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本來就是有要求賠償低權利
例如精神賠償~無車的代步費~如果有商業行為~還可以要求營業額賠償!~
但是賠多賠少!~是由法官來決定!
看車主的資料挺齊全的!~千萬不要和解
和解你就輸了!
依照你的情形還包含了刑事訴訟!~不是只有單存的民事訴訟而已
你那張工單的施工技師~與廠長~將會牽涉刑事責任
依照我低經驗!~賠部新車很誇張?
我是認為~40萬左右的賠償金額~是有機會爭取的
如果你的律師手段更高明!~會再增加
至於樓上那些說你鬥不贏的~或認為你要求過分~你一笑置吧!
大企業~是絕對不會"輕易與消費者和解"
除非他們發現~真的凹不下去~或是責任真的推卸不掉!~
只好低頭跟您談賠償!~希望能將傷害降到最低~以最小低成本解決這問題
頭又大~居然願意跟你和解(其實看起來比較像補償方案)~基本上你已經贏了1/3
律師團又怎樣?~也要懂得打~會打~打贏在說啊!
不然打不贏~就算2百人律師團 ~又有何畏懼?
你現在要做低就是找一位能力強的律師比較重要!~來確保剩下的2/3獲勝機率
祝福你一切順利
和泰這次被抓包,可能是冰山的一角,有哪些消費者有樓主的專業知識,懂得車輛專業、保全證據等,希望樓主能跟我一樣,堅持到底,不要放棄,為消費者出一口氣,我跟和泰已經拖15個月了,庭也開三次了,和泰的律師團很會玩文字遊戲,但車輛專業還是很差,還說我的車子經過重大維修,所以是非原車,問題是車子是原廠修的阿?原來他們原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維修能力了。
最近各位網民可以注意一下新聞,不管是電子媒體、報紙,都不太可能出現和泰的負面新聞,大部分都能壓盡量壓,畢竟和泰每年光廣告可是花很多錢的~~~~~
veryhappyman wrote:
上次修理費用$52,440 <-- 收錢沒修是可以請賠償
本次修理所需費用$144,478 <-- 願意修理. 所以這樣費用是0
本車目前中古車市最低殘值(尚未扣除引擎變更之折舊)$250,000 <-- 法律上是可以賠償你因為新引擎所產生的折舊. 算14萬好了 (假設.應該夠高了吧)
所以您總共應該可以有20萬可以求償
今天,
和泰舉著 "TOYOTA" 這brand 做生意
如何能用像民間修車廠般的買菜賣菜敲算盤
如樓主標題所指 "TOYOTA" 的品牌精神焉在??
看到樓主陳述的內容
我還是感嘆台灣人的消費者意識太低落
這例證放諸各國,
絕對都是賠償金 / 懲罰金可以買2~3輛新車囉
感覺樓主應該仍是個喜愛 "TOYOTA" 的忠實客戶
遭逢這樣的事件與風波後,
僅僅是提出這樣低微的補償訴求(1輛新車的賠償真的太看輕 "TOYOTA" 這品牌該有的價值了)
若 "和泰" 仍要放任所屬營業單位繼續與樓主走法律途徑、比法律資源來解決此端事件
那真的是 "TOYOTA" 的墮落與不自愛.....
樓主, 勸您就甭顧情面啦!!!
教育一下 "和泰" 什麼是 "TOYOTA" 吧
換過引擎的車,二手行情直接對折啦 ; 如果以後要賣車時,買方說要開回原廠檢查車況,紀錄一調換過引擎,你是賣方的話,你要怎麼解釋;你認為這筆交易會成交的機率有多少??
若是買方購買當下沒發現,日後回原廠保養才被告知換過引擎,你想對方會不會告你詐欺!!!

在國外懲罰性賠償常常都是高達"億元"
出一次包就可以讓一家公司倒閉
所以外國人做生意大多都很老實,該怎樣就怎樣不會給你偷雞摸狗
車輛有瑕疵都會趕快招回;不然損失會更嚴重
台灣廠商做生意的態度只能用黑暗來形容
外面的保養廠更黑啊拜託......
支持樓主告到底 ; 台灣汽車業政府保護太久了,汽車工業是越來越倒退啊
經銷商和總公司老闆錢都賺的飽飽的,但是我們卻得到什麼樣的品質?!
你認為老闆們會把我們這些消費者看在眼裡嗎? 別傻了!!! 告到底就對了,最好請記者來報導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