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5712 wrote:正品的衝擊後下方黃色的鐵板的緩衝行程(上下彈跳)比台灣貨大很多,這也代表衝擊的能量釋放與緩衝要大很多(太過明顯了).......(恕刪) 雖然仿冒是不對的~~也不是替仿冒說話~~但是樓上大大說的疑點確實很明顯!!!
wei5712 wrote:看不懂這一句.......(恕刪) 看了影片....應該是要注意輪胎下方支架整個作用的彈跳是由上方施加壓力下方支架的"軟硬"影響上方衝擊的緩衝效果也就是說....那個所謂正品....他下方支架是Q的並不是所謂正品有產生彈跳的作用力喔....當然....我相信正品有一定的品質不過如果硬要把我們台灣製的表現得如此不堪...那是不能忍的!!!!!!
1.仿冒品當然有錯在先,請支持正版,所以別買仿冒品2.如果以製造的論點來分析,仿品以鑄造的韌性是決對無法與鍛造相比的,以鍛造的標準檢驗,當然會損毀3.國產的鍛造鋁不會比日本同級鋁圈差,甚至還能替日本代工生產,只是台灣人較相信進口品牌4.台灣廠商如果要國人支持國產品,請回饋國人,別再出口品(國外)比國內售價便宜,看了就會心寒5.據我所知,中部有家鍛造公司,就有承接日本車廠的底盤零件,國產品是有國際競爭實力的但是,仿冒品非台灣的專利,我在今年初,請代標公司在日本雅虎買了一套標榜"鍛榮社"的鍛造鋁圈,在結標後,意外由日本的其它網站(部落格之類的)發現有人發表"偽品"的文章,所幸當時尚未滙款,但付了一筆棄標違約金給代標公司,所以日本也是有偽品,及欺騙行為的,不是日本人的道德就是百分百誠信的
只能說版大您已經讓對方得逞了!當初對方拍這影片動機為何呢?好好的想想!如是您會拿一個品質比自己還好的鋁圈來測嗎?為什麼讓MIT出現在影片中呢?如是您要拍這影片不會動手腳嗎?當初要拍這影片就已先決定要有什麼樣的結果了!所以您自己再想想吧!這一切只是商業手法而己!
yann0716 wrote:http://www...(恕刪) 不知各位知不知道在南投縣竹山工業區有一家專門製造鋁圈的公司,全都是製造外銷歐美大尺寸的框〈至少都17吋,且小弟曾與員工主管接觸過,貨都是交知名車廠〉;既然台灣有辦法製造出此水準的產品,可見日本人的心態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