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發現嗎?同樣是音樂CD,國外版本的壓片及音質都好上台版一大截

jerryred168 wrote:
我覺得要不要盲測一下比較準!
用一樣的器材,在聆聽者無法得知哪一版CD播放時,
連測10次看結果!你有信心分的出來嗎?...(恕刪)



千千萬萬不可以盲測:


要不然

很多所謂的 專家 達人:

就全部都露餡了........................................
WAXL wrote:
本來就是這樣了現在才...(恕刪)


就是啊~,這並非媚外崇洋,而是血淋淋的事實。
去年去日本旅遊時看見唱片行裡滿滿都是日版片,只能恨自己財力不足!

雖然有些錄音水準較好的片即使是台壓的也還不錯,但跟日版或歐(德)版比起來就是少一味,
個人覺得明顯可比較的是空間感和高頻延伸感的差異。
jerryred168 wrote:
我覺得要不要盲測一下...(恕刪)


以下是個人淺見與經驗:
只要使用"超入門級音響系統(3萬上下)"做為播放器材,對於一個天天聽音樂的人來說應該不難分辨。(就是因為每天聽才計較啊~)

如果是用更高階的器材,不用專心也聽得出來!
KiKiUnicorn wrote:
可是現在多數的壓片工...(恕刪)


台灣的唱片公司有時會在台灣再錄一次,所以會比較差。主要是跟錄音的人、或是用拷的,都會有關係。拷的就是拿母片來一對多拷,拷完再印CD印刷面(有圖案的那一面),不是用機器壓的,所以會比較差。至於重新錄音,就不太曉得啦。

以前還曾經瘋到買了台版片,結果再去買進口版的片(都同一張專輯)。後來就把台版片賣掉,留進口版的。音質真的有差,還差很多,進口版有的細節,台版都沒有


jerryred168 wrote:
我覺得要不要盲測一下比較準!
用一樣的器材,在聆聽者無法得知哪一版CD播放時,
連測10次看結果!


Loompster wrote:
很早以前就發現了,我還大肆宣揚

不過呢,認同的人很少就是了。在宣揚的同時,還會有人出來罵。看來有人是一輩子都沒去過唱片行,所以才會說,進口版的都很貴

唱片行有時會特價,那個時候就能去搶進口版。有些過期的進口版CD,賣的價格很便宜,搶得到,就算賺到了。以現在的情況來看,懶得出門去外面逛一逛,吃虧的會是自己。有時候特價,是要不定時逛才會有的



其實除了每個人的耳力差別外
這跟用什麼樣的器材播放也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對某些人來說是真的沒差...
不一定要多花錢買進口版的

等音響器材玩到了一定的水準之後
就會比較容易聽出差別
所以這跟每個人平常身處的視聽環境有很大的影響

球德洛 wrote:
我手邊有不少台版及國...(恕刪)


真糟糕..現在cj關起來之後...我都買台壓版的....
沒有管路買到日版或者其他外國版本 囧..........
「初めての戀が終わる時」
Brian-508 wrote:
就是啊~,這並非媚外...(恕刪)



不只是台製、歐製、日製與版本的差異,連早期和現在的壓片也是差異很大,至少對我來說啦!
較新一世代剛跳入Hi-End的人比較難體會這差異和搜尋的樂趣,像當初十多年前,最有名的像是華爾特貝六郵報版大家瘋狂的找,秒殺西德版老福的拜魯特節慶貝九等等,一張飆CD到近千掏出來是不手軟。還有其他如EMI小天使西德版、DG Dokument系列、Philips 24bit日版.....等等,到後來DVD1區和3區的差異,這些差異一直都在,就像我有一張正德製(非台製或環球德製)的新德勒名單的原聲帶,音質的差異就不說了,光是CD表面的印刷和CD本身的重量跟後來壓製同樣的原聲帶真的是天壤之別,只要有一組入門款的Hi-end就能聽得出差異。不過當初一起瘋狂的前輩與戰友,都隨著時間有了事業家庭,加上CD與古典音樂產業淪落至此,這些都和那些CD一起塵封在回憶裡囉。
AWEChen wrote:
不只是台製、歐製、日...(恕刪)


借問一下
完全同樣的內容
我拿一張台壓DECCA國際中文版CD,和一張進口高價版CD,或是賣很貴的特殊材質CD...
甚至什麼WEST Germany版 , 還什麼銀圈版 .... bra bra bra .....
完全同樣的內容
使用完全同樣的設備(同一台光碟機/電腦/軟體)
轉成 FLAC 或是 WAV 等無損格式 ...
這樣轉出來的檔案效果一樣嗎 ?
會有什麼差異 ??
差異來自哪裡 ....
或者那幾家古典大廠都提供網路直接下載購買 FLAC 檔
是不是一定比自己亂轉的更好 ...
.....
~~~準備用 LINN 的發燒級檔案播放器播的話~~~^^~~~
pang8230 wrote:
借問一下完全同樣的內...(恕刪)


這...大大我可能沒辦法回答你了,那些經典的老CD對我來說不只是一個收藏,所以我也幾乎不會把他放進電腦轉檔,要聆聽就會直接放進CDP去囉(其實實際上是我對電腦音樂轉檔也是一竅不通)。早期那些CD其實從來沒標榜過什麼特殊處理或是特殊材質,只是他們的聲音就是好聽,我不是什麼專家,只能推測說當初CD材質用料較佳,製作過程較為用心囉
現有很多人都蒐集舊CD去rip,其原因就是當時的轉錄效果會比較好也比較自然
很多東西有時候不是看看數據就會明白的,那種東西叫作"眉角",玩音響的人注重的是感性也就是撇步與密技,既然是密技能夠心領神會的人就會明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