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shih wrote:
有甚麼'高科技'是...(恕刪)


高科技配備現在車廠越來越齊全,比也比不完,正19年賓士很多車,連C180這種入門的都標配23P(ACC)。

我是從BMW 1系列跳過來賓士C系列的,有些小小驚喜是蠻不賴的。

電動調整方向盤,包括停車自動揚起功能,這個在BMW要到五系列才有,停車進出很方便。

電動座椅調整,之前車買得早只有腰靠部份可以電動調整,現在C系列連坐墊延伸跟頭枕都電動調整,非常便利。

雙前座都可以做同樣多功能調整且都附三組記憶,有小二小三很方便(誤)。

Pre-safe這也是賓士很古早的科技,但是BMW好像也沒有?(或是叫其他名字?)上車方向盤會先勒一下確定體型。

這點就讓人感受到車子的保護設施在作動,有安心感,
SFBLKEVO wrote:
還記得大概8-9年前...(恕刪)


聽你這樣講
好像真的有那麼一回事。
現在路上的335i 還真少。

不然,預算有限,200萬元以下的外匯車。
328, 428GC 還蠻吸引人的。

dinnerxp wrote:
新世代的賓士車上都...(恕刪)


賓士要滿配還要再花很多錢,不像INFINITI和VOLVO一樣配備那麼齊全
確實常看見
但好奇賓士修理費用不是貴貴的嗎?
你會覺得賓士多,以前覺得BMW多,那是因為你內心深處很哈雙B,就這樣。

2017賓士銷售大爆炸, 創新高, 豐田市占創新低。

但就算如此,豐田銷量還是有賓士的4.7倍,而且這還不包含貨車。

台灣汽車平均年限超過十年 (請搜尋新聞: "一台車開16年 國人換車意願低")

1998~2018 豐田總銷量 > 1998~2018賓士總銷量 x 7。

乘以7

乘以7

乘以7

看到賓士如同看到Toyota, 看到數量1的效果如同看到數量7...

完全只是心理作祟,原因就是您走在路上無時無刻都注目著賓士,路過的6/7 Toyota你完全無視。

其實這也沒什麼對錯,就像你喜歡一個人,會去特別注意她的一舉一動。至於發文說賓士滿街跑,數量媲美豐田,這種錯誤資訊就請免了。

幾年前的BMW也是,而且那時候Toyota市占率更高,進口車(含其他各種非雙B的進口車)只有3x%的年代,你居然覺得"滿街都是米漿的天下",八九不離十原因是你在路上眼中只會是雙B,或許還有法拉力藍寶堅尼等。

至於眼前路過的雙田現代馬自達以及所有速克達,抱歉,你下意識直接當作糞土無視。

其實這就是人性啦,就像有人說東區辣妹多,啊廢話你走路只會看正妹,更多的是普通打扮或上年紀的女性朋友路過你都無視啊。

所以, 其實是很多朋友在路上看車賞車時,只注目自己喜歡的車,自動忽略了日本車、國產車、機車。

當你心中覺得:"唉呦怎麼又一台賓士BMW經過",光這想法代表你已經開始在意她們,不然你想想,為何你不會去注意有幾台Altis通過?

然後別忘了,那兩台雙B之間已有數十台國產車、平價進口車、速克達及腳踏車從你眼前經過,這還不包含公車及你腳下的捷運,每次是數百數百人次經過,你都無視。
tommy0711 wrote:
記得以往滿街都是米漿...(恕刪)


BMW 操控好 但型與質感 近年實在要加油
Benz 內裝與外型 真的進步很多
GLC 的設計風格和內裝 就贏X3
購買的消費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
造就路上的賓士越來越多
只要有點能力的 多半都會考慮吧?
外匯 二手賓士一堆

哈哈~

tommy0711 wrote:
記得以往滿街都是米漿...(恕刪)


開賓士C300, 加油加300的屁孩一堆!
國民黨的惡,都是從民進黨嘴中聽到;  民進黨的惡,卻是親身經歷體會到的。
很簡單啊,因為兩百萬以內貸款容易過啊。
所以路上都是吸三百,頭款準備個幾十萬就可以摘星,
正常有26k薪水都買得起吧,或是說貸款
有正當工作都會過吧。

保養費其實比日系廠牌貴一些,
不要換"零件"都可以養得起啦,
只是不能常常開,因為油錢,消耗品吃緊,
重要場合(把咩或是在朋友面前裝b什麼的..)再開出來炫耀

其實自己開爽就好了,不要之後撞到沒錢賠說
自己是孝子,開賓士送便當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