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徹底解決國道塞車問題


kuruma0810 wrote:
先封閉幾個交流道吧

尤其是短距離的連續交流道,絕對是造成塞車的主因(恕刪)

提高短距離收費就能減少一些車進入高速公路
看回文滿多人都可以去當政客了,都覺得調高費率就不會塞車了。

uruguay mystic wrote:
看濱海可不可以在串...(恕刪)


西濱嗎? 西濱本來從一個很好的替代道路方案,變成現在這個爛尾的公共建設

如果西濱高架化夠完整,中間跟橫向快速道路都有立體交叉,跟國道也有高架聯絡道等

西濱真的會是一個很好的替代方案,在連假時能發揮很大的局部疏導功能

但實際上,西濱已經沒救了。上次我開西濱從台中去新竹

台中段路面像海浪一樣,開到80就很不舒服了,這種路面條件如果速限再往上開放,懸吊條件差一點的車大概事故率不知會飆高不少

苗栗段很迷人,全線高架(只在最北端下高架有紅綠燈),路面狀況也OK,開起來輕鬆寫意又省油

進入新竹段整個悲劇,滿滿的紅綠燈,然後這些紅綠燈還好像設定好一樣,就是要讓你等好等滿

所以如果我要從台中去新竹,如果能讓我從台中港上高架,一路到68快速都不用等紅燈

我會優先選擇使用西濱,假日時少一台車在國道上跟大家擠

但實際上,我只想開台中到苗栗這一段,新竹段我不想在市區等紅燈

而西濱在苗栗段跟國三其實一度很接近,但沒有設聯絡道。如果有聯絡道,我仍然可以選擇台中到苗栗這一段走西濱,離開苗栗前轉國三走一段

這樣也能減少我在國道上的使用時間。但實際上離開西濱還要繞來繞去才能上國三,我還是一開始就上國道就好,過路費又不是繳不起

我只舉我自己的例子,大部份中長程通勤,西濱都有這樣的問題,導致用路人根本不想去使用

因為西濱一路在海岸邊,對於出發地、目的地不在沿海的旅程來說,通常不會以西濱為第一優先考量,因為光從出發地到上西濱高架,或從西濱高架離開要到目的地,中間穿過市區的時間、油耗,不如直接上高速繳過路費。所以短程(相臨縣市移動),大多也不會選擇特地繞去西濱。當然有些運氣不錯的,出發地跟目的地都離西濱近,又中間都高架通車的。這些族群就爽爽用。但看看西濱上的車流量就知道,真的只有少數運氣好的人能享受到而已。


西濱要作為減緩高速公路車流量的替代道路,條件還差太遠了。
開這麼久車了,除了車禍,

紅綠燈車流大,堵到上面外,

就是人的問題,無解,

在最前面,卡一下,後面陸續停,

外國直昇機監控過。

就像,過車禍,不快過,認為看5秒,

不會怎樣,不知後面走停30分以上,

看越久10秒15秒,車流大,卡幾小時以上。

前面第一台,油門又踩慢,

無解,都不會為後車,著想一下。
最主要的塞車原因就是因為設計失敗
不知哪個天兵發名一下閘道就是紅綠燈
所以不管你速限再怎麼提高也沒用,因為塞
怎麼控管都沒有
所有路段都是閘道塞上來的(為什麼閘道下紅綠燈會造成塞車?因為紅綠燈設計問題,下段會說到)
除非移除所有閘道一下去的紅綠燈
但是不可能移除,因為這樣變動的地方就太多了
所以歸類為一句話,設計失敗!!!

來說說平常為什麼道路上都這麼塞?
塞車是一定會得,因為在某個特定時間湧入大量的車潮嘛~
不可能避免,除非分段管制下班!但不可能這樣搞
所以平面道路車多是沒問題,可以微微的速度前進都算不錯
但是為什麼常常一堆路口都動彈不得呢?
當然也就歸類到最重要的設計問題
平面道路倒是比較容易調整
主要就是從(行人紅綠燈)的地方做調整
有沒有發現常常綠燈行人走完剩不到10秒,車一次過兩三台而已,不塞都難
所以每個大路或車多得路口紅綠燈都應該要行人走60秒,車子走60秒,或是各90秒,總之就是分散行駛,一定改善百分之90!!!
你要120秒只過6台車到10台車還是60或90秒能過3.40台車?
有許多路口就是分開行駛得設計,就不太有塞車的問題,車再多都能緩慢前進
那為什麼其它重要的大路口不比照辦理呢?所以實在搞不懂台灣官員在想什麼
如果各60秒或90秒除了人跟車分離行駛減緩非常多以外,不想等得行人也會去有地下道及天橋的地方,因為行人不想等才會去走
而不是60秒讓行人走完,車無法通行,行人還邊用手機邊聊天邊慢慢過
柯p也是可愛,之前檢討內湖為什麼這麼塞...結論是因為太多公司在內湖...公司應該要外移才能解決...
而不是想到一堆路口都是行人通行完車都沒時間過了才這麼塞
唉~看來官員的腦袋真的也都超好的
我會這樣說是因為內湖也不是每天塞,5天有兩天上提頂很順,因為碰到某幾天一次大量下班就更會遇到紅綠燈問題
所以紅綠燈這種簡單得事情不解決也是空談

昨天剛從香港回來
他們設計的就很棒
人跟車都分散行駛
車在走的時候行人不能走
行人要走的時候車不能走
他們車也很多,但都能一定的速度往前行
所以這種簡單得事不願做改善也是只能笑笑得
jcjclee wrote:
討論--徹底解決國...(恕刪)




中國政府都做不到無法讓北京不塞車 台灣怎麼做
不管是龜車,並排,超車亂切,未保持安全距離,
通通都是公德心問題,
若平常不用提心吊膽有人可能隨時違規危害生命安全,
整體行車速度由公里提升到英里也沒問題,
但在道德淪喪,教育失敗的前提下,
恐怕已經沒救了.

這問題其實很簡單,只要把買車的貨物稅,直接加個兩百萬
再把停車費,直接多加一個零....
再來,把汽油價格本來為公升30,改為每CC30...
牌照稅跟燃料稅,每隔一年加一倍
再把這些盈餘投注在大眾運輸上面,保證有效
到時候我們總統府前見
提高過路費(約兩倍)

橫向高速公路收費

有ACC+AEB車輛過路費有優惠

嚴格取締龜車,貨車超載

西濱貫通,道路品質提升,紅綠燈減少


jcjclee wrote:
討論--徹底解決國...(恕刪)


哪有一定可以解決的方法,

倒是我國交通部祇會利用民眾貪的心態,假日凌晨免收費,這種過時又沒有太大成效的機制,

為什麼不反過來想,使用者付費的方式...假日連假應調漲費用(多出來的費用應補貼給搭乘大眾運輸的民眾,鼓勵民眾的一種方式),

收費本來就應該依照尖峰與離峰時段來調整費用,而不是給開車的人有貪便宜的心態去減價,

不過交通部的官員應該不會這樣做,因為一定有人會靠腰的...怕被罵然後作罷...

然後繼續用減價免費的方式,完全無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