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在前面:非取暖文。因為事件發展至今己近半年,故就事件順序簡單陳述,盡量不摻個人情緒。此事件己將進入司法程序,PO在這只是希望不要再有人跟我一樣笨。若有興趣深入了解者可私訊。謝謝

103年
2/11看車
至桃園SUM聯盟之嘉聯汽車看車:2006年SUZUKI GrandVitara JP 2.7,由陳店長負責接待及簽約,車商保証無泡水,無事故。試車當下發現4H LOCK/4L LOCK功能有問題並反映,但陳店長解釋可能是我不會用,車子一定沒問題。
中古車買賣經驗分享


2/27交車
交車時發現4H LOCK/4L LOCK功能一樣有問題,當下反映。陳店長保証有問題一定會幫我們修到好。當下我選擇相信。

3/11回廠
由陳店長介紹回SUM羅東五結廠(也就是匯豐汽車保養廠)檢查,維修並啟動SUM保固,由蕭技帥長負責接洽
中古車買賣經驗分享

但結果也是沒有處理到4H LOCK/4L LOCK功能的部份

3/??(忘了幾號)
將車輛開至羅東SUZUKI原廠,請技師檢查問題點,結果連電腦都連不上。

中間一直和陳店長接洽,他也一直都有接電話,但是卻處理進度卻一直為零

4月份開始為了保障自身權益,與陳店長通話開始抽樣錄音。

5/2-5/18回廠維修
陳店長要求把車開回桃園去修,並承諾會修好。5/18把車開回來,結果還是沒修好。

之後開始要求要退車。
陳店長要求我們再給他一次機會,他一定會把車修好,所以在6/18又讓他把車開回桃園修。
並在當時和陳店長簽了一紙合約,並要求修好後要至箂因驗車。
中古車買賣經驗分享

中古車買賣經驗分享
中古車買賣經驗分享
中古車買賣經驗分享
中古車買賣經驗分享
中古車買賣經驗分享
以上為合約內容及箂因報告。
而車輛於6/27交回我方,但是一樣沒修好,但原本會有的故障燈再也不亮了,汽車診斷電腦一樣連不上。
此時陳店長同意退車。
確定為泡水車,開始要求退車。但並未得到陳店長確實及肯定的履約承諾

6/30
1.尋求法律協助,投訴SUM客服,投書蘋果,投訴消保會

我方要求為退車並由車商負擔貸款剩餘金額及違約金
中古車買賣經驗分享
中古車買賣經驗分享

7/16寄出存証信函

而SUM及嘉聯汽車則是經由蘋果記者去電之後才與我方聯絡,而協調至今結果為由SUM出面原價購回車輛。但不負擔違約金。而嘉聯汽車則不願意負擔違約金。而我方無法接受違約金由我方負責,故將提出訴訟
---------------分隔線---------------
@@我應該在看到車子有問題就不要了,而不該相信車商會把車修好。
1.會堅持違約金要車商負責是因為其保証要把車修好卻毀諾,也簽合約同意未修好就退車卻遲遲沒有動作,而其中產生之費用理當由車商負責(是因車輛無法使用而造成退車,並不是車子沒問題而買方刻意毀約)
2.我方解讀為車商刻意拖延而非修不好,實在很難相信有什麼車會給他半年時間修卻一點進展都沒有。
3.以上言論及文字均為事實,並有相關照片,文件,錄音為証。願負法律責任(01精神,有圖有真相)
盡量不帶個人情緒,若有失言請見諒。若有至上述車商購車打算者,請三思。

感謝蘋果日報楊先生協助處理。

7/29 車行陳店長來電反映個資問題,故先行撤下買賣合約第二張及更換維修合約之影像檔。買賣合約的重點在於"無泡水"之部份。

若再有關於個資部份有疏漏,也請各位網友指正。
看到版主的甘苦談~真的是太心酸了XD
難怪...很多人寧願背貸款買新車.....
感謝分享寶貴經驗!
kangweili wrote:
@@說在前面:非取暖...(恕刪)
謝謝分享 有圖有真相!或許有些人會厭煩又是中古車糾紛文 但對些還有一絲絲想買中古車的人 卻是很好的警惕文...樓主~加油!!
應該在看到車子有問題就不要了,而不該相信車商會把車修好。


可以寫成對聯送給所有二手車商掛在門口喔!
個人經驗分享
本人同事有台動力方向盤輔助轉向液壓油管裂開而發生漏油情況的小車
換這東西的價格據說是數萬元左右
最後交由某個有**認證的二手車商收購
車商處理方式 直對將漏油的液壓油管進行補土
中古車保固3個月
對方私下表示~ 這樣的作法可以"稱半年"
半年後 反正保固也過了
最後 補土+大整理 花費數千元
收購價6萬 (還是認識的價格 據說這種車了不起收4萬)
最後該車以12萬賣給一名上班族女性

有"認證過"的二手商的車就可以買嗎?



~我不知道
終於看到有頭有尾的經驗分享文.感謝
感謝支持。
在和車商協調過程一直都相信他們會真的把車修好。但是結果並沒有,所以只好動用媒體與政府機構的協助來爭取消費者自身的權益。不然就只能自己鼻子摸摸⋯⋯吞了。

會選擇PO文出來是希望可以給一些同樣遇到問題的消費者一個方向,可以怎麼求助,也可以互相交流是不是有其他更有效的方法,而不是一直被車商壓著打。如果車商不管,消費者是不是就只能接受?當然不是⋯⋯
其中媒體(媒體很積極)的力量是能有效的讓車商願意出面協調解決方式。

老實說政府的管道很雞肋,最後還是要走到訴訟。所以個人覺得那就直接走法院了,不必在政府協調機構那浪費時間。

雖然沒什麼新的爆點,不過還是要出來回應一下,才不會有網友說我射後不理。
感謝支持。
在陽光之下誠實的面對自己,在大地之上努力的實現夢想。
萊茵看來真的不錯耶

花個小錢買分安心

以後買中古車...一定要求去萊茵檢測

不願意的就不買了

不懂車的民眾.要買2手車.還是要經過第三方公正機構協助檢驗比較安全.有保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