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行業不同我公司對訂金的退訂作法有很大的差異---"給個說法讓業務員能作報表就行,隨時可退".目的是鼓勵業務收訂金也鼓勵客戶簽訂金.
單純的目標是不希望客戶因太多防備而拖長成交時間或猶豫不決而有到處詢問比價的時間最後失去這個客戶.
有沒有客戶退訂的? 有.一年下來總有10幾次吧?
但10幾年來我們一點都不在意,縮短了成交前的時間和增加了成交的機率得到的利益更大.
我朋友是個標準的"奧客".牽台破車去讓車行修理,別地方買車又去他那裡打氣兼小調整.更氣人的還到處說老闆老實不會在意(好欺負?).
結果是我一些朋友也都去這間店"打氣".鄰居要維修或買東西我也推薦他們去這店,因為不須去個車行還要先心理建設武裝自己,老闆不會給客人"打分數"的,
有些店必須注重區域型客戶就必須做更好的服務甚至超過原本應有的服務,當作交朋友或敦親睦鄰或回饋鄉里也可以啊?
有正面也有反面的故事,有一星期六朋友3人聚在一起泡茶,其中一人說正在找桌面小喇叭,看到附近的音響店有對5萬塊左右的小喇叭想要我們幫他聽聽給意見.
好,不換衣服打涼鞋馬上就出發,結果卻令人生氣.提出要求試聽那對小喇叭,老闆客氣的說聽聽這對10幾萬落地的聲音比較好,我們多次提出要求老闆依然不願意換線讓我們聽那對5萬左右的小喇叭.甚至有幾分鐘的時間沒說話尷尬的撐在那邊.
出門後我們3人心情都很低落,開玩笑說先回家換衣服吧,雖然只有幾分鐘的車程開車再來吧...
幾天後我那朋友買了對20幾萬的小喇叭而且在往後4,5年中至少幾十次,有朋友或鄰居問到那間店或音響的事我們都回答---"他做高級客人的,我沒借到百達菲麗勞力士偽裝時不好意思進去,你自己去吧"
以上純粹是個人看討論的感受打給自己看的,沒對塿主或網友言論"打分數"的意思.

不必將我視為臭蟲欲除之而後快!沒這麼嚴重吧--
其實上網打打字對我生意不會有任何的幫助..鄉下小地方.藏不了大魚!
只是對於1年前單車正夯的時候.不管是消費者或店家..大家都有說不盡的委曲與心聲!
消費糾紛屢出不窮---個人提出一點點看法.給另類思考的車友一些方向!
也許不一定對..但害人之心全無!我之所以說自行車業恢復常態-對雙方面都是好事!
消費者不再看店家臉色--店家也不再胡亂殺價-唬爛賣車-最主要的還是--比價行為可以少點-服務真的比較重要!
不管你身處何地--買車兼買服務的消費觀念會越來越普及!選一個負責任的店家比買一台便宜個2.300元真的重要太多了!
你會DIY的例外--但扣掉你-有騎自行車的還有95%以上不會DIY!包含一些電視明星及政治人物還有一些大咖的--
DIY30分鐘--哪比的上人家一秒鐘幾十萬上下呢...
你可以看不起自行車業--但是請尊重在這裡努力的人!自行車業根本就沒有比較特別--現在想想.哪一位敢跟我說..自行車店家賺很大!還有人說賣一台賺一台的...
單價高..買的人就少!所以沒有你想像的店家都賣的嚇嚇叫--
有哪位車友要PO:賣車賣到買樓房開賓士的店家-大家介紹一下吧?
"奧客"是因為該夫妻被沒收訂金的這一段過程,
下訂時他們可還算是"貴客"不是嗎?
假如客人相信自己人格還值得這筆金額的話,
心甘情願被店家沒收了訂金,
甚至是因突發狀況真的有困難無法履約,
我想收到店家負面評語確實有很大爭議,
但萬一像這Case一樣,
跟店家取得折扣、贈品後毀約,又要想方設法要回訂金,
會不會收到奧客負評就真的見仁見智了...
板主強調的也是這一次"毀約過程",
希望讓買賣雙方未來更謹慎。
如同我所說,誠信是普世價值,
那麼不管你的身份、年齡、角色,誠信都是你人格裡基本的DNA。
所以看見你說 "曾幾何時我們對於消費者也要求跟店家一樣的誠信了" 這樣的話有點遺憾,
設想這種顧客當了店家,你跟他打交道會100%相信他一定會信守承諾嗎?
或者是守信用的店家一出了門變成消費者,就可以不用守信了嗎?
小學老師教你禮義廉恥時,不可能會告訴你以後當消費者的不用學,要經商的再學吧?
和氣生財是生意人的上上策沒錯,
但是當一個人不守信,寧願為一筆訂金厚臉皮,
當他自己人格連他自己都不在意的任意踐踏的話,
店家與眾多網友給他一個"奧客"的評價何需要一丁點氣識跟膽識,
搞不好連路邊的阿貓阿狗都會想來順便踩他一腳吧?
騎車粉累 wrote:
我在中壢也待了6年....(恕刪)
我也想知道 哪家腳踏車店 能買台保時捷的休旅車載腳踏車送貨的..........
有好客人 也有好老闆 有奧客也有奧老闆..... 這應該是每個職場都會有的吧........
但是我也認為 現在的客人 胃口被養大了 好像買車就要尬那個 尬這個 都應該的 打折 應該的 送水壺 應該的 送燈 應該的 到了結帳的時候 又再嫌東嫌西 價格不漂亮 車不好看...等 我就覺得很奇怪 真的不喜歡 就不要買 老闆也沒逼你們消費者 想買 又再嫌 買個東西有這麼複雜嗎? 我買東西 不曾殺價殺到人家不給好臉色過 我認為有打折就好了 都在預算內 買的起 都OK 有這麼嚴重嗎?? 我認為打折是一定可以打的 但是多少也要讓人家賺吧.....
那已經是專業級的了---不是嗎?
有次一個媽媽硬不過小學4年級小朋友要求---
買了輛520D--(我國中畢業時考上屏中爸爸連繳學費都要用借的..壓根兒從沒騎過自行車.上學都用走路的)
也有爸爸為了買輛代步車給小朋友..遲遲不能下手!
這社會真的差距很大---
賣輛代步車--我們頂多賺個幾百元!
賣輛萬元的自行車-最多賺個1000元!
賣輛好幾萬的自行車--頂多賺到2000元!
賣輛去年的庫存車--還賠了好幾千元!
但這就是生意---
不甘心一輩子賺死薪水的人-又認為自己是個人才被埋沒的--
可以放手做看看!
不過-當一切不如預期的時候-家人-朋友-親戚-以及自己所承受的壓力-通常操過想像!
板大自己曾是車友--都對消費者某些行為無法忍受--
看來不是飯吃的多就一定懂得做人的道理!社會大學裡--要學的還真不少!
還好這次不過繳個5000元學費...
每次經過大同電器專賣店..老闆都會笑嘻嘻的跟我打各招呼!大概我買那台冷氣時..連凹一下碗糕都沒有過!
可是--一旦有問題--我會要你給我負責到底!
關閉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