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眼機身快門數與保值性?

其實這真的沒有所謂的標準能衡量
只能依個人的價值觀來判斷.

當初我的第一台相機FUJI S9000
當初買16XXX, 使用近1年,因升級單眼而賣掉
當時市價約13XXX,我賣1萬,送記憶卡,機身9成5新
我要賣的時侯..9千是我的底限...
我也上網看了其他2手賣家的定價..
大多賣12000...
我賣的價格是依當時的市價打8折..
所以一PO出的隔天馬上面交賣掉了..

只能說大多數的人都不想賠太多..硬拉高底價在賣
但是還是有不少人願意買
自然一些價格就偏高囉

雖然真的很想玩玩別台機身,但也都因為2手價位而一直沒有出手
就等有緣人囉!


話說回來.樓主賣東西都很阿莎力..
你接下來要賣什麼..我跟你買!!!
其實我的感覺還是那句流傳的老話:

沒有賣不出去的物品.
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
賣不出去的價值、
還有賣不出去的C/P值
該用戶沒有發言權限 wrote:
我舉鏡頭是回應"默契...(恕刪)


回歸單純"交易面" 其實單純的買方、賣方交易

說穿了也不過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並不是說討論這話題沒有意義,假設我賣一台二手機身價錢高於二手市場價

而我提出各項優勢,如前述的快門數、品像等等,我相信還是會有人買單

並不是說把人當傻子還是怎樣,買賣這東西有時就是買他一個"價值"

而價值這問題又取決於每個人的價值觀,就看每個人怎麼取捨心中那把尺了。

http://www.flickr.com/photos/scott318/
我已經回報此篇文章了












因為...該用戶沒有發言權限
但竟可以在此發文
請管妹解釋一下..........
首先

底片機 確實 不能跟 數位機 來比較二手價格。

(鏡頭更是不能在此討論,因為鏡頭可以適用大部分機身)


底片機-> 數位機-> ai人工自障機(亂取的)

除非有這種突破"數位"化 往更高的境界突破,
相對於那時代的人,也許數位機就像現今的"底片機"了
(幻想中...)

但這要突破...應該也是世界末日之類的(聽新聞說5.11要世界末日....)

【二手市場確實是由"市場供需"來決定價格】
假設二手市場:今天需求量只有10台d700 供應量卻有50萬台d700
我相信..不管只拍1張(保固外) 還是拍了10萬張(保固內)
市場價格依然低的無水準可言 (也許一台700元><"幻想的)

但我也了解 "版主"的想法

決定角色在於"媒介"

【今天壟斷市場 全部由A公司收購並決定其"價格"統一的判斷標準才能統一其價格】
就像是 賣2手車
他們確實有某些大公司 來大量收購 並專業判斷其2手價格,這樣市場就會穩定。
也能達到板大所希望的,有的機根本沒那個價值卻硬是亂賣那個價格。


所以.....供需平衡決定價格,人為操縱唯有壟斷市場 方能達到"專業判斷決定恆定價格"
syshiu wrote:
我想這應該才是你的標題~

我的標準是買來如果完全沒動過,意思意思九折看有沒有人要~
拆封僅測試或使用幾次,八折看有沒有人有興趣~
再來就看品項七折往下修正~

賣過最慘的是一台 JVC DV,幾乎是一折....還要看對方臉色~
我的心好痛!!

不過,鏡頭例外,他是唯一我買來還有增值空間的產品~


感謝你有關心到這才是真正想討論的問題!
如果以你的定價方式來說,你也是佛心賣家啊
鏡頭能增值嗎?...鏡頭也是會出新一代的比如N家的G鏡
我只能說:鏡頭是相對抗跌性比較強的商品而已
N家出了G鏡之後,一些定焦D鏡也相對跌了不少價
就算是買G鏡好了,只要有拆封使用一定也是跌價不會增值!!


2sc wrote:
折舊慢就表示有足夠需求支撐它的市場價格。

每樣東西在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價錢,然後再參考現實狀況做調整,每一次成交都是獨立的事件,但會受其他事件所影響,也會影響其他事件。類似的事件愈多,彼此的影響愈強,因為可取代性高。所以當市場上相同的二手商品愈多時,就會趨向統一而合理的價格。
我相信20年後D700還是有人想要的,而且價格很難估呢!因為它的流通性已經很小了,每次都是單一而獨特的狀況。

自由市場只有一個真理:需求決定價格。而這個需求不只是指商品或金錢喔!


