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現金補助是最爛的政策,有沒有一股排泄物的味道飄出來?每人三萬,便宜了事。要不要再來個附加條件:領老農津貼的,不補助,軍公教退休的,也不補助。撒錢了事的政策對於產業升級一點幫助都沒有,台灣現在要的是產業升級,與其通通有獎的補助,為何不購買電動汽車的才有補助?每個人可以拿個三萬,為什麼這些錢不去多蓋些充電站?事實就是,人口都市化,60%的人口往都市移動,都市捷運化的結果就是不買車的人口越來越多,超過十五年不換車是因為不需要換車,或是沒錢換車。對於前者,三萬補助一點意思都沒有,走路就可以上班,一台買菜車十五年行駛不到五萬公里的,幹嘛換車?對於後者,多個三萬塊補助就會想要去換車,算了吧,拿來當人頭賺點外快還比較實際。換言之,在這樣的趨勢之下,有些車商、有些車廠就是注定要被淘汰,救不了、也沒必要去救。或者,這筆錢拿去補助營業用車的升級,尤其實是營業用車的電車化:計程車,公車,公務車等,這才有助於產業升級,別忘了,媽寶閣員們,綠能產業可是當初執政的承諾之一,你們是宣誓過之後才完成任用為閣員的,發過誓的,不要忘記。
其實是車太貴了你補貼幾萬 最後不是落到廠商口袋去國產車 跟進口車賣的差不多如果車價合理 不貴到了該換車時候 民眾換車自然就不猶豫但是現在汽機車 賣那貴汽車賣那貴 你補貼 感覺好像買車便宜了可是其實是車本來就沒那貴政府多一筆預算來變相給廠商機車隨便弄個環保幾期 車價就涨那麼多政府是希望大家換新車 減少排碳量可是機車涨價 大家更不願意換車了空氣污染更嚴重我家稻子收成 怎不補貼 我們只要多幾塊就好政府的政策根本都是以廠商為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