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nyThing wrote:
賣場筆電都是拿架上的?
我是不太相信啦
大家都是看展示機然後要買的時候拿全新未拆箱的不是嗎?
3C產品幾乎都是同樣的模式...
一樣都是「量」的問題,誠如樓上的大大所言,擺在架上的也是要拿來賣的!
不要說筆電,連手機、數位相機都有機會拿架上的!以前在電腦賣場賣電腦,
一有新貨,管他只有一台,還是得拿出來展示,客人說要開機試玩,免談!
為什麼只有一台?因為量小,一個月賣沒幾十台,又有那麼多款筆電,你哪知道誰會暢銷?
但如果在光華商場就不一樣了,裡面的店家幾乎都走專賣的模式,同一家店,樣少量多,
就會有機會有展示機讓客人玩!另外就是不要小看光華商場,隨便一間小店,
量都是中南部電腦賣場的好幾倍!
這些試玩機的下場呢?狀況好一點的就包一包,當做新機賣,不然就像燦X一樣,
一段時間就有個展示機拍賣,價格當然會便宜些…
所以說,不是3C產品都是同樣的模式,是幾乎只有台北都會區有辦法這樣做,
因為它的量夠大!
就店家立場來說,為了能讓客人親身體驗,都會把車組起來讓客人「親眼看」或是「試跨」,比較有誠意的店家,會願意讓客人「試騎」,無非是為了滿足客人的需要。
就消費者的立場來說,花錢就是要買「新車」,而不是「展示兼試乘車」,而且有權挑三揀四,有任何不滿意就可以不買。
可憐的店家,為了促成生意,組了一台新車讓客人東摸西瞧,最後這台車沒人要買,還得認賠賣出。
可憐的消費者,因為不知道要求店家給「全新的車」,而買到「眾人騎過、摸過的新車」,回家後發現瑕疵抱怨連連。
以上,都不是店家或是消費者的錯,我覺得,車商(廠)才是要負起最大責任的一方,店家向車商進車,多半是現金交易買斷,而且每年還要承受最低進貨金額壓力,實在是太可悲了。
車商穩賺不賠,因為下游經銷有簽約,每年叫貨量或金額必須滿足合約要求,否則不能再賣該廠牌的車。
受害的就是經銷商店家和消費者,大家難道不認為,其實車商才是必須提供試乘車給店家和消費者的重要角色嗎?
車商要提供的車款,或是哪些價位的試乘車,必須由車商自行對市場需求定義,然後再提供車輛到各店家讓消費者試乘,這樣比較合理,不是嗎?
不然,承受風險和品質不良的受害者,永遠都是店家和消費者你我。
或是其他的傷痕?
我個人認為是比件嚴重的問題!
但.......舉一個我遇到過的狀況~
那天我跟車店在聊天~
剛好有一位客人定一台單價三萬多的自行車!(晚上才要交車)
於是店長便說:這一台交車我還是要裝一台新的不然我裝一台新的交好了!!!
晚上交車時客戶便說:這一台不是我下午看得那一台!
店長:對阿!我拆一台新車給你,箱子還在那!
客戶:但我想要那一台展示車!
我:先生 哪裡不一樣嗎?(還不是一樣都是新車阿?????)
客戶:那一台比較好!考漆比較漂亮!!!!!!
店長:那我把它給拿下來你看你喜歡哪一台,兩台比較一下,要哪一台我再幫你裝!
但。。。。。。比較之下展示車的亮度真的有比較亮一些(都沒有打蠟喔~)
所以展示車真的比較不好嗎??????????
見仁見智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