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近日組了台公路車

也做了點功課

赫然發現單車價位落差之大

實在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以新年度成車來看拿到8折(尤其是鷄排)已經是非常不錯的價碼

但是單品價格實在是太誇張了(不談價格很硬的直營店)

大從車架 定價100k出頭 90k~75k都有人在賣(高與低都有友人買到 只是一在北台灣一在南台灣)

小自一個小踏板 居然有1k-600元之間的差價

而且都是實體店面非網路賣家 也全是公司貨

小弟相信有所謂的友情價(便宜那家協助詢問的大咖友人已經在那消費過千張小朋友...)

也認同賣家需合理的利潤

只是當您出走許多小朋友組一台夢寐以求的車

卻發現價差達15-20k 感受實在是有點..

便宜那家實在太遠 所以選擇了距離與價格皆可接受的店家(總是考慮後續服務)

只是一個單車新手單純低有感而發

(請別問我便宜是哪家,不希望造成別人困擾)




文章關鍵字
sbug1219 wrote:
小弟近日組了台公路車...(恕刪)


你説很好阿................我贊成

我也是花過xxxxxx元了...............
心痛的感覺很不安~!我真的不想當我自己了
SO!? What!!
又不是便利商店 7-11 全省統一價
你可以去找最便宜的買..
但是加上所花的時間和成本...也不見得比較划算

習慣就好啦...
這就跟同樣的東西 好事多賣XX元 外面的商店賣XX元一樣
沒人逼你在外面買...
單以店面租金來說.
一個月租金十萬/五萬/三萬/不用錢,這幾種不同租金的店家經營成本就不同了.
若再加上人力,專業,進貨量,生財器具......,營運成本的差距更大.
樓主的疑惑,可以套用在各種消費品上,哪種東西不是呢.

起碼單車上沒有百貨公司的一折出清呢,同一間店同一樣物品一折出清你才嘔呢.

不用說賣價,例如XT 每一間店的進價就差很多了,且都公司貨.
一條內胎的差價都可以超過47%了.
何況是成車差價.差半折就差很多了
還好吧...
以前漲很多上去的..現在跌一些回來了...

如果以現在的最低價格和4年前的比還貴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