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代理商會規定一定金額才會免該次運費,店家如果想儘快交貨就會自己『多訂』來湊單。運氣好這些湊單不會在店裡庫存太久,運氣不好例如輪胎或者塑膠件大概只能等到報廢。至於店面擺的那些成車?那又是更大的『湊單』了。當員工跟盈虧自負的負責人差異是很大的。對了,買東西記得問價錢。
我不認同哄抬物價,但我也不會去批評這些店家,畢竟有管道的店家拿的是成本價,沒管道的店家拿的是批發價,富二代開的店拿的是賣價,我怎知道店家會賺我多少錢?買東西我喜歡買有標價的,要喊價的留給別人去買,世上店家那麼多一定可以找到氣味相投的,有些問題沒必要講出來,不喜歡不要買沒人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