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要到了, 上週預計將家裡用了幾年的電冰箱換掉, 先去了某一連鎖3C賣場看了一下變頻的冰箱報價2萬9千, 母親節特價NT25,700, 後來又去了一家我們這裡生意非常好的家電行, 沒有做廣告, 只有當地人以耳傳耳, 在裡面看到一模一樣的冰箱, 報價NT21,800, 差了快4千, 當然馬上就下訂了...

訂了之後老婆一直在懷疑, 怎麼價差可以差這麼多, 倒不是懷疑連鎖賣場貴, 反而懷疑家電行的價格怎麼這麼低; 我說去掉庫存風險, 廣告成本...這就是妳看到的價差; 老婆反駁, 廣告成本她不反對, 但是該連鎖賣場也沒有庫存風險, 而且連鎖賣場向廠商拿的量一定比較多, 所以價格一定可以比較低, 會不會是家電行向廠商拿的貨是'客制化'的, 就是家電行直接要廠商生產用料比較差的產品, 價格也可以壓低??

有無這一方面的達人知道內幕??

文章關鍵字
Dschneider wrote:
會不會是家電行向廠商拿的貨是'客制化'的, 就是家電行直接要廠商生產用料比較差的產品, 價格也可以壓低??


只有連鎖賣場的規模才可以做這種事吧?我上個月買洗衣機也是類似的狀況,我是先鎖定機種了,去黃屋那邊看,特價29,999。回到Y拍,裝到好帶回收舊機報價24,500,再到附近的電器行,報價26,500。我表明要給他們做,一方面敦親睦鄰,一方面希望將來維修好溝通,照Y拍多給他們500,看25,000可不可以。沒多久就答應了,隔天立刻裝機完畢。

常常看到兩家在那邊打來打去,一邊感心一邊會招,我想很大一部份的消費者會以為只有他們賣最便宜,不知道其實他們賺很大。
其實我也是這樣認為, 只有大型通路, 才可能有客制化的本事, 但是老婆的觀念一直以來都是便宜沒好貨...
我是覺得這種大東西沒辦法客製,我也是買一台洗衣機,日本原裝進口.

差價也是很大,所以我覺得是店面成本的問題,網路上爬文就知.

其實家裡附近的電器行也是有便宜的東西...


大家都說:認真你就輸了。但是我不在乎輸贏,就算我輸了也沒關係,這樣我可以認真吧!
最近有時也在看冰箱的價格~
可不可以提供一下廠牌型號,網路也可以查查比較一下.
如果買了,也請分享一下購買心得喔~


以三洋DC直流變頻電冰箱SR-520CV為例,有節能標章


網路上找到 Y拍從20900~25600, 部份有店面

Pchome 23380

全國25700

燦坤會員價 : $ 29900 元
網路促銷價 : $ (會員驚喜價) 元 (每人每卡限購一台)
chief intelligence quotient no good.
chiqng wrote:
最近有時也在看冰箱的...(恕刪)


小弟購買的應該就是大大所說的這一部。

但是關於購買心得分享, 可能比較不好意思, 因為我也不常在家, 東西是老媽在用的, 所以實際用起來如何我也不清楚。
morgank wrote:
常常看到兩家在那邊打來打去,一邊感心一邊會招,我想很大一部份的消費者會以為只有他們賣最便宜,不知道其實他們賺很大...(恕刪)


Dschneider wrote:
只有大型通路, 才可能有客制化的本事

賣場除了機器成本比較低以外,安裝委外、運送委外、土地租金、水電、人事、管銷費用.....都比較高

傳統的觀念以為大賣場家電比較便宜是到了需要修正的時候了

會招、破盤時,部分特價商品可能價格會低於成本,那只是一時的,長期來說賣場的賣價高於電器行
幾乎都沒在大賣場買過電器 電器都是稍微比較一下之後請電器行送來的 最爛就mit 幾乎送來的都是mij的公司貨最高階產品..

幾乎壽命都有10年以上

大賣場賣的...幾乎沒啥好貨...不然就偷料

其實稍微算一下就知道了

同樣產品外觀
mic假設是19000 mit大概就是23000 mij大概就是27000

壽命大概是2年 6年 10年差別...

這麼多年 請電器行幫社區的朋友買電器 幾乎都這樣慣例...

再來就是 稅金+刷卡..7%差異了 除非特別規定要開發票 不然7%的差異...是一萬差700...買個電視價差都會有3-5千了

eg.阿昆這次特賣 dm商品都是進一堆 很便宜 特賣一結束 馬上正常搶劫價錢 +2000
1.5tb的硬碟3999 昨天看變成5899了
看你們的內容,似乎都沒討論到"稅金5%",網拍&水電行,通常是沒發票的.
我以前比較過,有品牌的家電,其實大家的價格是差不多的,差距主要是稅金.
若去水電行買,一般而言,沒發票,有5%左右的差價,一樣有發票,差異很小,刷卡,還有機會更貴,加2%刷卡手續費.0利率分期,水電行幾乎沒有.
所以我認為要買便宜的家電:
1.福利品特賣,常有價廉物美的東西.
2.賣場的特賣商品.



scm wrote:
似乎都沒討論到"稅金5%",網拍&水電行,通常是沒發票的


BTW,我買的那一家電器行是有開發票的喔。

特賣商品“應該”是會比較便宜,不然就不算“特賣”,也不會有該死的“限量”了吧?在選擇性跟購買時機上來講,大賣場方便的地方只是可以摸摸按按實機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