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汽車從30 萬的 March 到 2000 萬的 Lamborghini 都有,30 萬的車你會要求有 Lamborghini 的品質和服務嗎?而 Lamborghini 說穿了也只是台車,雖然材質肯定是極高檔,但那些零件、材料的價值也一定不值2000萬,但他為什麼可以賣的這麼貴?因為廠商花了時間在研究、研發、測試、廣告、服務...等,所以售價一定不低。
相對的單車從大賣場的 2千元就有到 50 萬的單車都有,如果拿著 2千元的車來要求和其它相對高價車款的品質和服務,那也著實太為難店老闆。美利達對經銷商的售價要求說穿了那是公司內部的事情,而經銷商削價競爭影響到後續的服務品質,車友買車就成了冤大頭,我想這是有因果關係的,所以美利達在此澄清無削價之事實,也不無道理。
若能用最便宜的價格購買到最好的產品和服務,這是大家都希望的,也希望美利達能夠好好的管理經銷商和提高維修保固服務品質,不然家裡那台美利達就會令我頭痛了。
pkl01 wrote:
收錢被幹說是黑店,不修說是態度惡劣
既沒有金錢交易,這算是哪門子的消費者?
謝謝兩位網友的討論
沒錯就是有能力的人不要被白白賺
但如果需要專業車行的處理就須要被收費
如果這樣的觀念是對的
那為何讓沒有受到服務的人幫忙付錢呢?
在還沒享受到服務前就要付錢
甚至在這家買車多付錢(莫名的服務費說詞)並到別家(甚至是傳統車行)消費
這樣是兩層的意思囉?
還是說全省享受維修?
(只要是台灣經銷,甚至是生產,業者可以推說這不是我這買的不能享有服務?[先撇開代理問題...])
兩位朋友,您說是不是?
或許這裡要先先定義: 何謂單車行應該有的"基本專業服務."
這專業服務當然不包含喝咖啡帶活動之類的
而是基本的維修服務
等這確認好之後
再來談"免費的服務"
如果採用透明化的使用者服務付費
這些轉嫁到消費者的預先服務收費(車價)本來就不合理
但研發與經銷的基本成本則是要考慮進去的
這是兩回事
而實體店面如果有辦法便宜出一般"公定折扣"默契
更顯示出中間的不合情理
是沒有透過經銷體制?
或者總經銷或車廠自己開出一扇窗?
那更是他們自己的問題!
個人強調的是,如果有以車價當成是實體店面未來服務的保障而進行的多餘收費,
都是不適當的.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ifunbike wrote:
從價格來看我只覺得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早買的買貴了也不用抱怨,早買早爽不是嗎?
現在資訊透明
如果沒有資訊買到貴一些
或者因為廠商促銷的時間曖昧點
就要安慰別人或安慰自己: 早買早享受.
不過如果是沒有充份資訊作決策(沒有多作功課)
這樣的安慰成份就少了些
就當成是學費
當然有時要改變哲學觀念
有需要就買
過度的慾望就緩一緩
這樣或許生活會更快樂
搞不好剛好等到促銷
這樣就真的是賺很大
(但也有可能搶不到,這樣就用儲蓄投資安慰自己因此沒有敗到家.)
以前也會特別比價
同樣東西一定要買最便宜的
但是有時舟車往返是買到最便宜的
而成本(交通運輸金錢和時間成本)反而是多出來
甚至貿易商跟代理商的選擇
這比較像是風險評估
不是絕對的(如以前選購DV的保障與萬一出狀況的維修,但現在評估更多選項了)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你要說那時利潤高 我是認同 差不多賣1台 都有3成的利潤
那時 每家車店大多都是腳踏車公會的成員
彼此都有一定的認知 也有公會的統一定價收費標準 有一定的約束力在
每個老闆都麻很大方沒在分哪家廠牌車要不要修 簡單動一下都麻不收費
近年來.....節能減碳的帶動下 小摺熱的一股蛋塔風潮
要來搶這單車大餅的人變多了
那時全台一個月裡 最高有100間新車店開張
但有加入腳踏車公會卻沒幾間
從此開啟了惡性競爭的戰場
一台車從3成的利潤 從去年的賣方市場至少還有2成利潤
到現在變成買方市場 一直削掉到現在的不到1成利潤
我想 這基本的不到一成利潤 只是一個商人為求渡日 及平時開銷應得的 報酬而己
說穿了 這些流失的利潤 也就是基本的後續服務品質
才會變得 現在動不動就要收費 打氣要收費 調個煞車也要收費 檢查也要收費
另 早買早享受這東西 我覺得不適用在單車上
單車是一種現金買斷的產品
放出利多優惠時 車商是不可能去補貼那些之前沒賣出的產品
才會造成市場上 同時間 有兩種以上的價格
沒做功課買到貴的 就只好被當x子.....得知消息後 就會罵該車店是黑店....
