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中的每一位人員其實都有盡責,只是沒有太實質的幫助

這次購買涉及到的成員大概有幾位,詳列如下:
PChome平台(以下簡稱PC)
銷售商(不確定,以下簡稱A)
維修通路及客服(聯強,以下簡稱L)
原廠及客服(小米,以下簡稱M)
1/12事件發生後,馬上藉由PC的平台辦理了退貨申請,A也立即派員聯絡,
在說明新品瑕疵後,提供了一鏡到底的開箱影片佐證,由A辦理新品瑕疵的原廠報修。

因為A有說明已登錄退貨,但為免二次搬運造成M的判定疑慮,由A通知PC暫停收件,
同時PC平台的退貨狀態,則停留在「取件中」,電視留存在我手上。
1/13上午。L來電說有收到報修,並提供給M的工程師判定影片(這群人存不存在啊?),
我表達請盡快判定,若判定換新,我會請假到府收件,以免再來一次開箱瑕疵。
L表示稍晚會回覆。
1/13下午,傳訊予A說明,新品瑕疵問題,其實是我退貨予A即可,小米的判定大可由A收回後自辦,
A依然強調判定人損這件事完全是小米,退給他沒用,二次損害風險更大。
我再次向A表達,若明日沒有消息的話,希望依PC的規定,讓物流送回瑕疵電視結案。
也期望A考慮一下保護客戶的立場。
1/14下午,因為沒有消息,詢問A是否M擺著不判定,我是否只能空等度過周末?
A回覆有持續跟L聯絡,也提供我報修單號讓我自己查詢。

在致電L客服詢問後,L表示有依照報修說明提供影片供M判斷,但一直未獲回應,
會馬上再致電詢問,便順手要了M的電話(02 77255376),立即致電問看看。
電話那端熟悉的中國口音,詢問了我的購買方式,回覆一切交由PCHome處理。

繞了一圈原來這群人都不知道該怎麼掌握報修進度啊~

截至今天,這次的網購心得大概有幾點:
1. 買電視這種東西,絕對不要自己開箱(尤其是小米的)
(尤其是小米的)
(尤其是小米的)能不買最好
2. 小米在台灣壓根沒有客服這種東西,L是外包的,只是維修管道
3. 在線上詢問PC若發生退貨爭議,是否依然會扣付貨款給A?
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不管爭議處理多久,錢一定會先付給A

先佛心靜待M的判定,來看看這一連串的消費孽緣,政府跟廠商能保障消費者到哪。
等事情告一段落再來補完過程中的照片與影像。看看後續有沒有機會驗證調解跟裁決。
原文如下:
---------------------------------------------------------------
最近家中空出和室想作為電玩活動房

物色一台便宜螢幕,想說小米的東西雖然CP已不高
但至少還算簡單好用,也比較不怕變成更新孤兒
就下定了P家15900的貨,而因物流無法配合我的時間送
只好保全代收,自己來開箱了,幸好物流有提醒開箱要全程錄影

不然很難相信現在的電子產品還會有這種品管問題(網上有搜尋到案例)



外箱沒有撞擊傷,物流應該是無辜的
可以這樣敲傷,包裝流程很有問題

來驗證看看退換貨的消費爭議有無窒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