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1828 wrote:
小弟本身經營一家單車...在一加一減之下,販售MU-P24等同於幾乎沒賺錢
(恕刪)
五年前在汽車銷售業當中!
許多業績不佳的汽車銷售員!
已經賠錢在賣車了!
(有些汽車品牌是銷售未達基本台數-罰款)
許多客人也還是認為有議價空間!
銷售業就是如此!
記得十多年前剛開始從事業務工作!
每天下午回公司寫報表!
同事之間都是在數落拜訪店家老闆出的怪招!
現在都會區的產業轉型了!
有六.七成左右的人都是從事銷售相關工作!
所以...........................仙拼仙啦!
唯一的方式!
可選擇不賣!
您只是一種行業的銷售者!
可是您會成為許多行業的消費者!
哪天?
您可能也會發生消費糾紛!
售者-也可能把您當成澳洲來的人!
個人認為做生意就像交朋友.最重誠信.如果你的好友對你做出背信的行為.你會如何看待他呢?相對如果如果是多年交情的好友.憑著這份交情你也會多少為他作出讓步和犧牲.友情才會更持久.同樣的妳希望能有老顧客的優惠及特別服務.就要一步一步來.急不得的.假使你只注重價位.設置做出背信行為.只會讓消費市場惡化.為了競爭生存店家是必走向進購低價的劣質商品.甚至山再版的零件.損失的還是你.現在生活用品幾乎都是對岸的低價商品.不就是此種現象.損失的還是消費者.別忘了店家買生活用品時也是消費者.不要讓我們台灣社會失去基本價值.那正是中國大陸正在努力追求的(錢他們已經有了)
請不要踐踏自己的尊嚴.從消費行為做起....
現在好多了---大家也能比較理性的來探討!
我常遇到買車的客人要殺價--我要買兩台呢!!算便宜一點啦之類的---
我會先笑著說:我去麵攤吃麵..吃了10碗也沒便宜半毛阿?!!!
但是最後我也會為了做成生意--折數少各半折之類的---
板大的案例:應該是這樣子!又折了車價.又多送了配備-還訂了零件--結果客人只要一台--阿嗚!
客人是沒誠信沒錯--但好歹也買了一台!!!現在吵成這樣---客人以後還敢來給你做售後服務嗎?
很多消費糾紛通常會這樣引起---看來店家是沒吃虧--但是損傷的是公司形象!
如果現在美利達的店被客訴的話---公司都會處理!!!
但不是說消費者全對--買賣與服務要建立在互信之上!
總之--板大賣了車--到底希不希望客人回娘家呢?
那是不是有更好的解決方法?主動再向消費者解釋清楚--前嫌盡釋-功德圓滿矣!嗚呼--善哉!
果然讀了靜思語還是有好處的---
.如果都對那種人讓步的話那大家都別做生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