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catt wrote:所得稅也有所謂的免稅...(恕刪) 請不要把什麼事都牽涉進來.所得稅跟計程收費是兩回事.如果要把所有的事都牽涉進來.那你買東西為什麼需要付錢呢?舉例加油好了, 你加多少油不是付多少嗎?為什麼不是加多少以上才付呢?
ddcatt wrote:所得稅也有所謂的免稅額度不是嗎?否則大家都是中華民國國民,賺多少錢繳多少比例,為什麼要有所謂的扣除額呢?那也是不公平的情況吧?今天如果高速公路上就是中短途的人比較多,考量這些人的負擔情況,我並不覺得不合理...二十公里的里程算是一個妥協的數字。 累進課稅是照顧弱勢,也含有社會建設對財富累積有幫助,所以需多繳稅回饋社會建設,所形成的制度。請問短程有何弱勢?
yjchen108 wrote:舉例加油好了, 你加多少油不是付多少嗎?為什麼不是加多少以上才付呢?...(恕刪) 我也不想扯這些,但總有其他人扯東扯西,還要我捐財產,我才做此舉例。話說回來,你加油的例子也不對,因為我們還莫名被收了一筆燃料稅,可不是用多少油付多少錢喔,燃料稅隨油徵收的公平問題也吵很久了...
ddcatt wrote:所得稅也有所謂的免稅額度不是嗎?否則大家都是中華民國國民,賺多少錢繳多少比例,為什麼要有所謂的扣除額呢?那也是不公平的情況吧?今天如果高速公路上就是中短途的人比較多,考量這些人的負擔情況,我並不覺得不合理...二十公里的里程算是一個妥協的數字。 累進稅額有照顧弱勢,及社會建設對財富累積有幫助,所以要回饋社會建設(多繳稅),所形成的制度。請問短程有什麼弱勢?
ddcatt wrote:所得稅也有所謂的免稅...二十公里的里程算是一個妥協的數字。(恕刪) 我坦白告訴你,有三個數字很重要:方案三 20公里free/每公里1.2元方案一 每公里0.82元方案三每公里1.2元是方案一0.82元的146%20公里叫朝四,每公里1.2元叫暮三而每公里0.82元纔叫平等公正.傻傻的不會算錢.被人A錢還跟著叫好就是你這種朝四暮三的思惟造成的.
ddcatt wrote:所得稅也有所謂的免稅額度不是嗎?否則大家都是中華民國國民,賺多少錢繳多少比例,為什麼要有所謂的扣除額呢?那也是不公平的情況吧?今天如果高速公路上就是中短途的人比較多,考量這些人的負擔情況,我並不覺得不合理...二十公里的里程算是一個妥協的數字。 稅收跟使用者付費是不同的吧扣除額是依據每個人不同的生活負擔給的扣除額使用者付費就應該是有使用就要付費難道我去中油加油也可以要求免費公升?使用者付費就是用多少繳多少不是嗎?您也提到高速公路上最多的就是中短程現在卻要讓一半的人免費?這怎麼叫使用者付費?難道這些人沒使用?還是這些人一定是低收入戶?
ddcatt wrote:不是無視,但假若每天跑五十公里的使用者人數是每天跑兩百公里人數的十倍,代表中短途就是這麼多需求,讓這些人替相對少數的人出通行費,讓長程「受到補貼」而變得便宜,這樣就是公平囉?似乎也怪怪的... 你的邏輯很有問題使用者付費啊!!你每天走20K,不付錢,一個月走600公里不付錢卻要一個一周跑一次100公里的來付錢???
ddcatt wrote:你前一篇才叫人要理性,這篇又這樣講,原來這樣才是理性啊...中午也跟同事聊到同樣的話題,大家「第一反應」都是支持方案一(無免費里程),因為最公平,確實也是這樣沒錯。不過當我告訴他們,方案一跟三比較,在你的上下班路段上有可能差到十多塊,同時你還是可能塞在高速公路上(替代路段有限所致),這時候寧可多花錢,仍要支持無免費里程最公平嗎?突然大家又都默默的扒飯了... ^^! 假如是這樣.....中華民國就不用繳稅啦....你分的出來什麼是民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