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理由只是來填塞自己為什麼討厭的藉口
有些人就是發自內心的意識形態討厭
但是又說不出口,然後就找理由來討厭
另外有些就是其他廠牌的擁護者
每個人對於任何品牌都有莫名喜好
這是跟自己成長背景接觸的事物有關
當你擁護一個品牌時,對其缺點你可以無視
對於優點你就認為了不起的偉大
而且當其他廠牌有你沒有的優點來競爭時
你就有敵對意識,對方做得再好他都很不削
貶低任何你擁護的品牌沒有的功能
電子花車的名稱就是這些人的心態衍生出來的名詞
說到底任何事物有好有壞
每個人對於各自喜好有一個驅動自己的好惡理由
例如我對於韓國產品的排斥,
緣由就是韓國台灣經濟面跟產業結構競爭激烈的關係
有些人喜歡韓國品牌,除了自認CP優外
有可能是韓劇喜好者,韓星的粉絲等等
認為買他們的產品就跟他們的距離接近了這樣思維大於
他們認為買國產對國家經濟貢獻
不過這樣的想法,如果在韓國又反過來了
以前在日本認識幾個韓國女孩,他們也迷SMAP等日本明星
但是對於產品的選購上,還是以自己國家的產品優先
即使以前韓國產品品質很差,
所以規根究底還是認同問題吧
我只覺得這是種循環,你不認同自己國家的品牌
等你以後做生意出產品也會碰到這樣的問題
所以在台灣做生意開發產品變得越加困難
有錢人就更不願意在這裡投入,經濟問題也就嚴重了
廢文一堆,不好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