的標準是買來如果完全沒動過,意思意思九折看有沒有人要~拆封僅測試或使用幾次,八折看有沒有人有興趣~再來就看品項七折往下修正~賣過最慘的是一台 JVC DV,幾乎是一折....還要看對方臉色~我的心好痛!!不過,鏡頭例外,他是唯一我買來還有增值空間的產品~
折舊慢就表示有足夠需求支撐它的市場價格。每樣東西在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價錢,然後再參考現實狀況做調整,每一次成交都是獨立的事件,但會受其他事件所影響,也會影響其他事件。類似的事件愈多,彼此的影響愈強,因為可取代性高。所以當市場上相同的二手商品愈多時,就會趨向統一而合理的價格。我相信20年後D700還是有人想要的,而且價格很難估呢!因為它的流通性已經很小了,每次都是單一而獨特的狀況。自由市場只有一個真理:需求決定價格。而這個需求不只是指商品或金錢喔!
價格目前二手市場多少物件/該物品多好,想入手的人多不多/是否停產這些就足夠決定了不是嗎買家覺得貴,就在等等賣家覺得虧太大,就留自用這樣有什麼不對嗎?? 版大講的好像自己賣多便宜就有多了不起別人賣貴還賣出去,就是罪該萬死,強迫別人得"虧"的跟你一樣多似的有需要的就買 沒需要的就賣 不對嗎?我是來炮你了 也不用送我了洩洩
二手價格看買賣雙方默契吧賣方一定會開高,買方一定會殺價,在拉扯的當中達到最後的默契當然有些賣家開價不好看,這會讓潛在的買家連拉扯都不願意跟你拉扯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東西賣個幾個月半年也賣不出去的原因你希望知道二手品折價的準則,這沒有一定的準則存在最大的影響就是買賣雙方的態度版主賣東西賣的便宜,那也是你的經營手法之一不是嗎?最少你賺到了時間現金快點進來,你就可以快點在去買你想買的東西有些賣家賣的貴,我用時間跟你耗,總會遇到急用的人,他用時間換到了金錢
該用戶沒有發言權限 wrote:常常逛2手區的朋友們...(恕刪) 我就是要回「要買就買不用講543」「低於市價在賣」請問:你口中的市價是那裏來的?你真的「全面調查過了」了?你敢保証?比其中一人便宜,就是「低於市價在賣」?即便如此,你要賣便宜也沒人有權置喙,難道要說:你破壞行情價,你才高興?新機都不會一致的價錢何況是二手機這不是很簡單、很平常的常識嗎?你就不要再在象牙塔裏說些令人噴飯的沒常識的話了
很認真的看了文...有二個感想...第一個是可否請樓主改一下圖示...看了有點頭暈..(例如..把血漬改成鬍渣會好的多!!!)第二個是...其實一切的價格是由市場供需所決定的..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就成交了..而價值仍是由個人心中的認定而成..當你認為別人出的價格符合你心中的價值時...就OK啦~~而你所說的"低於市價"...不過是比較多人願打願挨的價格吧了~~"市價"當然覺得貴...或是..便宜的人也不在少數吧~~總而言之就是..廢話一句.."想"買就買吧..(價格=價值)不想買就等囉~~~至於折舊嘛...樓主舉的例是直線法攤提..折舊方式有很多種...我想電子產品應該不適用直線法...其實個人認為提折舊不過是為了做帳在用而己...若一個你不想賣的東西會有折舊問題嗎...難道殘值為0就不能使用了嗎...亦或是尚未提到0時東西就掛了...算了..很久沒唸會計跟經濟了...個人結論就是...快門數與保值性沒有一個絕對的公式來比較...但它絕對是個變數的因子而相對於新品汰換率..科技進步的速度..個人主觀認定價值..對保值性比較有影響吧~PS.如果誤會樓主的意思..應該真的是頭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