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會有更詳盡的介紹,有興趣的朋友煩請支持,因為這也是一段關於佛山的歷史,如果只是對嶺南文化有興趣的,可以直接看下文。
北宋年間建造的祖廟位於佛山的市中心,是一座供奉道教玄天上帝的廟宇。

這裡除了是一座廟宇,也被稱為【東方的民間藝術宮】,因為這裡雲集了眾多的民間工藝精品,其中的陶塑更是舉世聞名



封建時代的中國只有高級建築才會鋪上琉璃瓦,而在廣東地區,所有的琉璃瓦都是產自佛山石灣,因此祖廟裡的每一片瓦都會比其他地區的精美,所描繪的物體也是活靈活現




祖廟裡庭院深深,但其實很大一部分是70年代祖廟擴建後營造出來,院內雖然很多建築都是已有幾百年歷史的古建,但其實原址不在這裡


只有穿過這幅紅牆才是真正的祖廟

首先看到的是錦香池,池裡供奉的是龜蛇二將


這個區域內除了照明和監控設施都是建於明清時期,一花一木,一磚一瓦都充滿著歲月的痕跡


靈應祠,祖廟的精華所在,也是佛山的驕傲,因為這是廣東地區唯一受到皇帝敕封的建築,明景帝當年為了嘉許佛山人平叛有功,把宋代建造的龍翥祠修復後並敕封為靈應祠,祖廟也因此成為一座皇家廟宇

靈應祠的陶瓷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這條光緒年間修復的瓦脊是中國最長最精美的瓦脊,歷經百年風處雨打,如今依然閃耀於嶺南中心。而瓦脊下的木雕也是廣東最精美的存在,以上種種都是中國文化的另一種表達,而且都是出自廣東工匠之手。但是裡面還有高手。




靈應三門,上有明景帝所書牌匾,裡面便是佛山輝煌的寫照。



門口是祖廟其中的一件鎮館之寶,一件三層木雕,借李元霸伏龍駒的故事表達當時廣東人對侵略者的痛恨和對清朝的憤慨。



紛繁複雜的陶瓷與木雕,雖然已經褪去了華麗的色彩,但依然保持當年的神韻


北帝的二十四部將,全是草木灰漿製作而成,外層貼上金箔
中國現存唯一的全套北帝儀仗,每年春祭典禮都會使用

春祭實況

明景帝所書【國朝祀典】牌匾,標誌祖廟享有國家級祭祀典禮的地位。

明景帝所書【忠義鴻名重地】牌匾,也是佛山忠義鄉的由來,是這個城市的驕傲

這裡就是最原始的祖廟---龍翥祠,這是中國現存為數不多的宋代建築,在這後面是紫霄宮,內有一個建於明代,現中國最大的北帝像,這裡便是歷代佛山人精神寄託。
靈應祠的對面是一巨大的靈應牌坊,為祖廟敕封為靈應祠時所建,是廣東現存最大的木牌坊,上書靈應、聖域四個金字,和有聖旨、諭祭兩個牌匾


這是一個三層的全木榫卯結構牌坊,上有精美複雜的飛檐



靈應牌坊也是廣東地區當年唯一能夠使用廡殿頂的建築,因為祖廟是一座被納入皇家祭祀的廟宇

靈應牌坊的另一面就是建於順治年間的萬福臺,這是華南地區最古老的戲台,佛山是粵劇的發源地,萬福臺也是粵劇的聖地,因為粵劇最開始是表演給神靈欣賞的神功戲,而北帝是佛山人的最大信仰,因此這個戲台在粵劇界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時至今日,每逢節假日萬福臺也會和當年一樣有戲班在台上演出,當中的廣府粵韻幾百年來未曾變改,這是真正屬於廣東人的聲生不息
時至今日,祖廟雖然仍有祭祀北帝的功能,但更多是作為一個博物館向世人展示獨特的嶺南文化。因此你會發現這裡會有很多型態各異的獅子雕刻,畢竟蜚聲海外黃飛鴻就是來自佛山。


但祖廟在佛山的地位是不會動搖的,畢竟真武的信仰在這裡已經延續千年,早已經和這座城市融為一體,在新春之際,希望各位都能夠在北帝的庇佑下身體健康,心想事成。

此外還有一段關於祖廟夜遊的影片,謝謝各位支持,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