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感謝分享...

stan8880 wrote:
汽車強制險-規定最複雜,法令規定強制要保,死亡、第一等級殘廢給付200萬、每一受害人每一事故之傷害醫療費用給付總額,以20萬元為限,需注意車碰車雙方不論過失均有理賠,駕駛載人開車撞電桿、牆等則因駕駛人非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所稱之受害人,車上乘客有理賠,駕駛人不賠。
第三人責任險:是常常開車新手或老車大意不保或額度嚴重不足的,其重要性確和強制險不相上下,有分傷害及財損二部份。
第三人責任險傷害險:是不論誰開車(需有駕照),對於車子以外有事故第三人都可理賠,對於駕駛人及乘客是不理賠的,目前國內重大車禍死亡案件的和解金額約400~500萬元,強制險有200萬先啟動,不足的部份由第三人補,建議至少每一人/每一事故用500萬/1000萬的額度。
第三人責任險財損險:每一意外事故財損:50萬-開車守規矩則建議維持,看到300萬以上車保持車距讓其他車插入即可,50萬對一般情況已足,路邊最常撞到的是圍牆、護欄、電桿,大概只要1X萬即足,撞到車子又有折舊及肇責比例分攤(除非你是後方車100%比例),但開車很猛右腳不聽使喚,則建議再提高。
車體險:有分甲式、乙式、丙式、丁式車體險(或稱丙式限額)
甲式車體險-保費約為車子原訂價的1/10,不明原因車損可理賠,保費6~1X萬
乙式車體險-撞到東西、車輛後報警作筆錄皆可理賠,亦有人請業務出險送六片板烤,疑屬合法非法的灰色地帶,保費3~5萬,理賠駕駛為被保險人及其四等血親、三等姻親。
乙式車體險限定駕駛,理賠駕駛為被保險人、四等血親、三等姻親其中1至2人,理賠同乙式,保費較便宜。
丙式車體險-只能車碰車(有車牌的),到警察局作筆錄,期限內向保險公司出險沒有筆錄、沒有車碰車,撞牆、電桿、其他沒牌的鐵牛車、腳踏車是不理賠自己車體的修車費的,保費1.5~3萬,理賠駕駛為被保險人及其四等血親、三等姻親。
丙式車體險限定駕駛,理賠駕駛為被保險人、四等血親、三等姻親其中1至2人,理賠同丙式,保費較便宜。
丁式車體險(或稱丙式限額)-同丙式,只是理賠金額有上限,保費3千~1萬,理賠駕駛限定有誰並不清除,通常為老車投保車體險用,本類型保單不是每一家保險公司都有。
車體險需注意的是,如果是情侶關係或朋友,只能保乙式/丙式車體險(不能限定駕駛)+免追償,以上兩種車體險保費差很大,限定駕駛和免追償是不能同時存在的,因為互相衝突,免追償只能附加在一般車體險。
如果保險範圍不足,男朋友保,女朋友開車、或同事間借車撞車,保險公司會代位求償向女友/同事追償車體修車費,這時候就尷尬了,所以須避免保險公司追償動作。
車體和他方撞車,基本上車體險的好處是代位求償,由保險公司理賠我方修車的錢,由保險公司向對方追償,免去時間、金錢上的耗費,但車體理賠是有其上限的,車體價值依牌價按每年折舊,每家保險公司均不同,法律上規定是”恢復至原狀”,零件依折舊計算、工資不打折。
車體免折舊附加條款:免折舊附加條款,常被人誤解,前面已經說了,車體按每年%折舊,所謂免折舊並不是今年70萬車體價值,明年還是70萬,後年還是70萬,而是所謂"當年度免折舊",亦即當年度價值不按月份比例打折。
車體險附加代步險條款:最高30日,進口車2000/日,國產、1000/日。
竊盜損失險:失竊報案才有理賠,零件被拔不理賠(除車移往第三地,殺肉拆解,棄置路邊,則仍可適用,但詳細仍需看不保條款),車體價值依牌價按每年折舊,每家保險公司均不同。
竊盜免折舊附加條款:類同車體免折舊。
竊盜險附加代步險:類同車體險附加代步險。
自負額:有車體險自負額及竊盜險自負額,自負額越高保費越便宜。
零件失竊險或高額零件險:一般為保費6倍為理賠上限,如保費為1500元,理賠上限則為9000元,c/p值低,如果要再增加額度,可保高額零件顯,但保費很高。
附加駕駛人傷害險:保駕駛人,常常跑業務的需要。
附加乘客險:保乘客,常載人的需要。
駕駛人受酒類影響附加條款:指酒測濃度0.25~0.55,雖有飲酒,致第三人傷害、死亡或財產損失時,保單內容予第三人賠償,達0.55屬公共危險,保險公司會賠償第三人後,向駕駛人追償賠款。
