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發現許多人對於產險(車險)資訊仍有不足之地方,也許是網路上資訊複雜且不完整

因此來分享一下給01車友們一些補充資訊 (如有誤也煩請告知糾正,感謝)

小弟我工作也有負責產險(車險)約6年至今,不敢說百分百了解,畢竟牽扯到保險部分,說簡單也可以很簡單

要說複雜也是非常複雜,光是條款一要完整逐一看完且了解的人是少之又少,

但小弟抱著對於車子有興趣加上工作需要,也因此花了一些時間做了功課

進入正題

購買體系有分:(一)、保險公司(直售自己產險)
(二)、保經(可配合多間產險公司)

Q1:跟哪間買比較便宜?
A:同一間公司,由同通路系統報價都是一樣的,所以不用買A公司保險去問了好幾個業務報價,因為統一都是由系統出來的。

Q2:保障都一樣嗎?
A: 保險公司購買與保經公司購買(同一間產品),保障都是一樣的,選對業務才是重要的
(找有問題時可以協助你解惑或處理的業務)

Q3: 哪間保險公司比較好?
A: 會建議看你自己預算而定,這個比較難有一定標準
如:某人說A公司好,但自己保了卻不一樣?
因為說真的兩者比較時,環境條件參數都不一樣,很難就單一事件,這樣去定論好或壞
所以仍會建議你先用預算去篩選,再來就是負評多的有一定參考價值(我都只看負評XD)

網路上可以查到一些資訊,如下圖申訴案件比率作一個參考
車險怎麼保 (分享)


Q4: 乘客險要保嗎?
A: 很簡單就看您是否常常載人~
再來我們先看一下理賠申請時條款,以富邦為例:

第十三條 理賠申請
被保險人遇有本保險承保範圍內之賠償責任或損害賠償請求權人依本保險條款第十一
條行使直接請求權向本公司提出理賠申請時,應視情況依本公司要求分別檢具下列相關
文件:
一、乘客責任保險傷害:
(一)理賠申請書(由本公司提供)。
(二)憲警單位處理證明文件或肇事責任鑑定書。
(三)診斷書。
(四)醫療費收據。
(五)療養費收據或其他補助收據。
(六)和解書、調解書或判決書。
(七)戶口名簿影本。
(八)行車執照、駕駛執照影本(依第十一條行使直接請求權者免)。

每間保險公司條款可能都不同,請注意哦!

Q5: 超額險要保嗎?
A: 保險是保你無法負擔的範圍為初衷,加上現在汽車零件更換都是整組換居多,鮮少用維修的
所以撞到一定程度費用都不低,若是進口車就更不用說了
保多保少,都建議保一下


Q6: 金額多少才出險呢?
A: 其實可以藉由本期費用,去大概推算保費漲幅,你當年度出險,等於隔年保費沒有降價(從未出險之情況)
整體去評估後即可大概知曉


Q7: 網路上投保 和 業務投保?
A:
網路上投保會比較優惠些,因為免除業務人工費用,有問題自己處理,這種建議你對於保險有一定了解才選

業務投保有問題,都可以隨時電話詢問(前提是業務要懂),協助處理,我認為花一點錢有問題有人協助是有差異的,遇過挺多第一次發生車禍,緊張卻該做的動作,結果衍生後面問題

請自行選擇~

Q8: 保了很久車體險,到底還要繼續嗎? (未出險過)
A: 其實這問題仍回到 保險是保你無法負擔的範圍為初衷,評估預算去做選擇

以我為例: 我家中14年RAV4至今未出險過,還是繼續保丙式,就是擔心撞到花多一點也不太想花
當作繳個心安了Q,但費用已經是最便宜了

以上,如有想到再來補充了

忙碌之餘分享給各位01車友,祝大家身體健康 行車平安~
文章關鍵字
Tim Jack wrote:
近年來發現許多人對於...(恕刪)

選擇汽車保險其實很簡單請注意二個原則,

1. 選擇大型的產物保險公司如富邦新光國泰,

2. 保單從丙式起跳有錢選乙式更有錢選甲式。
從表格上看,第一產物保險,申訴率最低!
明年家中的汽機車,全改投第一產物保險。
warwickwang wrote:
選擇汽車保險其實很簡...(恕刪)



疫情過後有些也很難說哦

就客訴率來說,凡是僅供參考,不一定像你說的這樣了
翔仲科技 wrote:
從表格上看,第一產物...(恕刪)


這表格也僅供參考

因樣本數如果沒有達到一定,參考準確性就會變低

所以也並不是就單純你說的這樣哦!
感謝分享~蠻詳細的
像我家是直接網路投保旺旺產險
雖然沒找業務
不過有問題打去問客服 都有得到回應
要出險時 也有派人來幫忙處理
個人覺得蠻幸運的
Tim Jack wrote:
疫情過後有些也很難說...(恕刪)

從三個月的客訴率看出優劣很難,至少要看一年兩年三年,

客訴率每家年年都會有些變化,不變的是前三名有其道理。
魚yuyu wrote:
感謝分享~蠻詳細的像...(恕刪)


那你可能比較幸運哦!

一般來說線上辦理的,都是自己處理居多

打電話至客服,一般都要等待居多,發生事情的話一般鮮少人會那麼有耐心去轉接客服......

而且侷限在他們上班時間,以上可以接受的話是可以這樣選擇的

沒有對與錯,只有看你接受程度如何囉

所以就看你要服務,還是有能力自己處理,基本上就是這兩種
warwickwang wrote:
從三個月的客訴率看出...(恕刪)


講的沒有錯哦~

要參考時間長一點更有參考價值

但案件數的話,即使是三個月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

P.S: 我是隨意抓個資料作參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