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幻 wrote:
或著說吧,如果不是我上面說的補助和潮(時尚),那有什麼選電動車的必要性,真的就為那偽環保?

我不否認電動車的未來性,但至少目前它還只是靠口號在賣車而已…(恕刪)


電動車不是一無是處的

- 起步加速猛





電動車:靜止不動 --> 時速100,4秒內!

把另一台跑車電假的。

這兩台車的價差是3倍,跑車貴3倍。

跑車是贏在尾速可以到時速300多,但一般人不會開到那種速度,台灣也沒道路能開到300多。


也許會說:特斯拉那型號的很貴。

其實便宜電動車,加速也差不到哪去的,0-100 也是 4~8秒。那是電動馬達的特性,加速猛。


- 自動駕駛



- 自動停車



人甚至不必坐車上的,手機一按,電動車自動停好車!
jeel54321 wrote:
我在談成本,不是談壽...(恕刪)


你認真的嗎?你在討論的時候沒有做好相關連結嗎?

成本怎麼來的?你有好好正確使用電池會需要換?你沒有太看得起自己無車位充電樁還買電動車,會有購置成本?

為反而反,如此而已
jeel54321 wrote:
抵抗暖化應該停止燒煤,改用油電車,不是改用純電車。(恕刪)


也就台灣在燒煤,外國都是核能的


這樣也能發電的:



這樣還可以省油錢,省電費:


停外面曬太陽,曬也是白曬,不如加減充些電。

然後這個一片多少錢?
對岸幾千台幣而已啦,台灣賣好幾萬。
geniusx wrote:
你認真的嗎?你在討論(恕刪)


那你解釋一下成本給我聽聽!
fedora wrote:
也就台灣在燒煤,外國都是核能的


你在台灣有反電動車嗎?
看一下保時捷電動車吧
無論充電效率跟電池品質 去除價錢不談

我都不覺得是沒有未來性可言
不用太看電池車的市場,沒錯,電池車無法完全取代油車
但論操作樂趣,電池車的等級也不是隨便一台油車可以超越....
這就好像作業系統,有的人喜歡IOS,有的人喜歡android,各自有各自的市場
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也讓車商能夠因應環保能有不同的作法
這不是很好嗎?
電動能源車 肯定是未來趨勢 早晚而已

還沒平價化之前 油車先加減開


就跟30年前 電腦不是家家都有 還是很稀有
網路也不一樣用K再跑 
裝一台ISDN的月租費比現在1G光纖還貴 

電動能源車也是早晚的事情
論壇只是消遣殺時間 別太認真了 難道吵贏了 玻璃心就不玻璃了 ...........
我猜未來十五年後再看看吧,畢竟以現在的觀點去分析未來誰也很難抓準,
電動車的技術不是沒有,只是這幾年陸續拿出來講,
廠商/投資者/政府/金主這麼大塊餅,也趁早布局投資了,誰不想分杯羹?

以前認為車就是要開手排,最好連動力方向盤也不要,
其他那些花車的配備根本不屑看,
過了十多年後,觀念變了,花車配備是必須的,
至少讓能我看見排氣管就好,這才是車。
Wow_Senior wrote:
當地廣人稀的歐美都已(恕刪)


不好意思,看到這必須出來澄清一下…
歐洲的情況我不知道,但是美國2018/2019年汽車銷售中電車比例只有不到2%;這數字在我居住的州看來相距不遠。還有,這不到2%還是在聯邦退稅(USD$7500)、其他退稅(如科羅拉多州退稅USD$5000)和其他補貼(如電力公司補貼USD$3000)刺激的情況下。隨便算一算,當時買電車的優惠蠻大的,買一台USD$40,000美元的Nissan Leaf可以抵USD$15,000;而今年的補貼已經開始縮水了,銷售情況要再觀察。

另外,就我住的這個州來看,一般會買電車都是家裡有2+以上汽車的家庭;電車就平常上下班短程在開,真的要出遠門的時候還是會開油車的。個人認為美國的用車環境和歐洲有很大的不同(或許東、西岸的大都市會有點類似?);我這裡看到買電車的都是1)有錢人買玩具 或是 2)非常在意環保的人;平常路上見到電車的比例真的不算高。

我最近考慮買第二台車,也是在電車/油車之間猶豫,電車的優點是1)維護便宜(保養項目少) 2)充電便宜(家裡有太陽能充,而且公司充不用錢),缺點是 1)車價高、二手價卻很差 2)電池壞掉很貴 3)可連續行駛哩程太短 4)充電太慢。當然,適不適合還是看個人需求,對我來說…依舊還沒決定XD。
個人認為電車要完全取代油車還是需要在電池技術取得更大的突破,或許現在的電池用在短程、通勤已經足夠,但是上面說到的缺點還是“需要克服到一定程度”,才有機會「全面取代油車」(尤其是美國的用車環境)。
不過,我不認為203x年電車取代油車是不可能的事,畢竟還有10幾年的時間可以發展;現在科技進步是很快的!

附註:現在美國油價很低,汽油1加侖USD$1.8(換算1公升不到NT$14),開電車沒省多少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