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得吵所以刪文 管這麼寬住海邊?

不長眼 wrote:
這麼有誠意到現場去問(恕刪)

是該店家告訴我有問題可以線上詢問
我也去問過他其他零件的價格
有些代理商會規定一定金額才會免該次運費,店家如果想儘快交貨就會自己『多訂』來湊單。運氣好這些湊單不會在店裡庫存太久,運氣不好例如輪胎或者塑膠件大概只能等到報廢。

至於店面擺的那些成車?那又是更大的『湊單』了。
當員工跟盈虧自負的負責人差異是很大的。

對了,買東西記得問價錢。
myhope wrote:
當員工跟盈虧自負的負責人差異是很大的。

對了,買東西記得問價錢。


可惜樓主刪文了
不然樓主買東西的經驗之談
可以讓大家可以做為借鏡

店家盈虧跟我們消費者沒關係吧.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不長眼 wrote:
可惜樓主刪文了不然樓(恕刪)

不知道您這位百萬月薪的大老闆
消費心態是怎麼樣
不長眼 wrote:
可惜樓主刪文了不然樓(恕刪)


整個文大約就是,認知不同,自己認知並不代表這行業就應該是如此. 每個業種都有不同習慣,不同操作,往往初涉都有可能覺得怎麼是這樣,幾次就知道了.
樓主怎自爆刪文了
eric62 wrote:
樓主怎自爆刪文了(恕刪)

哪裡自爆?
只是懶得吵
不長眼 wrote:
可惜樓主刪文了不然樓...(恕刪)


店家的盈虧當然跟消費者沒關係。

車店距離我家是兩公里起跳,如果這些店家消失,我還得跑更遠才能尋求服務,我是覺得很困擾。
我不認同哄抬物價,
但我也不會去批評這些店家,
畢竟有管道的店家拿的是成本價,
沒管道的店家拿的是批發價,
富二代開的店拿的是賣價,
我怎知道店家會賺我多少錢?
買東西我喜歡買有標價的,
要喊價的留給別人去買,
世上店家那麼多一定可以找到氣味相投的,
有些問題沒必要講出來,
不喜歡不要買沒人逼。
瘦的狠 wrote:
我不認同哄抬物價,但(恕刪)


樓主是消費經驗分享而已吧..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