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收入就是這麼多,這一個地方少收錢那麼要用錢的時候,就一定是從別的地方所收的錢來支付,
,就跟軍公教人員必需繳稅一樣現在已實施,此時的公平正義難道又是不一樣的解釋了,為何就需改革呢?
至於說費率的標準、補貼弱勢的方式、或是衍生其他如貪污的漏洞是另一層面不討論。
就如同高速公路收費:為何需有免費里程(長途補貼短途)?為何橫向國道不收費(同樣是國道,難道維修標準花費不同)?直向國道每一個交流道之間都是大都市嗎(沒有偏鄉小鎮)?現在國道5號用路人也跳出來有意見了。
“油價貴,越來越多人改騎車或搭大眾運輸工具”,若是人民真的如此選擇那政府就更應該實施,也符合世界節能減碳潮流,大眾運輸業更因來客數增加而降價,何需再補貼圖利特定業者呢?政府省下來的經費就可以投入其他公共建設,造福全民了。
政策都在屈服所謂的民意了,我想最大的民意是加油不必付錢,國道不用收費,全民不用繳稅,這裡就是真正的天龍國了。
macacafly wrote:
隨油徵收又不是只有自...(恕刪)
不是很認同這樣的說法, 燃料稅真的隨油徵收的話並不一定所有的運輸業都會提升價格. 以目前的法令來講, 雖然以燃料稅的方式業者是可以"固定成本", 但是政府應該還是會以其他的名目來徵收稅款. 所以要是把該收的收,不該收的廢掉的話不一定所有的業者都會調價吧! 台灣的稅制一向有重覆課徵的問題存在. 所以要是你只有看一個單點的話說穿了這論點不一定正確.
回過頭來說, 要是真的分開課徵後真的要漲(但需要拿出正確的原由), 這樣的狀況不一定比較差. 至少把很多已經失真的毛病可以讓其得以改正. 原因是在:
台灣長期以來這種稅法的不公以及重覆性課徵的條件下, 讓台灣的經濟面出現很多跟世界脫節的現象, 而這些不正確的現象(很多都是假象)說真的對台灣的競爭力並沒有正向的幫助. 也搞得台商在國外有名的就是"品質好"(但這一點慢慢的在走下坡), "價格低" (為什麼會低, 很多的部份就是來自政府不正確的稅制), "票期長" (這點真的是台商的爛做法, 除了削價競爭, 再加上長票期, 有誰比你強?? 但...這樣做是對的嗎??)
20-30年前的台灣在世界市場上你可以用這一套做, 但到了今天這個更競爭的世界這樣做下去有得活嗎? 說真的跟慢性自殺沒什麼兩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