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H&D 瑪琳收納獨立筒加長L型沙發」的內餡

近日於PChome24購買的一套"H&D 瑪琳收納獨立筒加長L型沙發-黑色"沙發,https://24h.pchome.com.tw/prod/DEAN09-A9008SBLY

分享「H&D 瑪琳收納獨立筒加長L型沙發」的內餡
沙發坐墊不用單純高彈性泡棉,卻使用有如彩色黑白花的混和料。明眼人都知道不用純料的理由就是為了降低原料成本而使用了回收雜料,該公司卻解釋說是為了增加舒適性。這裡大家不妨評評理,他們的這樣的說法是可以成立嗎?其實重點在於這些各色雜料的來源為何?

分享「H&D 瑪琳收納獨立筒加長L型沙發」的內餡
分享「H&D 瑪琳收納獨立筒加長L型沙發」的內餡
不知道看到這樣的內餡,近日有採購家具的朋友,是否還有人有勇氣購買該公司的產品?結果盧了很久,到現在該公司還是不願意站在消費者的立場著想,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通路商的誠信是否還有信心?

由於長期以來,一直採網購方式消費,對於PChome的信任度高,所以並不認為產品會有不應該有的瑕疵,所以未能於7日內檢查沙發的內餡。上週才想說沙發布套既然可以拆洗,所幸還是清洗一下,那知一拆下布套,都甚麼年代了,卻驚見這種內餡??

想想若是早點拆洗,早點發現,也至少在PChome有電商通路的議價優勢下,可以順利退貨。
所以建議大家還是要掌握7天鑑賞期的時間,不要太期望產品供應商的自律,即可以保護消者自身的權益。

現在只能透過消保會的申訴管道來反映,同時也希望讓更多人知道,這一家通路商對於消費者的態度,以免再有更多人買到品質低劣,又讓人不開心的商品。
great88 wrote:
近日於PChome24...(恕刪)



我覺得你說得不一定正確


高密度泡棉為 密度Q回彈力佳

聚合棉(雜花棉) 本身泡棉較硬紮實


網拍兩者價格差不多

我認為不是成本考量

雖然我覺得你應該也是為了預算才買這9900的沙發...

great88 wrote:
近日於PChome24...(恕刪)



無聊,你不也是預算考量,才買這組沙發的嗎,萬元以下還要怎樣??
你要便宜貨,廠商當然也用便宜貨出來賣,有什麼不對嗎
基本上2萬元 以下的沙發 你也不用期待他能做多久 有三年就偷笑了 除非你都不坐 我換過三組了 最後買IKEA 3萬多的 也是一年就異音

而你9900 的沙發對我來說 只要不是黑心材料 我就感動到流淚了
我是無聊啊!不過沒有預算問題,單純是被產品外表誤導才出手。
也認為在黑心油事件後,以現在的廠商素質,應該不至於再使用回收料製造產品了。而且有誰規定便宜的一定要使用雜料?
既然你們都可以認同這樣的產品,那這家通路商大可大喇喇的直接在DM刊出這些用料,讓欲購買者別產生誤會?買錯了大家都麻煩不是嗎?
這麼闊氣,你開心就好,希望你不是廠商派出來的。

我們就繼續提供採正欲採購家具朋友的參考!
great88 wrote:
近日於PChome2...(恕刪)



就樓主拍這些坐墊,光拿高密度泡棉成本都要好幾千,製造商可能會跑路……

再說說骨架吧!現在好一點的,隨便打一尺500多,有量會便宜點,所以還沒算布料啊!工錢啊,一些消耗品,所以什麼會相信那麼便宜的沙發能多好?

三人坐買個4-5萬都要看製造端有沒有良心用什麼料了,不缺錢,就開下去了,讓自己坐舒服一點
我沙發是買3人座的La-Z-Boy全牛皮3人座~

坐七年了還是很蓬很好坐~但要快8萬元..

我也曾經買過便宜的沙發..一年多就塌了..也要7000多元.

沙發畢竟一分錢一分貨~便宜的就當消耗品時間到舊汰換了
說實話,不過就買套沙發而已,而且沙發家具也不是甚麼高科技,所以沒有大家認為的那麼貴就是了。製造成本並非完全取決於材料,其實製程工序是否繁複才是影響成本的主因,因為產能決定製造成本的高低。

反正當時就是看順眼,感覺CP值高,所以就出手。而出手之前也有仔細閱讀商品規格,特別有註明沙發底座外部是PVC材質,我們也是仔細考慮底座無法拆洗,PVC皮料只要擦拭即可,還蠻方便的,所以也不是胡亂下單購買的。

這邊說明一下,一般來說商品到客戶手上大約是出廠價x3,因為就傳統通路架構,依序大盤商、配銷、經銷再到消費者手上的銷售模式,因為各層通路的店租、水電、瓦斯、員工薪資、銷售數量、利潤等,價格自然都要往上加,這樣各層通路才得以維持營運。

然而,現今由於電商通路的興起,減少了大盤商、配銷、經銷的層層加價,所以消費者才得以比以往買到更經濟實惠的商品。

今日特別在中部的一家家具通路商的網路客服詢問,該公司的商品坐靠墊是否會使用回收或其他零碎料製作。該公司客服立即回覆該公司的商品不會使用回收黑心料。看到回覆讓我有些訝異,因為我並未提到回收就是黑心料,但是他們卻是直接定義回收就是黑心料。
我這一次購買的品牌通路商卻仍強調混和雜色料是正常的做法。我只希望他們真的要站在消費者與顧客的立場,換位思考一下。

其實某專業機構對於聚合物的回收再利用是有明確定義與規範的,因為這是希望節約原物料的消耗避免浪費地球資源,所以即使添加二次料,消費者也不會看到原材物料有不一樣的形狀與顏色的。當然製造商會不會依照規範與標準添加,就看各製造商的企業道德與社會責任觀念了。

這一次的混和雜色高彈性泡棉事件或許原因是因為銷量增加後,仗著通路銷售量佳的優勢,回頭對代工廠商再次亂殺價,而自己又沒有專業人員對產品進行出貨品保再確認也說不定。結果在發生消費糾紛後,又不願承擔自己的疏忽或過失,只一味想推給消費者與顧客來承擔所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