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些車廠的車出了問題,而且數量都相當的多,車廠提供的方式就是解決問題及延保,但是造成中古車價下跌難道不是車廠的責任嗎?所以車廠只解決問題而已,合理嗎?好像消費者永遠是弱勢。
TPBrian wrote:
最近有些車廠的車出了...(恕刪)
商品發生問題。廠商設法解決。有什麼不對嗎?
而影響二手價格。這個問題要怎麼設定?
影響二手車價的原因那麼多。不同年份的車子車價也不同。
影響的層級更有幾十甚至幾百個原因。個人仗用保養狀況、事故、泡水、保養是否原廠等等等。
光因商品有問題而要求過份的賠償。真的是合理嗎?
再退一萬步來說:原廠的處理方式也會影響到自己的品牌信譽。例如前陣子的馬自達事件。這就會大大影響我們即將購車時的選擇。
自由經濟市場。不可能滿足每一個客戶的個人要求。而廠商的處理態度會影響到自己的品牌信譽與經營策略。
你可以選擇喜歡或討厭一個品牌。然後決定購買或非購買。
而廠商面臨消費者產品問題。解決當然是手段之一。賠償、更換、加長保固、折讓、甚至風險歸避等手段都是一家廠商在面對廣大消費群體時會去思考的問題
消費者也不該抱持。會吵的孩子有糖吃的心態去面對廠商。。畢竟更好的設計與產品是需要資金的積累而來。如果覺得廠商好。就應該支持。該給的利潤9仍是需要的。而處堙的態度廠商思考的必然會比消費者還要多。如前例。馬自達的處理方式。在金廿木界相信對他們也造成了不少的傷害。
現在有消保官。相 信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消費者還是有管道可以處理的。祝順心。
若真的廠商賣太好而太傲嬌。相信不久新聞就會報導了。消費者早己不是幾十年前那麼弱勢了。別灰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