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年底調降貨物稅關稅後再來買新車

Joan3939889 wrote:
關稅不會調降了,因為...(恕刪)


只是暫時攔住爾已,而不是整個法案都被取消,這要等幾天的正式裁定。但,每個人就知道的,米帝是個要利益的帝國主義國家,這逞罰性關稅還是有可能會過的。目前來自西方的媒體預測法案可能會最後放行而實施,你彎彎可能還是要被迫調降。
不可能的
goaion wrote:
首先美國根本不在乎台灣到底在抽什麼稅,他只在乎貿易順差差距太大,覺得自己在當盤子,所以重課我們所有東西32%,逼我們貿易順差達到進出總額平衡,這是他目的,



1. 川普那個老白根本不想去了解 台灣要降哪個稅,但是你沒有降美國商品的"關稅" 就是打川普的臉。美國人很死腦筋 說一是一 說"關稅" 就絕對是 "關稅"
2. 貨物稅我不太了解,但是顧名思義是針對"貨物"所徵收
如果貨物稅降了,那是全世界進口進來台灣的車款都降價,
大家都降的狀況,你覺得美國生產出口到台灣的汽車,能夠在歐日車廠的競爭下佔到便宜??多賣很多??

我是嚴重懷疑


現在大家都鼓吹要降貨物稅
只是其他車商希望有點公平競爭的餘地
因為只有"關稅" 是可以針對 各個國家設定不同的"關稅"
而貨物稅無法針對單一國家取消

要不然美國關稅降,其他日本歐洲車關稅不降,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就少了 一定哇哇叫

-----------------------------------------------------------------------------------------------------------------------

剛剛估狗了一下

貨物稅
定義產製或自國外進口屬貨物稅條例規定之貨物,於貨物出廠或進口時所徵收的稅款,稱為貨物稅。 課徵對象及範圍不論在國內產製或自國外進口屬貨物稅條例規定之貨物,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均應繳納貨物稅。

----------------------------------------------------------------------------------------------------------------------

依我粗淺的中文能力解讀,如果台灣政府要取消"汽車" 此項 "貨物" 的貨物稅
那不論自製或是進口的 "汽車" 通通都可以不需要繳納貨物稅
有誤請指證

貨物稅一取消 所有汽車都降價
那美國車還搞屁啊
人家川皇想要的是 獨厚美國車降價 好吧

所以川普要降的絕對不是 一視同仁的 "貨物稅"
而是獨厚美國車的 "對美關稅"


降汽車貨物稅 一舉數得

"這次官員端出「定額調降」汽車貨物稅的作法,而非調降稅率,更是聰明的決斷,這樣對於單價較低的國產車、中低價位進口車而言,將能產生更大的降價幅度感受,得以普惠更多市井小民。"
因為關稅及貨物稅可能變動影響,5月汽車總市場31910台,年減23.1%.....

要購車的消費者精打細算, 先觀望再說!
若進口關稅與貨物稅調降,對車價應該會有很大影響......
jameskohoo wrote:
因為關稅及貨物稅可能...(恕刪)

油電車12.5%
油車25%
過去美規雙B為什麼沒人貴到大家買不起,為什麼三普爸爸狂罵台灣關稅保護
就是因為貨物稅政府先抽走50萬起跳,關稅在抽20-30萬
美國當地一百萬台幣車款進到台灣變200萬起跳,買的真的是被當盤子。

日系車厲害的是他本來就很便宜
神A日本當地50萬台幣不到
國產化少了關稅10萬 只要負擔貨物稅12萬
國瑞神A成本才65萬上下,賣75-80 在來個車美仕
整個賺的不要不要的

貨物稅我還真是支持取消,根本懲罰窮人的制度
窮人生小孩要買車,還要繳貨物稅被政府剝削
難怪少子化
nicewawa
[拇指向上]
pudin2008 wrote:
貨物稅我還真是支持取消,根本懲罰窮人的制度


哪個稅不是逞罰窮人?
讓子彈飛 多看幾次
要收割韭菜都是找底層的開始


貨物稅不可能取消
如果先取消了貨物稅
但川皇還是不滿意
要求台灣取消對美汽車關稅

那台灣不就 輸兩次 一場空
(不過話說回來 台灣政府這種蠢事好像也不是沒發生過)



不可能取消的
官猿一個個吃的肥滋滋
全憑 國庫有錢 這個稅取消那個稅取消
油水哪來?
現在中古車行 百萬以上的車
很多車行都不收了
還有一年內的車 也都很難賣
怕關稅降會烙賽
這兩個月車市真的慘
很多人認為汽車貨物稅和關稅不可能取消? 取消不是比較好?
可以省下幾十萬.....
萬物都漲! 如果汽車車價大拍賣.....大家口袋才會夠深
現在已經有多家車廠價降了, 大家可以自行google一下
至於降稅不降車價? 消費者不傻, 車價也不是鐵板一塊,
沒銷量就降價了, 價多降少而已。

第三季就會降了, 進口車商新年式(2026)都準備要引進了,
你覺得一堆消不出去的正25庫存車不會降價?
車商真打算囤三月四月五月六月進口的車等著賣好價? 作夢吧?

到時候是庫存割喉戰,哪個車商先降先贏,哪家車商跑慢了就準備囤更久,承受更多跌價損失,不要忘了進口車是看年份和年式的,可不是熟成牛排,越放越香濃。

當然啦,如果最後台美談判,關稅17.5% 貨物稅25-30%一毛不動,以上的劇情就當我沒說。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