小弟同意您的論點,謝謝您!


chingchih.wang wrote:
價格
目前二手市場多少物件/該物品多好,想入手的人多不多/是否停產
這些就足夠決定了不是嗎
買家覺得貴,就在等等
賣家覺得虧太大,就留自用

這樣有什麼不對嗎?? 版大講的好像自己賣多便宜就有多了不起
別人賣貴還賣出去,就是罪該萬死,強迫別人得"虧"的跟你一樣多似的

有需要的就買 沒需要的就賣 不對嗎?
我是來炮你了 也不用送我了洩洩


我有哪一句話說要大家跟我一樣賣便宜嗎?
砲的有理我會謝謝你
但是亂冠罪名就比較可恥了
不送囉~也不謝了~


tkl wrote:
2011-05-06 10:31 by tkl
二手價格看買賣雙方默契吧
賣方一定會開高,買方一定會殺價,在拉扯的當中達到最後的默契
當然有些賣家開價不好看,這會讓潛在的買家連拉扯都不願意跟你拉扯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東西賣個幾個月半年也賣不出去的原因
你希望知道二手品折價的準則,這沒有一定的準則存在
最大的影響就是買賣雙方的態度
版主賣東西賣的便宜,那也是你的經營手法之一不是嗎?最少你賺到了時間
現金快點進來,你就可以快點在去買你想買的東西
有些賣家賣的貴,我用時間跟你耗,總會遇到急用的人,他用時間換到了金錢


有道理!謝謝您寶貴的意見。
我能快點賣出的確是賺到了時間
省的我上班掛心在東西有人要買嗎?
今天約我面交的會不會放我鴿子?
想東想西的影響上班情緒。


dgg wrote:
2011-05-06 10:46 by dgg
我就是要回
「要買就買不用講543」

「低於市價在賣」
請問:你口中的市價是那裏來的?
你真的「全面調查過了」了?你敢保証?
比其中一人便宜,就是「低於市價在賣」?

即便如此,你要賣便宜
也沒人有權置喙,
難道要說:你破壞行情價,你才高興?

新機都不會一致的價錢
何況是二手機
這不是很簡單、很平常的常識嗎?

你就不要再在象牙塔裏說些令人噴飯的沒常識的話了


我口中的市價是由同時期的Y拍、露天、01、DCView總共四個賣場
搜尋同樣產品,綜合使用時間、快門數之後定下的,這當然主觀
但如果你有用心在各大拍賣商場買過東西就知道,要短時間蒐集行情並不難
如果你不懂或是沒使用過搜尋功能,我相信你才是那個
"住在象牙塔裡面的人"


h810185 wrote:
2011-05-06 11:48 by h810185
就只是供需比例在帶動價格走向而已
無所謂合不合理
不只是單眼, 任何有形物或是無形物通通都一樣
我覺得樓主自己預設的那些"廢話",
用來回答這個問題,某種程度上似乎還算中肯


就說是討論各位心中所謂的折舊率了
你還覺得那些廢話用來回答算中肯?
那我就真的幫不了你了~很明顯得你沒有用心看完全文重點在哪

asleep1011 wrote:
2011-05-06 11:21 by asleep1011
很認真的看了文...
有二個感想...
第一個是可否請樓主改一下圖示...看了有點頭暈..
(例如..把血漬改成鬍渣會好的多!!!)

第二個是...
其實一切的價格是由市場供需所決定的..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就成交了..
而價值仍是由個人心中的認定而成..
當你認為別人出的價格符合你心中的價值時...就OK啦~~

而你所說的"低於市價"...不過是比較多人願打願挨的價格吧了~~
"市價"當然覺得貴...或是..便宜的人也不在少數吧~~

總而言之就是..廢話一句.."想"買就買吧..(價格=價值)
不想買就等囉~~~

至於折舊嘛...
樓主舉的例是直線法攤提..
折舊方式有很多種...我想電子產品應該不適用直線法...

其實個人認為提折舊不過是為了做帳在用而己...
若一個你不想賣的東西會有折舊問題嗎...難道殘值為0就不能使用了嗎...
亦或是尚未提到0時東西就掛了...
算了..很久沒唸會計跟經濟了...

個人結論就是...快門數與保值性沒有一個絕對的公式來比較...但它絕對是個變數的因子
而相對於新品汰換率..科技進步的速度..個人主觀認定價值..對保值性比較有影響吧~

PS.如果誤會樓主的意思..應該真的是頭暈了~~~


對不起!頭像嚇到你。
之前有聽過一個前輩他的折舊算法為:按一下快門0.3~0.7元(視機種售價而定)
個人倒是覺得這算法頗有一番見地,算某些機種也算是挺公道的方式。
你不覺得這個心中折舊如何計算挺有意思的嗎?

Eason-Chang wrote:
2011-05-06 12:10 by Eason-Chang
其實這真的沒有所謂的標準能衡量
只能依個人的價值觀來判斷.

