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米國IIHS有統計過,好像2016還2017的前十大死亡車種,Tiida的四門跟五門都中獎!當然不清楚台灣的Tiida跟米國的誰比較強,但我就無法接受
Tiida可買
50萬內辦到好再考慮
不然去看 三菱 1.8 55萬就有

boling wrote:
因為剛性不夠嗎?願...(恕刪)
boling wrote:
我在這裡看到的,你能證明台灣1.5NA,是用那一 顆引擎嗎?(恕刪)

掛保證,絕對是同一顆三缸引擎

唯一的差別,是福祿仔給Focus 1.5L NA裝上“怠速熄火系統”

讓油耗表現優於同門堂兄弟:EcoSport!




VS

那些說什麼 BIG TIIDA 萬年舊配備的是 井底之蛙

CVT 變速箱是第四代CVT , 引擎是第二代HR16DE , 是 雙噴油嘴,雙進氣可變正時, 其他相關該要改的, 也是有不少, 書讀一半而已
之前最詬病的循跡, 若是配備VDC 就是有的, VDC 就是ESP, 一樣的功能,名字不一樣

三汽缸唯一的優點 就是省油,省成本。 三個缸要做到平衡, 要花很大功夫。
taiwanprofessor wrote:
那些說什麼 BIG TIIDA 萬年舊配備的是 井底之蛙
.............(恕刪)


Tiida VS Focus的最大差別在:車體結構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呵!呵!........


FORD全球最新C2底盤,車身結構採用高達33%航太級硼鋼與高剛性鋼材,結合雷射熔焊技術。車身抗扭曲強度提升20%外,車重更大幅減輕16kg!


7000系航空級高密度鋁擠型前防撞樑


一體成型液壓防撞支撐桿


滾壓成型高強度鋼樑門檻結構(1300MPA)


同級唯一ACCRA®一體成型超高強度A柱硼鋼(1300MPA)


四門防撞斜列超高強度硼鋼(1300MPA)

資料來源


PK



Zone Body超剛性安全車身
利用區域車身的潰縮緩衝撞擊,吸收撞擊力道就是ZONE BODY車底結構的設計初衷,藉由電腦精密計算針對車身、後座底部和C柱超剛性處理,並透過潰縮車體的緩衝區域,將撞擊力道分散吸收,全方位保障行車安全

按這裡檢視網頁

taiwanprofessor wrote:
那些說什麼 BIG...(恕刪)


要花很大的功夫
這樣還省成本嗎?

chernann wrote:
掛保證,絕對是同一...(恕刪)


我遇到業務唬爛我了
感謝你的資料
啊裡啊多

chernann wrote:
Tiida VS Focus...(恕刪)


我只能說

小鳥比雞腿
感謝提供資料

boling wrote:
我遇到業務唬爛我了...(恕刪)

I’m happy to do it.
車廠鋼樑強度,的確是福特這幾年的強項,不知是哪一個領導驅動,前兩代開始突飛猛進,MONDEO 也是,
NISSAN 的廉價車的確車身相比之下,差異太大。這個就不是裕隆減料,是設計就是如此。之前國產化被閹割的是VDC。 被唾棄是應該的。
尤其旗下各車型,與其他廠相比,引擎科技只是在穩定性,平順性可以,動力數據在他廠渦輪化相比之下,差距太大。
不知是理念的關係,認為渦輪有什麼心理癥結? 不是不會做,就是心理問題。
不斷的優化傳統自然進氣引擎,已經達到極限了,技術的普及,進排氣可變正時,每一家都會做,理念出來,大家都一抄。
其實,他也有1.2 turbo ,也有3缸引擎,台灣沒引進。
但是要做的話,他就做到最新科技的可變壓縮渦輪增壓,
忌諱渦輪與維修的問題,就挑自然進氣引擎,消費者自己挑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