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屋(已過戶交屋,裝潢中)颱風過後卻發現整面牆裂一大縫,地板大積水,該如何處理?

士林老郭 wrote:如標題...
我們是在今年約四月多跟建商

你打的是發泡劑,之前我打的是環氧樹脂效果還ok,09年到現在都沒問題,可參考我以前的發言
拿鐵加糖 wrote:
灌漿不實為什麼說無法...(恕刪)


不知道樓上大大的說法從何而來~~~

灌漿無法完全保證100%填滿,即使經過內外模震動器夯實後仍可能會產生,這可以接受。這種情形經過拆模後通常會產生所謂的蜂窩。經過外表砂漿粉刷粉刷後即可改善,這樣當然不叫偷工或疏失。灌漿沒填實的區域通常會發生在角隅等局部區域。

混凝土灌漿後即使經過適當養護仍可能會有乾縮裂縫,所以說有裂縫在RC構造物上仍可以接受。不過,這種裂縫通常細小,且不致產生滲水。

像樓主照片顯現的整條長裂縫而且會滲水,根本上已非混凝土不能避免裂縫一句話可推諉。我跟你保證這棟建築物如果是公共工程產生這種情況,根本驗收不會過。
感謝各位大大提供的意見
有大大認為該裂縫不足為奇
當然我也知道只要是RC牆面,受力就一定會裂,這是正常的
但是這次是我第一次看到裂縫的長度比我身高還要高的...
不知道這樣也算正常嗎?
新成屋交屋沒三個月,漏水到地面一攤水...
只能說我運氣好,事發當時系統櫃還沒封起來
如果已經封起來了,或是以木作櫃還施作呢?
是不是那道裂縫就會一直在那裏,積水也一直積在櫃體下方,一直等到...

anyway,建商修復與回覆的速度到也挺快
只是僅限於電話告知與保證,以後不會再漏水...
小弟只能開始準備存證信函,畢竟自己的權益還是要保護一下囉!

順便請教一下,這種狀況,建商告知已修復完成
那接下來要保固多久?
有在建築業界的友人說,這牆面裂縫屬結構體,結構體依照我們的合約是15年
所以15年內只要是這道裂縫產生的漏水,建商都得免費修復?
但是聯絡建商那邊又只說防水保固只有一年喔...
維修單上面原本事由還偷偷給我寫"外牆地震裂縫漏水"
還好被我眼尖發現強烈要求"地震"二字必須刪除(最近哪來啥地震,見鬼!擺明想卸責)
小動作還真多!
這個我也有類似經驗,裂縫長達160cm

經歷幾次滲水,搞了一片壁癌

找人來處理,過幾年又從附近又跑出來

還好我是住三樓(當時為15年華廈),後來連同外牆一起處理才OK


不過,樓主案例..."高樓層華廈",可能不好處理
能就事論事的討論其實還蠻開心的
至少不用雞同鴨講的

我先把裂縫跟滲水拆開來推論
首先以大大在高壓灌注後只看到外牆有一點發泡痕跡來推斷
該處滲水位置應該是模版的鐵檔或是螺拴
而且這個位置又因為不在二次灌漿縫 防水不太會注意到這個點
因為有千千萬萬個鐵檔跟螺拴 就防水防護的觀點 除非很明顯 否則不會去做防水

其次
看大大的照片 在混凝土牆上已經有水泥修飾了
若是像大大講的混凝土牆壁有一道很大且長又延伸到外牆的裂痕
足以影響到結構安全的裂縫,內側牆壁不會只有這樣的成像。
所有的裂縫成因很多 要看裂縫的深度、寬度、長度、層別..等,
來解讀原因並作分級嚴重程度,再依照嚴重程度來判斷Rework的方式
不是只要看到裂縫就要依照最嚴重級別來打掉重做。

所以我就大大的照片跟敘述來看
我認為起因是外牆有一個會模版遺留下來的鐵檔造成的水路延伸到室內
因為該處大樓風壓高 雨水被壓入這個水路而進入到室內
水會找阻擋最小的地方跑 最近的水泥裂痕 就是最好的出口

另外依照大大的論點
哪一個地方漏水不是因為結構體的問題?
之所以要做防水 就是因為結構體會滲水 才要做防水
那照這樣講 只要有漏水 就推結構問題 防水就可以延長至十五年
嗯~~~爽就好~~~

再看公共工程驗收.....嗯....看看桃園機場.....看看清泉崗機場...
什麼五楊高架橋、台北捷運什麼基柱的.....不都驗收過了?
我們都知道裂痕無所不在,但就沒聽過哪一個公共工程蓋好又打掉重蓋的.....

