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聽覺系統到確定聲源的位置,聲學空間屬性對於汽車音響與家庭音響器材配置中實現真實聲學環境是非常重要。例如,家庭音響可以用擺位解決聲學位置,使聲音同時傳達到人耳,而汽車音響是無法達到像家庭音響那樣的擺位,以及音箱本身有效的音效。所以,汽車音響通過車內空間和安裝位置受限的結構而達到聲音最佳效果是需要很強的專業技能和水平。
聲音速度傳輸線索會出現雙耳的時間差,尤其是汽車音響多分頻喇叭發出的聲音來源是不會同時到達雙耳,因此,調音師對音樂聽覺特別敏感。如果聲源信號從不同方位傳達,向左或向右移動,聽覺系統會識別出不同信號源的聲音分別到達雙耳的時間差,會有時間差及延遲。從另一個角度看,二只耳朵收到同一個信號源的不同相位。當聲音來自前方同一信號源時,雙耳時間差為零。調音師要知道聲速為340米/秒的計算方式,這是汽車音響調音時計算延時的數據值。
其實低頻聲音是最佳破譯相位差,在較高的頻率與頭部的尺寸相比,波長可能短一點,以至信號模式的自身重復,可能碰巧雙耳接收到相同相位。汽車音響的喇叭擺位不同,每個單體發出聲音影響聽覺,人坐在車上的主駕位,聽聲音是有偏位,不管聲音從哪裏傳達,頭部都會產生聲影區,並對頻率上升而擴大,在非常低的頻率之下,頭部的尺寸與空氣中的聲音波長相比是小的,無論聲音從哪方向到達,左右的聲壓基本相同。隨著頻率的增加,波長減小,此時我們的頭部尺寸不能再被忽略了,成為屏蔽和反射聲音的障礙物,使得與面向聲源的耳朵相比,當其到達頭部另一側的耳朵時,較高頻率的成分將被衰減。
人的耳廓的形狀還可提供豐富的頻譜(依賴於頻率)線索,像頭部的聲影區一樣,耳廓起到一個屏蔽層的作用,使不是從前面直接進入的較高頻率的聲音衰減,可以通過轉離再轉向一個聲源來體驗這一點。這樣做的時候,你應該能感受到高頻率的微小變化,但這種變化你通常是不會註意到的。根據頻率和入射方向,聲音在耳廓內反射到耳道時,耳廓的形狀會影響聲音,從而增強某些頻率並衰減其他頻率。
雙耳對聲音傳輸時的記錄和重放,獲得正確的空間聲學體驗,需要兩只耳朵(雙耳),左耳和右耳之間的對比給出了關於聲源位置的最有力線索。中正面上的聲源是最難定位,在中正面上幾乎沒有耳間差異。人的聲音方向感多數是建立在經驗之上的,這與自己的生理(人的頭、耳廓和耳道的大小和形狀)有關。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的聽覺系統建立了一個聲音數據參考庫,例如,聽覺來自後面的聲音聽起來稍顯沈悶。為了創造令人信服的空間體驗,並感知聲源的確切位置,聲音的再現必須提供人的聽覺系統所習慣的所有信息。
在聲學界裏的開發及調試的主流雙耳聲記錄與重放是采用人頭與軀幹模擬器(Head and Torso Simulator, HATS)采集聲音,再用耳機播放出來,這種方式能夠真實地模擬人與聲場環境的相互影響,廣泛應用於聲品質主觀評價,這屬於靜態的雙耳聲重放。
隨著「元宇宙」時代的到來,我們在AR/VR場景中希望更加身臨其境的感受雙耳聲音,比如,頭部可以任意轉動,聽到不同方向的聲音。或者同樣的音頻信號,在不同的虛擬或現實環境中會有怎樣的表現,等等,這屬於動態的雙耳聲重放。
從以上的人耳聽覺中可以獲取更多對汽車音響改裝時註意事項信息量,對改裝時的喇叭定位、調音角度學應用的聲速及延時調整,整體聲相結合後的聲音傳到人耳的距離,得出更好的汽車音響改裝時應用喇叭擺位及調音應用聲速傳達的聲音傳達速度和角度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