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未來利率調漲,大家都可以負擔得起房貸吧!?

去年出生人口二十萬人,二十年前出生人口四十萬人,現在小學減班。。每班人數大幅下降!不用假設,直接推理就好,現在買房的人,大概都是二十多到三十多為主,就算是四十幾也行,未來要賣房子,如果按照人口分配來說,二十年後要賣房子,有四十萬人要賣房子,卻只有二十萬人有需求。。你房價還可以根據通膨去漲價?

未來這樣的供需也許是事實~但不代表房價會大幅修正~會賣房子的人~應該是換屋(一買一賣扯平)~或者原本就不是用來自住的(通稱:有錢人)~這類有錢人很奇怪~寧願養蚊子~也不願賤租或賤售~所以市區招租紅布條~或是出售的告示~擺了很久~一樣繼續掛著賣(租)
就好比股票市場中的~限價掛單~明明股價快跌停了~掛單一樣不改價格o
a290861 wrote:
未來這樣的供需也許是事實~但不代表房價會大幅修正~會賣房子的人~應該是換屋(一買一賣扯平)~或者原本就不是用來自住的(通稱:有錢人)~這類有錢人很奇怪~寧願養蚊子~也不願賤租或賤售~所以市區招租紅布條~或是出售的告示~擺了很久~一樣繼續掛著賣(租)
就好比股票市場中的~限價掛單~明明股價快跌停了~掛單一樣不改價格


不用說換屋。。。二十年前出生的還不是台灣出生率的高峰期。。。我們還是把數字給低估一點好了。。假設比二十年更早之前(二十幾年~~三十幾年)還是只有四十萬

假設都結婚了。。。夫妻各一間房子(四十萬戶房子),那麼他們的下一代(二十萬人,只需要十萬戶房子),完全不需要買房子,光是繼承就夠了!還可以多出房子賣給人,(不過要賣給誰啊?二十多年前出生的四十萬人=二十萬夫妻,去年出生的二十萬人=十萬夫妻)如果夫妻只有一間房子,(四十萬人=二十萬夫妻=二十萬戶房子,去年出生的二十萬人,每人還可以繼承一戶房子,男女結婚之後,十萬夫妻,擁有二十萬間房子。。。誰來買單?每年繳交房屋稅。。水電?這裡還要假設現在結婚的夫妻,其父母都沒有房子,所以他們沒有繼承房子)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GOD希 wrote:


台灣人均收入不到一萬四,所以一般雙薪家庭基本收入大概是92~96萬台幣,還沒有扣除現在要用最低稅賦+健保+國民年金。。。。。

再來,小孩的花費都不用算?小孩不用唸書?不用買衣服?有多少小孩不用補習?不用買參考書?比例很大?一個月一萬,就算都存起來。。。大家認為有多少人可以滿足存款簿裡面,每個月只增加一萬塊。。然後都沒其他休閒活動?...
(恕刪)


這位大大,我無筆戰之意,謹告知您未看清楚內容囉。

我上面有寫到您也許會說為啥小孩沒算入,因為有小孩者需求就比較難計算,例如長輩幫忙帶很省,找保姆貴,但這是購屋族自已要考量的

我的意思是如果要加這些有的沒有的外在因素,請自已考量口袋深度,不是要勸大家一定要買,您誤解我了

還有我計算的依據就是用96萬來計算就足夠了,並不是用120萬計算,說120的意思是96萬二夫妻就能付貸款生活,何況120萬或更高,96萬是永遠不會升官調薪的前提,而且如果96萬收入年繳的勞健保費及稅收大概4萬多打死,會有那麼難嘛,而且我也說了如果覺得20年很吃力,那就改貸30年,比較輕鬆吧。

再次強調,人生就是不斷的考驗風險,如果一直覺得未來會看壞、壞、壞,所以現在不敢做的話,機會是在別人手上的,如真的有你所說的通澎,那你存在銀行的錢是不是也相對一直變薄,20年後人家一間房子,而你存了500萬但是20年後500萬的價值可能只能付頭期款,除非你投資股票、基金、債券,但是依您這樣一直怕未來失業呀起薪低呀,可能也是被做掉的小散戶(因為低點又怕跌停不買,高點噴出時才決定下手追高),那就繼續擔心吧。

另外買房沒能說要抗通膨或是投資,他只是民生必需品,如果是要投資,我不建議買,因為會跌會折舊,就像你說的供過於求會賣不出去,那又如何,你也可以等20年後供過於求再買,但是20年後銀行可能不會貸款給你,因為你老了,沒工作了或已經剩幾年就屆退了,但是現在買是需求,因為現在買的都是30年前高出生率的6年級生,從考試聯考、就業都是競爭,買房的需求現在也是高點,請不要再扯20年後的出生率了,那與我無關,我看的是現在不買家裡住不下是事實,因為當時平均一家有四個小孩,每個人都要成家不是嗎?,父母也只有一間房子怎麼分呀。(也不要用大數法則,就是房子有多少,人口有多少,故房子多於人口,那郊區你去呀,我只住習慣的區域,房價不是二分法啦)
現在不需無購屋的需求的真是羨慕呀(父母有錢真好),還是一輩子在家當宅男給父母養,不需成家,我三十幾了,現買房(貴),但因為有壓力!共勉之呀