很多人以為買個屋 就認為這個屋 要千年不壞 萬年不倒
但事實上 這樣的建築技術尚未推出。


SERCB wrote:
不知道樓上大大的說法...(恕刪)

拿鐵加糖 wrote:
能就事論事的討論其實還蠻開心的
至少不用雞同鴨講的

我先把裂縫跟滲水拆開來推論
首先以大大在高壓灌注後只看到外牆有一點發泡痕跡來推斷
該處滲水位置應該是模版的鐵檔或是螺拴
而且這個位置又因為不在二次灌漿縫 防水不太會注意到這個點
因為有千千萬萬個鐵檔跟螺拴 就防水防護的觀點 除非很明顯 否則不會去做防水

其次
看大大的照片 在混凝土牆上已經有水泥修飾了
若是像大大講的混凝土牆壁有一道很大且長又延伸到外牆的裂痕
足以影響到結構安全的裂縫,內側牆壁不會只有這樣的成像。
所有的裂縫成因很多 要看裂縫的深度、寬度、長度、層別..等,
來解讀原因並作分級嚴重程度,再依照嚴重程度來判斷Rework的方式
不是只要看到裂縫就要依照最嚴重級別來打掉重做。

所以我就大大的照片跟敘述來看
我認為起因是外牆有一個會模版遺留下來的鐵檔造成的水路延伸到室內
因為該處大樓風壓高 雨水被壓入這個水路而進入到室內
水會找阻擋最小的地方跑 最近的水泥裂痕 就是最好的出口

另外依照大大的論點
哪一個地方漏水不是因為結構體的問題?
之所以要做防水 就是因為結構體會滲水 才要做防水
那照這樣講 只要有漏水 就推結構問題 防水就可以延長至十五年
嗯~~~爽就好~~~

再看公共工程驗收.....嗯....看看桃園機場.....看看清泉崗機場...
什麼五楊高架橋、台北捷運什麼基柱的.....不都驗收過了?
我們都知道裂痕無所不在,但就沒聽過哪一個公共工程蓋好又打掉重蓋的.....

很多人以為買個屋 就認為這個屋 要千年不壞 萬年不倒
但事實上 這樣的建築技術尚未推出。

哪個人會以為買個屋要千年不壞 萬年不倒,說話誇張至極

拿鐵加糖 wrote:
能就事論事的討論其實...(恕刪)


感謝大大的回應

不過想請教一下,所以針對建商的處理方式
我該要求接下來的漏水要求保固多久呢?
(建商的保固條款只有寫到房屋結構安全保固15年,其他固定建材設備保固1年,並未針對防水的保固年限做明確敘述~)

士林老郭 wrote:
房屋結構安全保固15年,其他固定建材設備保固1年,並未針對防水的保固年限做明確敘述


這個就含防水材料了

但不代表一年後裂縫再產生(天災除外),建商可免除責任。簡單說就是裂縫他仍需修復但不必保證修復後牆面防水。
SERCB wrote:
這個就含防水材料了但...(恕刪)


大大您這答覆就讓我又迷糊了...

"過一年後,若又有牆面裂縫出現、建商仍須修復,但不保證其防水性..."

裂縫既然修復了,還會漏水,這樣還能叫修復嗎?

結構體本就不應該有裂縫,既然裂了讓雨水從外面流進來,修復就是要還原成沒有縫隙不是嗎?

既然沒有了縫隙就不應該再漏水了不是嗎?

感覺照您的說法這邏輯上有點詭吊...

士林老郭 wrote:
大大您這答覆就讓我又迷糊了..


一般建築物在屋頂會做PU或油毛氈等防水層、外牆會塗彈性水泥等防水材料,這些材料皆在一年保固期之內。你的裂縫如果微小沒有損及這些材料設備,不代表有裂縫就會漏水。這次是因為外牆裂縫夠大而引起滲水且在保固之內,所以建商必須同時處理裂縫及滲水,不然處理裂縫也未必一定要高壓灌注發泡劑或EPOXY。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部份裂縫V-CUT然後重新粉刷填補水泥砂漿再油漆就可以了。當然這樣做並不保證不漏水,但是建商也可以推說是外牆防水層已老化所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