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大家都如何購買人生中第一部車子?

zz034835 wrote:
奇怪怎麼公司一下子月薪28K 一下子又30K起薪..會高不會低...頭尾接不起來..大大這種公司應該很"高級"...不會請底薪30K以下的....該不會又凹說一個是助理一個是應屆的差別..那我就服了你....拜託要是助理的話起薪請看民視那篇是22K..況且妳這種"高級"公司應該不會請22K的大學生...(該不會又是一整年算下來的..三節+加班(喔我忘了大大公司不加班的..)+年終..)吧.......對大大發的文可信度質疑..



質疑我沒有意義,你能賺多少錢,公司願意給多少錢,都是你自己的能力問題

我確實沒有講清楚我們剛找的那個"大學生"是做什麼的,那是RD,因為我們現在缺RD

22K的大學生我們去年九月請了一個,那是有人推薦過來的,用政府的案子,用三個月就加薪了 (不多,2K而已)

過了三個月又加了2K,因為她表現的很好 (女的)


我這種公司很高級?? 你也真有點無聊.......我騙人幹麻阿? 我這種小小小小咖,一年連一百萬都沒有的嫩咖,說出來是會笑死人的,沒有人出來兔曹我我都有點意外了
要不是我想多陪陪家人,我是應該趁年輕去拼一拼兩百萬年薪的工作的

QA的pay本來就比較低,RD的pay本來就比較高,一樣的學歷不一樣的職位領不一樣的薪水,奇怪嗎??

一樣的學歷一樣的科系不一樣的大學領不一樣的薪水,奇怪嗎??

我手底下的兩個助理都是掛QA的,一個做了半年就加到26K,七月會加到28K,一個剛來22K,都是北台技院的大學生
但是RD的話,剛來的那一個30K,來兩年的那個45K(五專畢業而已,但是code寫的還OK),其他的比我資深我不知道薪水多少
QA 或者是QA 助理,起薪很難一下子就過30K,除非你有好幾年經驗了


懷疑我幹麻呀,我有什麼動機值得亂說嘛??我亂說有意義嗎

而且我舉的例子,真的很不極端!!! 算是非常非常普通而且常見的例子

如果你覺得我在唬爛你,那表示你的認知可能跟科技業脫節了

質疑我沒意義啦.....你自己能領多少薪水,那是你自己的本事,去懷疑我的說詞,對你沒有任何幫助


RD助理22K可以試試看阿,那看你能不能請的到國立一級大專院校畢業的學生囉
22K不是請不到人,但是經常只能請到一些以打雜為主的人而已,三流學校以下居多
就是那種沒有什麼一技之長,面試的時候問你會什麼,就W$,也沒啥證照可以拿來出擺顯的那種最多了

運氣好,人家願意努力上進,那薪水自然就會加加加
運氣不好,我剛lay off一個人,一個月30K的QA,他捏捏的做出來的東西都不能接受的品質,根本就是在浪費大家的時間,完全沒有認真用心。我努力的帶了半年,還讓公司出錢讓他去上課,去研習,還是完全不行
心態不對,死馬不會變成活馬,醫了也沒用

不用台清交,如果你是政大資管系畢業的,你會去領22K?
你不用去了,你來我這兒,我馬上32K僱你
會有人願意來才有鬼........

一個中央的資工學士,35K開出來一年保證15個月薪水,人家笑笑"謝謝再聯絡"
你自己去逛逛PTT就好,不用聽我扯,我這間公司很小,學歷太強大的人我們不大願意請
我同學,台北大學,成功大學的資工碩士,剛出社會起薪就是45K,年薪100W,在正文,去年被裱很大就是了
交大工工所畢業,在華碩,一年180今年滿第三年剛辭職
台G電? 鴻海?
像這種人會願來領我一年80W的pay? 別作夢了!!! 這很現實阿......
要不是公司答應我........

