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到七人座的轎旅車賞車後心得分享,也請大家給個意見,謝謝

hycddt1 wrote:
可以去賞賞車,不一定...(恕刪)


剛剛看了一下車價,買起來一定破百....
這已經超過小弟的預算了,也感謝您提供這麼好的資訊,謝謝
Pachilla wrote:
買T牌跟H牌國產車記得要“選配”保險桿內鐵﹐這樣才不會輕輕的碰一下車體結構就變形。...(恕刪)


加裝的非原設計的保桿內鐵所能承受的外加施力到底有多大,有人有數據嗎?

純猜測,也許承受10km/h以下撞擊無礙,而印象中十數年前美規保桿的數據是承受8mil/h,

加裝的非原設計的保桿內鐵數據應該沒美規那麼好吧?

而且就算沒裝保桿內鐵,這樣的撞擊損害應該在原設計所能承受的範圍之內吧!

此外,加裝非原設計的保桿內鐵後,在遭受超限撞擊時會不會反而更容易造成車體非預期的結構變形呢?

畢竟依能量不滅定律,除非撞擊點在正面單點,此時或許還可只藉保桿內鐵其本身潰縮吸收,

一旦撞擊點偏到保桿內鐵支撐點時,力量仍是由固定它的車體吸收不是嗎?

我是一代目wish車主,我對此仍存有疑問。
您可以參考看看!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38&t=508770
選三菱Savrin吧!!! 2.4 引擎,第三排空間大我179都可以坐 . 2000CC的稅金
有後保險桿內鐵. 7人座頂級只要8拾幾萬 . 而且加入我們家族還可以一起出遊喔
去年我也是跟大大一樣選了很久後來選了SAVRIN目前快樂使用中
tphuang wrote:
您可以參考看看!ht...(恕刪)


歹勢,韓國貨不考慮,感謝您提供的資訊
alexr19 wrote:
加裝的非原設計的保桿內鐵所能承受的外加施力到底有多大,有人有數據嗎?

純猜測,也許承受10km/h以下撞擊無礙,而印象中十數年前美規保桿的數據是承受8mil/h,

加裝的非原設計的保桿內鐵數據應該沒美規那麼好吧?

而且就算沒裝保桿內鐵,這樣的撞擊損害應該在原設計所能承受的範圍之內吧!

此外,加裝非原設計的保桿內鐵後,在遭受超限撞擊時會不會反而更容易造成車體非預期的結構變形呢?


台灣“選配”的保險桿內鐵在台灣以外的地區是原廠設計的標準配備 (跟國外版本的CAMRY全車系有6-8安全氣囊在國外是標準配備一樣) 保險桿內鐵本身的設計就是在遭遇到撞擊時犧牲自己保護汽車結構完整﹐如果連這層保護都沒有那麼每次受到撞擊就是車子本身結構本身就要成為被犧牲的對象。 所以原本1萬元可以解決的輕微碰撞變成把車架上手術台的大工程。

我不清楚美規以外地區的保險桿內鐵的強度是否跟美規一樣強壯﹐但是個人認為台灣國產化的版本的“保險桿”其實只有一層軟軟的噴漆塑膠皮......用手指戳都會凹陷的“保險桿” 除了拿來掛牌照以外有什麼辦法可以提供實際的保護﹖

至於為什麼來到台灣就變成“選配”您自己想吧﹐只能告訴你任何廠牌的汽車要在歐美等地販賣就必須要有原廠設計的保險桿內鐵才能夠上市販賣。

alexr19 wrote:

畢竟依能量不滅定律,除非撞擊點在正面單點,此時或許還可只藉保桿內鐵其本身潰縮吸收,

一旦撞擊點偏到保桿內鐵支撐點時,力量仍是由固定它的車體吸收不是嗎?

我是一代目wish車主,我對此仍存有疑問。


保險桿內的內鐵本來就是提供“前/後”衝擊的保護﹐ 側面衝擊時就要靠有效的側面衝擊能量吸收車體結構來維持車內的“生存空間” 然後倚賴側面氣廉/汽囊來保護車內的乘客不會在車內被自己的車撞死 (想想如果您自己跟家人的身體跟腦袋在毫無保護的情況下被潰縮的車體還有玻璃猛烈撞擊的後果)﹐ 這也是為什麼在美國一輛售價新車只有美金9千多元的 Nissan Versa (美規的 NISSAN Tiida) 全車系都配備了6汽囊/廉的原因。

所以大部份的國產車直接把側面氣廉/氣囊取消代表什麼您自己思考吧﹐不知道您認為您的家人生命安全是否值得您省下這筆錢。

最好是不要到那天有機會實地驗證您的疑問後才.....實驗用的假人可以替換.......





美國連載貨的卡車都有6氣囊 (圖為 NISSAN TITAN)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裕隆第二季,會出一款....納智捷
感覺好像會符合你的需求
但是...自有品牌好不好?未知
選三菱Savrin吧......這應是國產七人座QRV外惟一選擇...
Pachilla wrote:
台灣“選配”的保險桿內鐵在台灣以外的地區是原廠設計的標準配備...(恕刪)

日規wish並未有此設計,泰規以及外銷歐美〈目前無〉後是否有加裝我目前無資料。

您倒是可以提供觀察比較您頭像上的愛車之日美歐規有無加裝,以解我疑惑,在此致謝。

Pachilla wrote:
保險桿內的內鐵本來就是提供“前/後”衝擊的保護﹐...(恕刪)

有無數據可知能承受多大的衝擊? 我想如有一個有公信力的測試比較數據報告更會有說服力吧!

Pachilla wrote:
保險桿內鐵本身的設計就是在遭遇到撞擊時犧牲自己保護汽車結構完整﹐如果連這層保護都沒有那麼每次受到撞擊就是車子本身結構本身就要成為被犧牲的對象。 所以原本1萬元可以解決的輕微碰撞變成把車架上手術台的大工程。...(恕刪)

如果撞擊點發生在保險桿內鐵支撐點上時,有無可能對亦會對車體本身原結構拉扯造成更大的損害?

若是因為沒裝保險桿內鐵會造成車體損傷,這部份有無數據可知?

Pachilla wrote:
所以大部份的國產車直接把側面氣廉/氣囊取消代表什麼您自己思考吧﹐......(恕刪)

從頭到尾,我並未否定氣囊之效用,而且也我文內根本沒討論到這點。

Pachilla wrote:
不知道您認為您的家人生命安全是否值得您省下這筆錢。
最好是不要到那天有機會實地驗證您的疑問後才.....實驗用的假人可以替換.......(恕刪)

純討論,語氣有必要這麼酸嗎?




個人認為
預算決定一切
如果預算只有80萬
那就在80萬左右作比較
不需要用180萬的標準去評斷80萬的車如何
我用膝蓋想也知道都是大爛車
網上大推的Zafira
請準備110+以上的預算再說吧
記得不要買錯了
依稀記得這車系不是所有型號都是六氣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