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法規針對樓板的厚度都這麼低??

hoowwei wrote:
試著讓你能理解:
1.用輕隔間是為了減少成本,不是為了減輕重量。
2.建築物本身結構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核以趨近0風險,所以房屋倒塌問題大多是人為疏失,如偷工減料之類,結構問題很少發生,真的發生了也算是世紀大事件了。
3.建築物承重會隨著樓高去做結構的精密計算,所以不是像你說的不可能。
4.中空樓板是未來趨勢。
5.法規指的是室內高度,並不包含樓厚度,所以增加樓厚度只會提高每層樓高和整棟樓層的總樓高。
6.改變目前的建築工法的確會把建築成本提高。
7.樓層厚度一米不符合「適合人居」的最大公約數,但目前的樓層厚度也是不符合。


很好奇
以上這些錯得離譜的資訊哪裡來的.....

發文者是外星人嗎??

建議不懂可以看看電視
不要亂發表這些錯誤訊息
joey888 wrote:
很好奇以上這些錯得離...(恕刪)

這是討論區,不是課綱也不是維基百科。
討論的意義在於對事物的過程、現象、狀態進行描述,
並說明其含義、理由、原因,
這樣的描述可能建立在科學根據、法律基礎上,
亦或是邏輯推理和未來探索。

當你有意見時,可以發表論點、糾正錯誤,
讓有興趣的人學習指教,
也希望能從你身上學習到正確資訊,
而不是經過放個屁就跑掉囉,
這樣子的行為只會顯得很⋯「屁孩」
autumnshu wrote:
小弟公司廠房或是宿舍(恕刪)


你這是防原子彈屋嗎?
你順便看看外牆是不是也1M厚
817萬人在繼續執迷不悟,台灣終將淪陷。
autumnshu wrote:
小弟公司廠房或是宿舍的樓板當初在建設時,廠房樓板厚度是1公尺、宿舍是60公分厚度,混擬土硬度和軌道軌枕一樣數據。樓板完成後還會施加減音材,最後放花崗岩。梁的厚度大概60公分~80公分左右,強厚約30公分,每層高度5M-7M左右,這樣上面才有辦法施作輕鋼架遮蔽管路。
這樣設計下去,每天進出好幾百人,根本也都聽不到天花板傳來的震動音,連上面在施工也幾乎都不影響。
我就不懂,安靜住家應該是最基本要求吧,為何台灣法律都無法要求....



樓主你以為是蓋核能場所吧~ 還是AIT的建築物~~ 防空國防設施才能可能這樣施作~`~

國內的內宅不可能這樣搞~~ 建商~會破產~ 也無法建出這種建築物出來 樓板厚度1公尺 大像在住的嗎?

最新的建築法法規定 樓地板厚度~ 為15公分~19公分而已 而且110年01月施行

請參閱建築法規
第 46-6 條
分戶樓板之衝擊音隔音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之一。但陽臺或各層樓板下
方無設置居室者,不在此限:
一、鋼筋混凝土造樓板厚度在十五公分以上或鋼承板式鋼筋混凝土造樓板
最大厚度在十九公分以上,其上鋪設表面材(含緩衝材)應符合下列
規定之一:

(一)橡膠緩衝材(厚度零點八公分以上,動態剛性五十百萬牛頓/立方
公尺以下),其上再鋪設混凝土造地板(厚度五公分以上,以鋼筋
或鋼絲網補強),地板表面材得不受限。
(二)橡膠緩衝材(厚度零點八公分以上,動態剛性五十百萬牛頓/立方
公尺以下),其上再鋪設水泥砂漿及地磚厚度合計在六公分以上。
(三)橡膠緩衝材(厚度零點五公分以上,動態剛性五十五百萬牛頓/立
方公尺以下),其上再鋪設木質地板厚度合計在一點二公分以上。
(四)玻璃棉緩衝材(密度九十六至一百二十公斤/立方公尺)厚度零點
八公分以上,其上再鋪設木質地板厚度合計在一點二公分以上。
(五)架高地板其木質地板厚度合計在二公分以上者,架高角材或基座與
樓板間須鋪設橡膠緩衝材(厚度零點五公分以上)或玻璃棉緩衝材
(厚度零點八公分以上),架高空隙以密度在六十公斤/立方公尺
以上、厚度在五公分以上之玻璃棉、岩棉或陶瓷棉填充。
(六)玻璃棉緩衝材(密度九十六至一百二十公斤/立方公尺)或岩棉緩
衝材(密度一百至一百五十公斤/立方公尺)厚度二點五公分以上
,其上再鋪設混凝土造地板(厚度五公分以上,以鋼筋或鋼絲網補
強),地板表面材得不受限。
(七)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之表面材(含緩衝材),其樓板表面材衝
擊音降低量指標△Lw 在十七分貝以上,或取得內政部綠建材標章
之高性能綠建材(隔音性)。
二、鋼筋混凝土造樓板厚度在十二公分以上或鋼承板式鋼筋混凝土造樓板
最大厚度在十六公分以上,其上鋪設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之表面
材(含緩衝材),其樓板表面材衝擊音降低量指標△Lw 在二十分貝
以上,或取得內政部綠建材標章之高性能綠建材(隔音性)。
三、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樓板衝擊音指標 Ln,w 在五十八分
貝以下之隔音性能。
緩衝材其上如澆置混凝土或水泥砂漿時,表面應有防護措施。
地板表面材與分戶牆間應置入軟質填縫材或緩衝材,厚度在零點八公分以
上。
斜槓一族
autumnshu wrote:
小弟公司廠房或是宿舍的樓板當初在建設時,廠房樓板厚度是1公尺、宿舍是60公分厚度,混擬土硬度和軌道軌枕一樣數據。樓板完成後還會施加減音材,最後放花崗岩。梁的厚度大概60公分~80公分左右,強厚約30公分,每層高度5M-7M左右,這樣上面才有辦法施作輕鋼架遮蔽管路。
這樣設計下去,每天進出好幾百人,根本也都聽不到天花板傳來的震動音,連上面在施工也幾乎都不影響。
我就不懂,安靜住家應該是最基本要求吧,為何台灣法律都無法要求.................


好奇想問一下,為什麼你們公司的樓板(1m)比樑(0.6~0.8m)還要厚? 這樣天花板有橫樑的部分,不就變成內凹了?
請問是那家公司丫?做核彈試爆的嗎?

樓地板 1米厚?員工宿舍60cm?

你有概念1米厚有多厚嗎?
爬個樓梯就可以知道樓板有多厚了。
一公尺還是一尺,這個差很多唷....
我認為1m跟60cm都是基礎版!!!!
不知道五楊高架道路的厚度有沒有1公尺?
hoowwei wrote:
試著讓你能理解:1....(恕刪)


如果是大樓的話,採用輕隔間是為了減輕重量,地震是慣性力,建築物在地震中各構件受力行為複雜,為方便了解可以簡化成F=ma,a就是地表加速度,就是震度,建築物受力大小是看震度,不是看規模,m就是建築物重量,F就是建築物所受地震力,樓板太厚,隔間太重都會造成m變大,地震力F就會加大,結構可設計,但結果是梁柱大到內部空間不好使用。

一般樓板大概不會那麼厚,梁柱受力會太大,有可能是中空樓板,住宅中空樓板厚度大約25公分,廠房或倉庫有可能到50公分,但跨距可能已達15米,若厚度1米的中空樓板可能跨距已超過30米,而且荷重極大,不無可能,只是我沒看過這樣的設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