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新手爸媽第一年應該沒啥時間照顧車子...
放給它爛也比較不心疼...
等懷第二胎看差幾歲再來決定..(有時不是想生就有的..)
差得夠多歲, 說不定老大可以坐前座了, 二手車還可以多撐一下...
差四五歲以下就看那時收入, 需求來做決定吧...
小弟是老大快兩歲, 老二在肚子..所以差兩歲..
不想讓老婆跟兩個嬰兒座椅擠, 就從accord換"偽"七人座了...
說真的..空間沒大多少...第三排立起來, 後面置物空間了不起塞輛推車..
但我是打算第三排立一半, 平常推車不放車上..要出門才裝..
每天早上大的先坐第三排, 老二跟太太坐第二排
老大載到附近(五分鐘路程)長輩家帶,
老二載到比較遠的保母家帶..
原則上就是第三排不要坐, 要坐也坐越短時間越好...
我還是提出建議:
1. ISOfix 不見得需要
因為:
椅子難買,海外代購
椅子超貴,張張破萬
2. 這台是你唯一的車? 通勤開車里程高?
那別買休旅,油耗差很大,約一公升8km vs 12km左右
天生架構問題,車身高+車重,風阻怎樣設計都很大
算算這台車,是你一個人開的機會多很大的話,千萬別上休旅
3. 出遊,基本上小孩到五歲前,機會不多的
小孩很小,其實根本不需要遠程出遊,他又記不住,附近公園最實際,有爸媽陪伴玩遊戲最實際
你跑環島,遊花東,上山下海,對小孩的幫助都不見的更大
真要換休旅,你算一下,老二五歲後的時間點才是真,那時才有機會『隔週全家出遊1~2次』
4. 出遊地點是可以選擇的
很多好地方,可以一去再去,對小孩會更有幫助
而這些地方,大眾運輸都可以到
什麼意思?
爸爸可以不用疲勞開車
可以悠閒的坐在窗邊,跟你小孩說說話,指指外面的風景,說這說那
這才是『旅遊的意義』
台灣到處有7-11,真的不需要啥行李
若鐵路旅遊,小孩還可以車內亂跑,不用綁死在安全椅上哀哀叫
那是完全不同的光景
你一年繳的汽車稅金18000~25000,都可以讓你全家坐好幾趟火車之旅了
5. 轎車和休旅,對有小孩的家庭,最大的不同是:
每次上下車,轎車太低,要把小孩綁上安全椅,苦差事
5人沒滑軌的車,後座前後深度不夠,就算高度夠,大人要抱小孩進去,也是累
真要輕鬆,一定是7人滑軌式,每次上下車,真的差很多
再來是『嬰兒車』
非掀背的,上嬰兒車的收放,就是累,那行李空間,卡一台嬰兒車,其他東西都別放了
最後
以上所有問題,如果你年收超過200,那都不用考慮
直上休旅,直上ISOfix,直上頂級款,主動安全全上,氣球至少6顆,車身越高越好,車重越重越好
重擊的時候,絕對你贏
(車身高,底盤和鋼骨高,你不會塞進對方屁屁裡,可以用全部架構去抵抗撞擊)
(車重更重,慣性問題,吸收的加速度會比較小,車內的人員受到的加速度也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