tzou wrote:
現在資訊透明如果沒有...(恕刪)
我想在這方面有認知上的差距
請讓我以裝箱車和成車的差別做舉例
首先,上游出車給零售商的時候,是未組裝的狀態
因此零售商的利潤,實質含有安裝與調整的工資在內
再者,像我前面說的,後續除產品零件有瑕疵外
調整與維護都是屬於車店需自行吸收的部分
所以做一個簡單的整理,車店賣給客人一部車
理當附有組裝、調整以及後續保固期間的調整維護成本
那在網路買車、甲地買乙地修、裝箱車、贈品車、大賣場車.....等等
實際上是扣除了後續保養維護的這一塊
因為至少到目前為止
我還沒聽說過哪一家車店幫自己賣出的車做維護性調整還要收錢的
就連以收費昂貴出名的台北某專業車店,對自己家出的車也是免費調整
那問題來了,現在就是修車的認知有差距
你買了車,自己沒辦法收拾,拿去給跟你沒有財貨關係的車店維修
打氣收不收錢?調變速、煞車、偏擺呢?
有多少人認為這只是舉手之勞,不應該收錢的?
收多少才是合理?大家的認知都不同,對不對?
兩大品牌通路與各地自行車公會其實都有收費表
真的要都照那張表收費,我看這裡馬上要幹翻天
當然如果大家有共識,只要車不要保養當然也是可以
只是就目前的情況,我想大部分人還是希望有人可以替他們弄髒手
而車行負有組裝之責,如果和保養分家,責任反而難以釐清
到底是本來就組不好呢?還是騎一騎設定跑掉了?
現在連家電通路商都在賣延長保固契約了
單車難道要反其道而行嗎?
ifunbike wrote:
汽車從30 萬的 March 到 2000 萬的 Lamborghini 都有,30 萬的車你會要求有 Lamborghini 的品質和服務嗎?
現在的問題好像是同一款車,早買一個月卻多了好幾成的價錢,
雖說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
但價差太大早買的覺得自己像凱子,
晚買的人可能也高興沒多久又發現更優惠的價格出現~~~
我個人覺得,既然都決定掏錢買了,買了就不用再太再意價格了,
重要的是善用買到的東西...這在3C的產品更是明顯...
不過話說回來,上週才用65折入手某大廠08年庫存車,
高興不到一週,昨天聽到有人用6折就買到了...
老實說...心裏有一絲絲的抽痛...
不過自己覺得超值就好了,反正聽說的不一定是真的....
★ 我假裝過去不重要.卻發現自己辦不到 ★=_=★ Nice夜騎 ★ Nice假日騎 ★ In 台南 ★
汽、機車要故障了才會進保養廠,幾乎進保養廠的汽機車,出廠時有不用付修理費的嗎? 保固期的另當別論,但是保養廠仍可向汽、機車公司,申請保固維修工資。自行車要自行吸收。
另外汽、機車進修理廠所用的零件,都是向材料行叫貨,隨叫隨送,一顆35元成本的機車火星塞,裝上去收100~150元都有(這個可自行去材料行買及詢問修理廠),利潤好到開的比便利商店還多(汽+機車保修廠)。而且向材料行隨叫隨到的零件,月結2~3個月不等(半年的也聽過),而腳踏車都是拿現金買斷(成車+配件+零件),給自己囤壓資金,而且還有過季商品的削價損失。這是台灣最難賺的黑手行業,這也不是自行車友所能想像的黑洞的!
