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有些許感觸
縱使田僑仔數十億數百億 如不善管理 再多也可以敗光 畢竟這世界上沒有花不完的財富
田僑仔在旁人看來或許幸運 或許不用房貸 車貸 等等 但也是有壓力的....
家族期待的壓力 龐大資金管理的壓力.......節稅的壓力......開闢財源的壓力等等
收幾百萬幾億的租金絕對不是長久之計.......這些都非本業的收入
食衣住行決不能全部倚賴租金收入
一但戰爭 天災 商圈轉移 本業又沒有收入之下 很快就會家道中落
只有腦袋裡的Knowledge可以帶著走 生出無線財富 豈不是?
小弟的結論是
有錢沒錢 都有壓力責任
誰都不用忌妒誰
因為財富是會轉移的 (就算不花....稅負帳單也得繳吧)
只有壓力跟責任"永遠都在"..............
「富而無驕易, 貧而無怨難」、
如果這一系列中有些的說話讓樓主覺得OOXX,
想想有些讀者其實是在作一件比較困難、不容易作得到的事,會不會比較釋懷一點?
再來的話是我的一點想法,樓主請可以略過.
我支持不同立足點有不同的想法和期待,
就像滿街都是車子的現在,我們不用去想該如何發明輪子.
但這是互相的,對自己、對其他人都是.
如果以田徑比賽作例子,自我實現是終點.
樓主的跑道是平坦的短跑道、普羅大眾可能是層層跨欄的障礙賽,
很自然的,每個人都知道一片平坦的短跑道到終點容易、障礙賽難的多.
所以一樣是到達終點,自我實現了什麼事物,
障礙賽跑了15秒到達,我們熱烈掌聲,短跑道跑了12秒,大家覺得#$%@!.....
因為100公尺短跑要跑進 10 秒內才是好呀!
背負了好基礎的同時,也背負了更高的期待.
以樓主的背景,人生當然不是追求溫飽,但自我實現容易、得到掌聲困難.
扣除了短跑道的優勢,大家會計算他的努力有多少,應該要說好、還是不好.
另一個例子,王文洋當年為了呂安妮離開台塑集團後說要到大陸自理門戶,
記者訪問王永慶,老先生說: 我不會再給他資源,但他離開我後,無論做什麼,都是成功.
7年多後宏仁集團在大陸創立,看起來王文洋終於憑藉努力自我實現了.
但輿論仍有許多的......
他是長子,王永慶背後一定還是在幫他.
王永慶就算不幫,叔舅堂親什麼的還是會支援他吧
許多政商應該還是看著他和王家的聯繫才給機會吧.
要不是既有在王家時開發和培養的人脈,他可以嗎?
要不是從小生在王家,栽培了眼界、見識、手腕、經歷,他可以嗎?
....................................
讓大家羨慕或妒忌容易,讓大家尊重和欽仰困難.
王文洋肯定努力過、可能還是備極辛苦,他也有了集團總裁的成就,大家艷羨、難以企及,
但是尊重欽佩的掌聲不多,原因是他的基礎背景實在太好.
而反過來說,如果王文洋有這些背景卻無多成就,大家的話就更難聽了.....
樓主的想走一個不凡的路,當然可以、或許也應該,
不過在本身身家無虞的同時,在其他人認同和期望的心態上也沒有了退路,
變成作得好是應該、作不好是OOXX.
萬一最後真的一無所成、渾渾噩噩,就算是生活度日無礙,我想自己心裡也不會快樂.
而且如果看到身邊卻還有人能白手起家、撐起一片天地,沮喪的心情也許又更為強烈...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
斗升小民在努力溫飽身家的同時、也企望心靈的安頓和平靜,
家業厚實的人在追求自我的實現的同時、也企望週遭的認同和肯定.
大家都在自己的人生上嘗試克服難關努力前進,
因人各異修行的課題不同,沒有辦法也沒有需要太多的比較.
我希望樓主最後有所成就,我會在心裡默默的掌聲,
也希望自己一家和樂、身心安寧,我也於願足矣.
巔羊的夢魘 wrote:
我卻選擇了~把家小裝潢一下~跟父母同住~>>發揮所有資源得最大效益!
因為我覺得~
現在住的位置也不錯~雖然滿舊~但我不需要新穎的社區和所謂多好的生活環境>現在買房子~也不一定是好選擇
~而且這樣做~
不用付房貸
不用付車貸
父母幫你顧小孩不用花褓母費~也不用給錢養父母
加起來~比一般人的花費~不知少了多少>加上自家的底子
不需要為五斗米折腰~找出機會與契機~開創一番屬於自己的事業~是我接下來需要做的事
或許不切實際~或許終究一無所成~但這才是應該我所追求的~因為不好意思的講~
我覺得~自己應該跟一般人的命不一樣~不能單純的只是找一份賺生活費的工作~
跟父母同住真好, 吃父母用父母的,生活開銷不用愁,連帶小孩褓母錢都可以省了,跟這代一般年輕人比,樓主命真好耶.
我也覺得你的命跟一般人不一樣,趕緊跟父母要錢去開創自己的事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