你想來面試嗎? 我們公司在汐科,我可以親自面試你,現在我們缺RD,要熟C++ code
公司前景還不錯的



重點是,一樣是應屆大學畢業,有人領22K,有人領52K
這兩種case,都有,而你,想成為哪一種人,那是你自己的問題,不是我的
我們公司找的大學生,上104找的,真的都是30K起跳,政府的22K,因為我老子是老師,所以會推薦OK的學生願意過來的人過來,不然我們自己也面試過22K的,用都不想用
因為我們公司是科技軟體業,沒太多雜好打,又不是製造業
22K的我們可以申請很多個,但是最終只用了一個,因為我們要的是真的能做事的人,不然免費給我我們也不會要
Understand?

話說,這兩個22K的,是還不錯用,但是英文破到連with 跟 without 都分不清楚,也是造成了我一些困擾,不然我會一下子把那個26K的加到30K以上,而不是只再加個2K而已
只能說現在的工作環境不好,我們公司的交大碩士也才領多少,何況是國立大學畢竟的,麻煩看看一下局勢,30k真的比以前難領多了,畢竟老闆不肯給,就算你認真,不加就是不加,別一竿子打翻一船的人,說穿了,你不就也是有運氣,不然換個角度看,你現在要拿到月薪30-40k,容易嗎??

剛看新聞, 又進口了上千輛高級車, 該不會是因為這些老闆開始只給22K 後, 多了很多錢可以買好車了???
--- 宅? 你有得宅嗎? ---
ttndleaqpy wrote:
只能說現在的工作環境...(恕刪)

+1認同。
有些人可能家庭環境太好,所以以為工作很好找、錢很好賺。
說穿了就只是運氣比人好而已,感覺有些類似晉惠帝說的話:沒飯吃幹嘛不吃肉。(我歷史幾乎忘光了,感謝下面的大大指正)
26K月薪的薪水其實還有很多人達不到,不然就不會統計到百萬年薪的人只有18%。
科技業不代表全部工作,舉科技業的例子本來就是屬於極端的例子了,畢竟台灣的產業不是只有一個科技業,還有很多傳產。

能力的確左右薪水高低,但是薪水在各行各業也有一個基準,不然去傳產看看是否還能拿高薪吧!!

有好工作,好薪水,珍惜吧!!但是也謙虛些吧!!
工作不好,薪水不高,不用難過,努力吧!!
ttndleaqpy wrote:
只能說現在的工作環境不好,我們公司的交大碩士也才領多少,何況是國立大學畢竟的,麻煩看看一下局勢,30k真的比以前難領多了,畢竟老闆不肯給,就算你認真,不加就是不加,別一竿子打翻一船的人,說穿了,你不就也是有運氣,不然換個角度看,你現在要拿到月薪30-40k,容易嗎??


請問是交大什麼科系的? 剛畢業嗎
難拿?! 會嗎?? 不加? 走人阿

今年正文事情鬧多大阿,就是因為公司紅利一直遲遲不發,拖了三四個月,一發下來一大堆人走人,都年薪破百阿
So what? 還不是爆發離職潮
這件事還蠻出名的,可以去挖一下就知道

薪水不加可以阿,看你留不留的住人才
billion wrote:
+1認同。
有些人可能家庭環境太好,所以以為工作很好找、錢很好賺。
說穿了就只是運氣比人好而已,感覺有些類似劉禪說的話:沒飯吃幹嘛不吃肉。
26K月薪的薪水其實還有很多人達不到,不然就不會統計到百萬年薪的人只有18%。
科技業不代表全部工作,舉科技業的例子本來就是屬於極端的例子了,畢竟台灣的產業不是只有一個科技業,還有很多傳產。

能力的確左右薪水高低,但是薪水在各行各業也有一個基準,不然去傳產看看是否還能拿高薪吧!!

有好工作,好薪水,珍惜吧!!但是也謙虛些吧!!
工作不好,薪水不高,不用難過,努力吧!!