當初我的第一台相機FUJI S9000
當初買16XXX, 使用近1年,因升級單眼而賣掉
當時市價約13XXX,我賣1萬,送記憶卡,機身9成5新
我要賣的時侯..9千是我的底限...
我也上網看了其他2手賣家的定價..
大多賣12000...
我賣的價格是依當時的市價打8折..
所以一PO出的隔天馬上面交賣掉了..

只能說大多數的人都不想賠太多..硬拉高底價在賣
但是還是有不少人願意買
自然一些價格就偏高囉

雖然真的很想玩玩別台機身,但也都因為2手價位而一直沒有出手
就等有緣人囉!


話說回來.樓主賣東西都很阿莎力..
你接下來要賣什麼..我跟你買!!!


我買一台D700用一年,快門數控制在15000以內
賣你58000你會接手嗎?...你願意接手我就馬上無痛升級
因為我租一天也要幾百元,一台新的D700(公司)目前最低報價65900
我用了一年只有折舊8000元,對我來說太划算了!!
等於租一天只花了22元不到,我可以接受這方案,成交!!
你問我為何是58000元?因為逛各大拍賣幾乎都是5萬多到6萬多在賣
58000算比較中間的數據,不要抓太低免的有人說我故意算低標
出來跑的總有一天要還的~這裡是01~~~~~~~~~~~~~~~~~~~~


sun001 wrote:
2011-05-06 12:30 by sun001
其實我的感覺還是那句流傳的老話:

沒有賣不出去的物品.
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
賣不出去的價值、
還有賣不出去的C/P值


中肯。
張大爺 wrote:
2011-05-06 13:39 by 張大爺
回歸單純"交易面" 其實單純的買方、賣方交易

說穿了也不過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並不是說討論這話題沒有意義,假設我賣一台二手機身價錢高於二手市場價

而我提出各項優勢,如前述的快門數、品像等等,我相信還是會有人買單

並不是說把人當傻子還是怎樣,買賣這東西有時就是買他一個"價值"

而價值這問題又取決於每個人的價值觀,就看每個人怎麼取捨心中那把尺了。


心中的尺常常會因為各人的貪念程度而改變
可能第一時間看到一個漂亮的價格很心動
但是,冷靜的想想;這是想要還是需要?
好像是想要並非需要(我相信很多人都非職業玩家)
馬上就會覺得賣家一定可以再讓我砍一點
反正我不急著馬上要用,要嘛你就讓我砍一點我委屈的帶回去
要嘛你就繼續掛著,反正我也不痛不癢
真的被買走的時候心還會痛了一下...當初我怎不趕快買起來!
這就是人性的貪婪。
sw3956 wrote:
2011-05-06 14:55 by sw3956
我已經回報此篇文章了












因為...該用戶沒有發言權限
但竟可以在此發文
請管妹解釋一下..........


因為我被解禁了.....


Chang Shih wrote:
2011-05-06 16:05 by Chang Shih
首先

底片機 確實 不能跟 數位機 來比較二手價格。

(鏡頭更是不能在此討論,因為鏡頭可以適用大部分機身)


底片機-> 數位機-> ai人工自障機(亂取的)

除非有這種突破"數位"化 往更高的境界突破,
相對於那時代的人,也許數位機就像現今的"底片機"了
(幻想中...)

但這要突破...應該也是世界末日之類的(聽新聞說5.11要世界末日....)

【二手市場確實是由"市場供需"來決定價格】
假設二手市場:今天需求量只有10台d700 供應量卻有50萬台d700我相信..不管只拍1張(保固外) 還是拍了10萬張(保固內)
市場價格依然低的無水準可言 (也許一台700元><"幻想的)

但我也了解 "版主"的想法

決定角色在於"媒介"

【今天壟斷市場 全部由A公司收購並決定其"價格"統一的判斷標準才能統一其價格】就像是 賣2手車
他們確實有某些大公司 來大量收購 並專業判斷其2手價格,這樣市場就會穩定。
也能達到板大所希望的,有的機根本沒那個價值卻硬是亂賣那個價格。


所以.....供需平衡決定價格,人為操縱唯有壟斷市場 方能達到"專業判斷決定恆定價格"


第一點就完全不可能發生所謂的
"市場需要10台卻有50萬台產能",供需不可能失衡到這地步
所以....跳過。

第二點,的確有些3C收購商,看到標的物都會出超低的收購價(也就是俗稱的拔辣價)
因為他們是要營利的,所以能收越便宜越好,相反收回後能賣越高越好。
或許拍賣上某部分商品也是她們在炒作也不一定(我只有說"或許"請各位古物商不要來砲轟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