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車店遇到奧客的實際案例

當誠信出了問題時拿什麼當藉口都是多餘的而且是不對的
消費者:
顧客至上
你這樣生意做不大
店家:
其實我是虧錢在賣
我也是被連累的

沒誠信的對象,不管未來生意有多大
奉勸別再見面

我以前在中部某G牌直營店打工時~

遇到有人爆胎

牽回店裡來~

結果我們在他外胎上拔出一個一公分長的小鐵釘

他硬要凹才買沒幾天

一定要我們換新的內外胎給他...

照保固書上寫~耗材是不提供保固的

更何況還找到一根釘子在上面...
老闆加油.....你的堅持是對的...敘述中那2個人存心來亂的別理他.該堅持還是要堅持不然那些服務好的店家該吃什麼阿.對吧?.如果都對那種人讓步的話那大家都別做生意了...
face1828 wrote:
小弟本身經營一家單車...在一加一減之下,販售MU-P24等同於幾乎沒賺錢
(恕刪)


五年前在汽車銷售業當中!
許多業績不佳的汽車銷售員!
已經賠錢在賣車了!
(有些汽車品牌是銷售未達基本台數-罰款)
許多客人也還是認為有議價空間!
銷售業就是如此!
記得十多年前剛開始從事業務工作!
每天下午回公司寫報表!
同事之間都是在數落拜訪店家老闆出的怪招!
現在都會區的產業轉型了!
有六.七成左右的人都是從事銷售相關工作!
所以...........................仙拼仙啦!
唯一的方式!
可選擇不賣!

您只是一種行業的銷售者!
可是您會成為許多行業的消費者!
哪天?
您可能也會發生消費糾紛!
售者-也可能把您當成澳洲來的人!
騎車粉累 wrote:
昨天有位客人...來...(恕刪)


我怎都遇不到你這種好店家...
之前在我家附近G店買一台登山車
看車前店長客客氣氣有問必答
付完款騎一陣子後感覺變速些微不順
就把車牽到買車處

進去就看到店長再跟人聊天
咱倆眼對望後他繼續聊他的
心想好歹我也牽著車子近來
基本上也該打個招呼吧.....

看他跟別人聊的開心我也不知道該怎麼插話
終於在等了數分鐘後才有另一位店員理我......
當下只覺得真後悔在這買車
態度前後真是差太多~

歡迎光臨MY縫 wrote:
付完款騎一陣子後感覺變速些微不順
就把車牽到買車處

進去就看到店長再跟人聊天
咱倆眼對望後他繼續聊他的


歡迎光臨MY縫 wrote:
終於在等了數分鐘後才有另一位店員理我......


那位店長沒主動打招呼,是他的疏失,但是你自己也不開口說你的車有問題,人家怎知你要的是什麼.
更尤其是,店裡有其他員工在,而他又正好與人在談話.
有時候,自己主動開口,會省去許多寶貴時間與不必要的誤解.
我不是店家..............

還好這文不是一年前PO的,否則此文會被一些患有"大頭症"的車友蓋到比101還高。


總算恢復"常態"了................

小弟雖然不是賣車的.也是作生意的實體店家.小弟蠻能體會板大的感受.畢竟這類事件再N 年前就不斷發生.只是以前比較少現在消費意識膨脹.兩三天就會遇到.樓上的大大們提供和氣生財的方法(退還訂金和解收場)我覺得那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會導致作生意的基本價值"誠信"蕩然無存.間接助長此類事件不斷上演.金錢的損失無論店家或顧客都承擔的起.但你在社會生活價值作出背信的行為.已讓人無法苟同不管你的教育程度有多高.或是職業是景仰的醫生.律師.老師.老闆.經理等卻會為了小利而作出背信之舉.古語有云:物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個人認為做生意就像交朋友.最重誠信.如果你的好友對你做出背信的行為.你會如何看待他呢?相對如果如果是多年交情的好友.憑著這份交情你也會多少為他作出讓步和犧牲.友情才會更持久.同樣的妳希望能有老顧客的優惠及特別服務.就要一步一步來.急不得的.假使你只注重價位.設置做出背信行為.只會讓消費市場惡化.為了競爭生存店家是必走向進購低價的劣質商品.甚至山再版的零件.損失的還是你.現在生活用品幾乎都是對岸的低價商品.不就是此種現象.損失的還是消費者.別忘了店家買生活用品時也是消費者.不要讓我們台灣社會失去基本價值.那正是中國大陸正在努力追求的(錢他們已經有了)
請不要踐踏自己的尊嚴.從消費行為做起....
如果版大一年前PO這文---肯定會被修理的粉慘!
現在好多了---大家也能比較理性的來探討!
我常遇到買車的客人要殺價--我要買兩台呢!!算便宜一點啦之類的---
我會先笑著說:我去麵攤吃麵..吃了10碗也沒便宜半毛阿?!!!
但是最後我也會為了做成生意--折數少各半折之類的---
板大的案例:應該是這樣子!又折了車價.又多送了配備-還訂了零件--結果客人只要一台--阿嗚!
客人是沒誠信沒錯--但好歹也買了一台!!!現在吵成這樣---客人以後還敢來給你做售後服務嗎?
很多消費糾紛通常會這樣引起---看來店家是沒吃虧--但是損傷的是公司形象!
如果現在美利達的店被客訴的話---公司都會處理!!!
但不是說消費者全對--買賣與服務要建立在互信之上!
總之--板大賣了車--到底希不希望客人回娘家呢?
那是不是有更好的解決方法?主動再向消費者解釋清楚--前嫌盡釋-功德圓滿矣!嗚呼--善哉!
果然讀了靜思語還是有好處的---
其實*我也同意上述所言-----
就當做學經驗...
..做生意..無法言語..只能以經驗法則..繳一些學費...
再加上自己的阿達那(頭腦)...
才能越做越順...

建議版大..合氣生財..
想清楚..做最好的處理..
相信這次過後..你會對此次狀況會更好拿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