恩,傳產是另一個故事了

但是台灣畢竟是科技島,科技公司畢竟是台灣的領頭羊阿

公司賺的多,薪水給的高
公司賺的少,薪水發的少
剛好而已

如果有能力領高薪,誰會願意去拿低薪? 這跟傳產or科技業無關了
你去找工作,一個是傳產,一個是科技,兩邊都要你,都在你家附近,你會去哪邊??
看待遇,對吧?
人往高處爬,水往低處流,對吧?
那這跟傳產or科技業有啥關係? 如果有這個機會讓你一樣的工作量拿較高薪,你會放著不拿?
幹麻放棄自己跑去拿低薪的世界裡呢?
再者,不要小看傳產阿.....一個不起眼的技工,薪水可能都會是很嚇人的.........


18%? 很高了~
意思就是說,國中唸書的時候,班上的同學四十個人裡面的話,至少就有七個人將來是有年薪破百萬的一天的
未必是功課前七名的,但是一班就有七個喔,這樣還會覺得很難嗎??
當然,這裡先扣除城鄉差異不論了
直轄市的第十名,可能比鄉下的第一名還要有競爭力


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
能力高但是只能在傳產領相對低的薪水的人當然是有的,能怪誰呢?


食肉糜? 不好意思,小弟的薪水,開的車,都只能算是菜而已,沒肉
小弟的車,全新的時候只有樓主的目標價的一半而已,更何況我還買二手(十個月的新古車)的,差遠了


另外,小弟的朋友們從來不考慮工作穩定的,反正三年四年應該就會跳槽了,公司長遠下來會怎樣,不用他們去傷腦筋,也不用你辭退他們,他們自己也會閃人
billion wrote:
說穿了就只是運氣比人好而已,感覺有些類似劉禪說的話:沒飯吃幹嘛不吃肉...(恕刪)


《晉書》原文:
帝又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
或對曰:「在官地為官,在私地為私。」
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麋?」
其蒙蔽皆此類也.後因食中毒而崩,或云司馬越之鴆。
===================
何不食肉麋 是晉惠帝 所說
========
sorry 亂入
strangerbayard wrote:
《晉書》原文:帝又嘗...(恕刪)



恩,是晉惠帝沒錯
跟劉禪沒什麼關係,這傢伙好像也沒有什麼話語名言值得後世討論的
CDancer wrote:
剛看新聞, 又進口了上千輛高級車, 該不會是因為這些老闆開始只給22K 後, 多了很多錢可以買好車了???



唉.......
窮人要翻身真的不容易阿

你沒看郭大爺說了嗎,年薪三四百萬以下的,應該都算是中低收入戶阿..........
我人生第一部車是在結婚後,加上老婆懷孕時而買,當時我28(工作約2年了),月薪約40K,買了一部約50萬、一年多的中古車(含險),一次付清沒貸款,車主登記在老婆名下。

基本上因為人生進階,所以我才買車,不然我應該會一直騎車。不過確實有車後,感覺也大大不同,但會考量出遠門或知道那邊好停車時才會開車,其他時間還是以騎車為主。

我的國產中古車大約要花費:
車子保竊盜險+丙式險+第三人財損與傷害險+強制險,大約16K/年。
牌照+燃料大約18K/年
保養+油錢大約(3K/月)36K/年
因為我不用租車位,所以上述大約每月花6K,因此養車其實不難,不過車子就是消耗品,純粹就是代步與家庭用途,但內心一定會有爽度的。

看完了網友的論述,剛開始還有火藥味,不過最後都回歸到理性討論,其實都很有道理。站在非常理性,不應該買車,因為若為人生規劃,一點也不划算,但若是從享樂主義,當然要買,及時行樂。所以樓主就衡量大家意見囉。

我的意見:
買車要靠自己(家人能支助是福氣囉),雖然目前看起來有女友贊助很優,但我也會覺得後續問題衍生多,除非她已經是老婆。
買中古或是新車都可,相信真得要買後,一樣過得去,就看你要哪種生活而貸款多少,買多少錢的車罷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