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倉 wrote:很熱的廣告詞: 社...(恕刪) 板金厚度到底重不重要我不知道..不過要這樣拼輸贏錢包厚度很重要...第一次倒退撞可以算對方的..後面轉過來對撞真的是算自己的...現在要看法院怎麼判雙方怎樣協調了..
這個問題已經說到爛掉了在1960~1970年代汽車設計是沒有車廂安全結構的設計當時車輛出車禍當然就是依靠板金當作緩衝機構此時~板金厚薄跟車身耐不耐撞成正比但是車輛設計演進至今肇事時人員存活率成為一大重點所以汽車設計把重點防護放在車廂上加上對於自己車輛以外的行人或其他車輛的防護也愈來愈重視所以許多車廠紛紛將保桿大樑移除改用發泡素材當作緩衝材質當然移除保桿大樑這個動作不是所有車廠都認同但是至少地狹人稠的國家對於移除保桿大樑倒是滿正面的簡單講肇事時車輛的完整度不是重點重點是"車廂內人員的存活率"神車跟雙B都不是第一天做車子肇事時就算車子的引擎整個飛出去都無所謂只要人還能呼吸這個車輛設計就是及格所以板金厚薄有差嗎??只要人活著,撞爛了再買一台最好不是嗎!!!小宸宇 wrote:就標題來回答出車禍...(恕刪)
板金厚不厚是否是選車的唯一我不知但板金厚的老新車基本上都是當年高價車(除超跑級外)所以囉一分前一分貨.2~3百萬以上車跟60~70萬車比真的不能比啊要求國產便宜又有剛性真的困難~~但國產車的氣囊數至少要足啊(氣囊成本至少不是非常高)
其實都重要~看衝撞的力道有多大~但最重要的還是艙內的安全這就必須是重結構下手好的車門就會有一隻恆的鋼樑板金再厚 如果強骨架都斷了也沒用F1賽車開放式座艙全部輪子、支架、尾翼雜七雜八撞光光駕駛艙還是安全的、車手自行爬出車外雖然F1沒有所謂的鈑金 但是意思相同內外都需要達到一定的水準才有辦法保護車上的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