超額責任險:不是每一家保險公司都有,強制險為理賠啟動的第一環,不足部分用第三人責任險來補(第二環),再不足則用超額責任險來補(第三環),可補傷害、死亡及財損理賠,運用彈性大,所以在有超額責任險的保險公司投保則第三人責任險可降低(有最低額度規定)。
stan8880 wrote:
保單組成建議
第1年 乙式+竊盜+第三人+強制
第2年 乙/丙式+竊盜+第三人+強制
第3年 丙式+竊盜+第三人+強制
第4年 丁式(丙式限額)+竊盜+第三人+強制
第5年 丁式(丙式限額)+竊盜+第三人+強制
第6年以後 第三人+強制
常常跑業務的需要+附加駕駛人傷害險
常載人的+附加乘客險
車體險看開車有誰
自己、老婆、爸媽、兄弟姐妹-->乙式/丙式
自己、老婆-->乙式限定駕駛/丙式限定駕駛
自己、女朋友、朋友、很多人會開-->乙式+免追償/丙式+免追償
丙式撞到有車牌才有賠,乙式不用
第三人險單一事故每一人傷害死亡/單一事故額度/每一事故損害 至少 500/1000/50
如果有超額責任險(不是每一家都有) 則用200/400/30+超額擇任險1000
慎選保險公司,理賠乾脆度也要納入考量
丁式(丙式限額)保險也不是每家保險公司都有作
無論如何 第三人責任險一定要保,也要宣導認識的人保,c/p值最高
車壞了再買就有,撞到人了可能是兩個家庭破碎
丁式險又稱為限額車體險補充說明
有些保險公司不保老車,因為車體價值每年打75折(大約,每家公司有差異)
70萬車--新車價值70萬,滿一年剩70*0.75=52.5萬,滿二年剩52.5*0.75=39.3萬,依此類推到第10年剩3.94萬,殘值不多,保乙式丙式都划不來,有保險公司就推限額車體險(和俗稱丁式車體險),保5萬或10萬理賠車體限額,只要幾千塊,和別人小碰撞時可以代位求償,避免自己要去追著肇事者賠自己錢,賴皮的人很多,因此勞心勞力。
丙式理賠是以車價為上限,車老了也許市價還值個20萬,但在保險公司眼中根本不值錢,所以一般乙式或丙式只保3年,頂多到第5年。
個人建議如果不想麻煩,4~5年以上的車保個丁式(或稱限額)車體險就好
所以5年以上車就是強制+第三人+丁式,至於丁式要保到第幾年則自行考量,畢竟保額只有五萬十萬。
10年以上的車丁式也不用了(第三人險一定要),要的到錢就要,要不到就算了,在民法上也頂多是理賠殘值或"恢復到原狀"
「旅行不是為了孩子會記得這趟旅程,而是我們旅程的回憶裡有他們。」 - 網友分享
不過有二個地方須要更正
1. 車體險的示範條款, 只有甲/乙/丙式
並沒有丁式, 有些保險公司把自行研發的車體條款稱為丁式
所以, 各家所稱的丁式, 承保範圍和內容都不相同..
==> 丁式 並不等於 丙式限定
例如, 富邦的丁式..是以丙式為基礎,發生理賠時,再依肇責比例理賠
新安東京海上的丁式, 承保範圍則介於甲式及乙式之間
2.受酒類影響車禍受害人補償險
酒測0.25以上為酒駕, 0.55 會依公共危險罪移送..
依其條款約定,酒駕造成第三人體傷/財損仍負理賠責任,並未訂立酒測上限,
但,因共同條款約定犯罪行為是除外不保,
所以,若有附加酒償險,酒駕造成第三人損失, 保險公司會先賠付,
但若事後,公共危險罪判決確定,保險公司將會追回理賠金...
==> 不能以酒測 0.55為不賠的上限..
而是以 是否觸犯"公共危險罪"為理賠上限..
JIOR kalis wrote:
如果我第一次買國產車,買了乙式險,然後過了7~8年到現在基乎沒出險過,沒出事故
然後我最近又買了一台國產新車開,目前30歲,那有建議買新車要保哪種險嗎?大概多少?
我最近要牽車
乙式險如果保7~8年是有點浪費,雖然保費會隨無事故及車體價值逐年降低。
新車保險建議 第1年:
乙式/乙式限定+竊盜+第三人(500/1000/50)+強制,只有夫妻或三等親內開這台車可保乙式限定駕駛
乙式限定駕駛保費約乙式7折
以上已80萬國產車為例
常常開車趴趴走+駕駛人傷害險,常載人+乘客險
常有非親屬關係(朋友、長官下屬、男女朋友)開車則保乙式+免追償
乙式限定+竊盜+第三人(500/1000/50)+強制保費約3萬~4萬
自負額建議10%
投保方式可透過買車業務,保險經紀人、保險業務、網路線上投保、親自臨櫃等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