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人前仆後繼要開店?共伴效應吧!台灣什麼都是一窩瘋,保齡球、蛋塔、烤鰻頭........等,現在還看得到嗎? 自行車店明年開始就會有一波關店潮吧!(88水災後已有些店家撐不住關店了) 供過於求且收支失衡,成本比汽、機車業高,卻什麼都不能收錢!很可悲的行業。車店算是被車廠與消費者剝削的犧牲者吧!
我想騎自行車的車友們,都有機車與汽車吧!想想自行車與汽、機車的生存條件有相同嗎?
消費、消費,惡性競爭後的結果反而可能變成被消費囉......
偏離主題了......
我想別篇已有人主動說明昨天車廠開經銷商會議了,講些什麼我不清楚,這篇所講的價格問提已不是個別問題,我家附近新開的 M 店,與主題所提的賣價相去不遠,大家心知肚明 M 家的經銷制度,一直不能被最上面的所能控制,尤其買氣下降入不敷出的時候,店家更會因為生存而不得不做價格戰!有學過經濟學的人都了解市場機制,一個商品一但破盤失守而做削價出貨時,意味著該商品即將消失,是被市場機制淘汰前的清貨動作!這跟股市斷頭出貨的情形是一樣的,所以 M 家出面澄清與開經銷商會議是對的,姑且不談其會議會有什麼約束力,至少動作出來確實會穩定一下市場。
供需失衡需要淘汰,只是不知道這波自行車的寒冬,有幾家能撐得過?
我只想告訴你們...那些價格.根本已經背離市場價值.就是有這些無聊單車魔人.用這種價格去影響其他人.
我手上有我進貨的價格.哪一位不信邪的.請PO我.我們來比一比.對依下...你是老闆.能賣比進貨更低的.請你跟我合夥...看到你們這些批評的發言..我真的很無言.你是什麼東西.
人家車廠出來發言.被你批評成這樣...那你是什麼東西?你買了幾台公司的車..你買的有我多嗎?
要批評的就來...我專門打嘴砲的!
我店裡有好幾百萬美麗達的車..這麼喜歡.全部成本賣你!..跟你說..你賺翻了!
米米與東東...我知道你對我很不爽...我店裡的車.全部賣你...跟你說...你真的賺翻了!
沒那個本事..擬再給我亂講話..你自以為很懂嗎?.騎捷安特專罵美利達..你是不是捷安特的打手阿?
不懂..不要裝懂!你是開車店的啊?
這裡理性歸理性..卻有很多不董裝懂的人...我只是搞不懂..欠你的..你去找老闆要..不要把全台灣的車店老闆跟車廠都講的這麼不堪..好賺的話..你去開一家就知道!
我是小間車店老闆..但是對車友的感受.卻是特別關心!自從不上01後.生活過的很快樂.老話一句..你真這麼在意!你買的每樣東西...都是賺了你的錢!唯一能讓你倒賺的..就是好好利用它!
反而是對賺沒錢.卻又投入大批成本的店家開刀?
騎一台車很容易.要你賣100台車卻不容易!
全台灣多少店家.也是為求生存.每日開店奮戰到底!我開店一年.只休過幾天假!
沒做過生意的.永遠只是用你一張嘴..在哪裡挑撥是非?
生意這麼好做.就不會有10各開店9各倒的情形發生?
你知道嘎票的壓力有多大?
好好的上你的班吧!你會發現..每週能夠騎幾天車是多幸福的事!
對車店感冒的人..請想想.當你用了店家免費的打氣桶.用了免費的工具.卻還是對店家感冒.我不知道這問題出在哪?
至少...只要買賣合理.我們店家每日都睡的心安理得!
那麼....對一分錢.兩分錢在意的人..全台灣幾百家店.你慢慢打電話問吧!總會問到最低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