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是要消費者將心比心,或是什麼給你方便當隨便,
還有人居然把郵購跟門市一起比較,說什麼光華會倒的言論,
真是令我錯愕。
要消費者將心比心的意思是怎樣?郵購買到不適合的東西也要吞下去嗎?
說到方便,我在網頁上輸入一些資料,廠商就賺到我的錢了,
到底是誰給誰方便啊?
說到光華會倒更是笑話,看看有誰可以提供一下,
光華那一家倒店是因為客人退貨的。
甚至還有人牽拖到 Google App,說因為要求退貨,
讓大家買不到 Google App,
這明明是台北市法規會錯解法律造成的,
也拿來混為一談。
更扯的還有人抱怨說,
這些退貨的成本要他們不退貨的一起share,
見你的大頭鬼,叫你share 你就share,有沒有那麼乖啊?
套句徐董的名言:嫌貴不會不要買喔。
我真的不了解這些人 為什麼要為了維護廠商利益,
用一些隱晦的言詞來指摘消費者,
而達到限縮消費者權益的目的,
當然啦 除非這些人自己就是廠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