還有要買房還真的要看看口袋深度做好打算。



真的很羨慕那些父母贊助買房錢的人,朋友總價近1500的房,父母就付了1000,順利入住北市新家

在下父母是一毛都沒有,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如果房價跌有機會就進北市,如果房價漲了不起搬到郊區住

看多看空都沒有錯,有時候堅持自己的看法有主見一點,沒必要跟著別人的見解跑,有人認為出生率跟

房價無關這是其自由心證也不是不對,換成我朝現實看,我不認為房價能一直扶搖直上,怎麼上就該怎麼下

經濟的傷都沒調養好就想打仗

GOD希 wrote:
請google 停滯...(恕刪)

去年出生人口二十萬人,二十年前出生人口四十萬人,現在小學減班。。每班人數大幅下降!不用假設,直接推理就好,現在買房的人,大概都是二十多到三十多為主,就算是四十幾也行,未來要賣房子,如果按照人口分配來說,二十年後要賣房子,有四十萬人要賣房子,卻只有二十萬人有需求。。你房價還可以根據通膨去漲價?
---------------------------------------------------------------------------------------------------------------------
你講的理論上都通,在人理性的時候都對,但通膨發生的時候就不通了,因為初期通膨發生時可能確實因為過多金錢追求有限產品造成,但中後期則是人們預期心理造成失控,君不見只要市場喊出衛生紙要漲價大賣場衛生紙馬上一掃而空?每個人都要買個十袋八袋的足夠全家用半年以上,但有需要一次買那麼多嗎?沒有,完全是預期心理,這事說不定妳也幹過.所以當通膨發生時人們的預期心理會造成不理性的購買 ,因為不買放在銀行的錢就變薄了,但不可能去買一大堆民生必須品,因此會去追逐保值商品,黃金、不動產都是華人社會的最愛,那時房子已不是考慮要不要住的問題,不是用人口去推算供需的問題,有能力的人多買的房子只是為保值而已,,所以通膨時在台灣房地產上漲機率很高!
1973年的停滯性通膨我親身經歷過,當時我已小學三年級,一元五角的硬幣一夜之間全不見了,大家用郵票當零錢,政府後來只好印紙鈔因應,房市則是一日三市漲翻了.


levisqqq2000 wrote:
量力而為,沒1000萬的屁股 就不要吃700萬的瀉藥


這個猛
今天看到最好的比喻
levisqqq2000 大
我支持你

zenki wrote:
這個猛今天看到最好的...(恕刪)


真爛的比喻..

問題是現在的房價幾乎就是,要嘛你別吃瀉藥,要吃就至少吃700萬的.

是啦,我知道很多偏遠地方或是哪裡的超中古小公寓有五六百的.
不必把大家都形容的好像很不自量力,是現在的畸形房價造成這樣的狀況.

接下來..又有投資客要跳出來說,很欽佩那些買不起北市或中永和新莊而跑
去住北大或林口的人了是嗎??
ValkyrieVF25 wrote:
物價漲, 薪水不漲, 經濟成長率趨近於零, 利率不動...(恕刪)


目前除了經濟成長率是-10%外,其它好像都符合??
小弟30,記得高中時候班上人數為40人,現在小弟外甥也唸高中,班上人數14人!所以我不看好未來的房價
What is PMP?
midsun wrote:
小弟30,記得高中時候班上人數為40人,現在小弟外甥也唸高中,班上人數14人!所以我不看好未來的房價...(恕刪)


小弟也是3×多一點點,亦認為未來房價不好,但是現在高中生15~18歲,等到要買房子應該也是15~20年後的3x,那小弟就5×了,真的要等到那時候嗎,雖房價便宜,但難辦理房貸了,因為快退休了,銀行放款可能會非常嚴哦,而且就算核貸個20年,真的要背貸款到7、80歲嗎?哦my 嘎,快退休了才開始背貸款,房子買了應該不是為了房價,我不以投資為目地,只是想單純要有房子住,不想再租房了,當然也有人喜歡一輩子租房子,那就另當別論囉,那我以上講的就不會發生,只是到六、七十歲還要租房子,因為未來老爸老媽留下的一間房子要給四個兄弟姐妹分,最後也只能賣掉分現金,還是沒有房子住,我常在想如果我在2×出頭歲就有能力貸款買房不知有多好,那時候房價又更便宜,再過幾年就還清了,所以為了自已的家庭,好好為將來打算,除非有祖先的庇蔭,不用為了房事煩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