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要到了, 上週預計將家裡用了幾年的電冰箱換掉, 先去了某一連鎖3C賣場看了一下變頻的冰箱報價2萬9千, 母親節特價NT25,700, 後來又去了一家我們這裡生意非常好的家電行, 沒有做廣告, 只有當地人以耳傳耳, 在裡面看到一模一樣的冰箱, 報價NT21,800, 差了快4千, 當然馬上就下訂了...
訂了之後老婆一直在懷疑, 怎麼價差可以差這麼多, 倒不是懷疑連鎖賣場貴, 反而懷疑家電行的價格怎麼這麼低; 我說去掉庫存風險, 廣告成本...這就是妳看到的價差; 老婆反駁, 廣告成本她不反對, 但是該連鎖賣場也沒有庫存風險, 而且連鎖賣場向廠商拿的量一定比較多, 所以價格一定可以比較低, 會不會是家電行向廠商拿的貨是'客制化'的, 就是家電行直接要廠商生產用料比較差的產品, 價格也可以壓低??
有無這一方面的達人知道內幕??
幾乎壽命都有10年以上
大賣場賣的...幾乎沒啥好貨...不然就偷料
其實稍微算一下就知道了
同樣產品外觀
mic假設是19000 mit大概就是23000 mij大概就是27000
壽命大概是2年 6年 10年差別...
這麼多年 請電器行幫社區的朋友買電器 幾乎都這樣慣例...
再來就是 稅金+刷卡..7%差異了 除非特別規定要開發票 不然7%的差異...是一萬差700...買個電視價差都會有3-5千了
eg.阿昆這次特賣 dm商品都是進一堆 很便宜 特賣一結束 馬上正常搶劫價錢 +2000
1.5tb的硬碟3999 昨天看變成5899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