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內人剛好是南市交的小提琴手,有幸拿到公關票坐在一樓,楊文信這個名字對我來說頗為陌生。我也是在當晚的音樂會才初次聽到他的演奏,驚為天人啊!
當晚的曲目如下:
上半場:
韋伯:阿布.哈山序曲
得佛乍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作品104
下半場:
柴可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
南市交的弦樂表現依舊精彩,大開大闔的情緒張力以及豐富的音色,把兩個國民樂派巨匠的作品渲染出各自獨特的風味。大提琴協奏曲第二樂章之中
有兩段獨奏者與樂團首席的合奏樂段,首席周亮君老師與楊文信完美的默契與豐美的音色堪稱整場演出最為耀眼的樂段。
而往年總令樂迷心驚膽跳的打擊在金年有了長足的進步,表現稱職,幾個關鍵的轉折樂段成功帶起了樂團的音量。
而木管得表現就有點參差不齊,先不提法國號,豎笛跟巴松管有些對不到拍點;在協奏曲的部份,獨奏者有點被拖住,無法完全施展開來,而柴可夫斯
基交響曲有些切分音的段落也是吹得有點令人坐立難安。
整場音樂會最荒腔走板的就非法國號首席莫屬了,不知是技巧不夠還是平日訓練不足,這位首席大姐一來連拍子也吹不滿,四拍的音她只吹了一拍就沒
了,而且只要樂句長一點她就沒辦法完整的吹完,二來這位大姐對音色的掌控差勁到不可容忍的地步,整場音樂會就她一直在噗噗噗,很明顯連基本都
沒練好,南市交心臟還真夠大顆,敢用這樣的人當法國號首席。
至於銅管部份,我想距離真正專業的演出還有一段距離,音量控制不佳打壞了整個樂團音量的平衡,也讓獨奏者多花了很多力氣在音量上,相對的也就
無法著力於音色的表現,非常可惜;而且銅管對音色的要求也沒有達到水準,刺耳不加修飾的音色令我試圖以我的座位不佳,樂團聲音無法充分混音為
藉口說服自己。
基本上 4/26 當晚還是一場絕妙的聆樂體驗,尤其楊文信世界級的演出,礙於我才能不足無法更精確的描述;然而南市交自身對音色的要求還是首要
重點,否則再華麗的曲目與再優秀的獨奏家永遠會被音色的瑕疵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