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看法:1.炫耀收入?(如果圖中資料是真的)2.刷網路人氣?3.圖中還有太多地方都可以省了...第一頁有大大回了不再贅訴(僅針對圖中記載的支出)4.同3.,還有一些地方矛盾,如餐費,記帳能力要再加強5.根據勞健保保費對照表,健保自付額要繳到1,800,月收入等級為131,700,加上女方收入,屬於高薪家庭,兩人收入已超過80,000(文中的80,000是??)6.圖中的開支分配,已經優渥於非常大一部份的單純雙薪家庭"勞工",這裡指的是僅薪資收入為所得來源,而且父母沒有給車給房,也沒有幫忙繳車貸(包含頭期款)、房貸(包含頭期款),也沒幫忙帶小孩(省了托育費)、也沒有幫忙買任何一點生活用品(省了生活費),意即家庭所有開銷"每一塊錢"、食衣住行育樂都是"夫妻自行支出"(不包含營業人、有富爸媽、好家世、繼承祖產、暴發戶、立法委員、縣市議員、肥貓公務員、房地產投資客......等族繁)7.22K也是過日子,像樓主這樣高收入也是過日子,餐費200~500都能過一天,每天晚上能安穩的睡覺,吃得飽穿得暖就好了8.不要甚麼事情都怪東怪西,充實自己才是真的,指望政府或是老闆,倒不如指望自己不要生病,明天還能工作
很久沒回文了我跟樓主有很相似的地方,也有很不同的地方,相似的地方:我也有兩個小小孩一個兩歲多,一個不到一歲,錢花的很快.不同的地方:花費很不同(當然收入可能也比樓主低)我很懶的記帳,我花費的算法是,從每個月戶頭增減來算(薪資入帳+ / 提領金額-)我粗略估計我平均每個月的花費是2萬多,大概是樓主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我很感慨,單身時,我一個月花大約一萬,我自認不是很省的人,結婚生小孩後,至少是兩萬以上,警覺花費多了一倍多之後,細想花費,已經不太能再省。我每個月最多的大概是車的油錢,大約4000~5000,只要一出門,都是開車。1.細節我不說,前面已經有網友說了,樓主有一些固定花費(尿布電信餐費等的),似乎有抓的比較高,2.再來,三歲以下的小孩,政府目前是有一些補助的,比如:生育津貼、未就業津貼、託育津貼、勞保、各縣市的津貼,我初估過,目前來講,生一胎,從0歲到3歲,政府會補給你近30萬,且以後生的應該會更多。雖然生一胎政府會貼給你30萬,但是這些錢我都沒用到,我幫他們存起來,等他們成年後再給他們。3.我老婆在家帶小孩,沒有上班,因為我希望她專心帶小孩就好,帶到小孩四歲再上托兒所。4.最重要的是,我和父母同住(甚至兄嫂四口也和我們住一起)這點是很多年輕夫妻,尤其是太太,沒辦法接受的,我結婚三個月之後,我太太就說因為我媽碎唸她受不了,她想離婚,但是到目前為止,婚姻都維持的不錯,因為當先生的很重要,(這是題外話)。和父母同住,以及小孩自已帶,這兩點和樓主比至少就省了好幾萬。5.雖和父母同住,但我也有在準備的房子,且是準備一次付清的,但是位於便宜的鄉下,明年就能住了。6.總結來講,我認為生育率和收入的高低,有相關但並非完全正相關,我看政府公帶的數字,我的收入大約位於80分線,但是我開15年的老車子,在路上一眼看去,90%車都比我新。簡單的來講:現在的未婚未生族,要過舒服的日子。........但也是有人收入普通生小孩的,昨天不是有新聞說,有一個媽媽生了八個?這是取決於你想過什麼日子..
現代人眼睛一睜開就是比較比較再比較這樣之下...再加上生育誘因 不大新加坡一個小孩政府一年補貼約22萬有一個月3000元的公宅可以租新加坡人口都可能逆成長了.....何況是台灣呢?台灣人應該好好檢視自己發揮自己專長並且懂得自我保護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