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買小貨車的人有這麼多?

其實路上一直都很多 如果是台北市區可能比較少看到一點 但是如果稍微外圍一點或是其他縣市一直都很多
eliot092 wrote:
很簡單呀!因為A190(恕刪)

A210的載重能到950公斤真的蠻狂的,比市面上商用車又多了一截,中華推出這台感覺更符合更多人要買生財工具的市場需求
路上雖然常常看到
但還真沒想到有這麼多
幾乎吃掉全台灣各行各業大盤商,中盤商,小盤商的市場~~
而且發財車根本是暴利
甚麼配備都沒有,一台四五十萬
前一陣子下訂了一台a180,目前在等車中。

業務提到,到時原廠配到引擎號碼後,在客戶端要先完成匯款領牌流程,成車完成後才會拖到交車中心作後續配件的裝配,說是不照這個流程走,國稅局會有意見。

這個程序和我之前買過數部車的經驗完全不同,不知各位大大是否有對這個流程瞭解的,這是否是業務的話術?
半夜到果菜中心市場會看到眾多小發財
他們早上地區市場開市前就已從果菜中心採買完回店家or攤位開張

台灣都市發展的特色大多為住商混合
各地區市場(果菜 花卉 漁市 老街)街道狹小
要進入各地區市場集貨中心 再送至更小的市集 或店家
這個尺寸最優
若以粗略比例估算 全國大盤商100間 中盤商1000間 店家50000間
店家基數眾多 需求量大 工作車每天使用 汰換率也高

這個對車商形象沒有加分 車輛的科技性低
對車商研發能力的印象 沒有幫助
有固定市場有利潤
但對品牌價值提升沒幫助
品牌的經營者不會做這一塊 利潤低又沒增加品牌價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