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會在這五天當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所有行程都會有它,等於我走多久它就在我身上多久

ok...內部固定會放一台ipad mini 跟1~2本旅遊書,再加上女友的化妝包跟一些小東西,最後是錢跟護照。大約是這些東西,希望熱的時候可以把gore-tex塞進去更好。 以下有5款
第一款 tough
其實這幾個背包當中原本已經選定 tough 這款包包,外型不錯再加上
因為側袋拿東西方便,但是背了2~3小時後會開始肩膀痠痛,
他的支撐點只有肩膀兩點...但是在東西全放滿後支撐面積變大後會舒服一點。
(可放兩件gore-tex外套)。



優點:可類似登山背包在背包蓋子上塞東西,雖不清楚幾公升的容量,但真的很能塞,
如果在日本常要穿脫的話蠻方便的。
缺點:畢竟不是專業登山背包,真的就是不舒服,背久一點點就開始痛了,目前2次出遊都痛。
第二款 MILLET
一個登山牌子,這款是這些當中最常背的一款,某年父親送的生日禮物。
簡單的外觀,前方兩個拉鍊打開互不相通,背包雖只有一大層的設計
但裡面還有許多可藏證件跟錢的小地方。在背帶跟背部都有舒適的支撐可吸收重量,
這款容量是25公升。




優點:使用上很舒適跟習慣。
缺點:容量有點小(如要塞外套的話),分層太少。
第三款 MILLET
跟上款同個牌子,但是少了背部支撐軟墊,背稍重時間綁就有感覺了。
此款只有上方一個拉鍊小層,大層一打開就見底,35公升。背部完全無支撐,
雖然是登山牌子但...就是一般的背包。
買來後都是裝球鞋和練球用具去練球居多。



優點:外觀簡單大方,容量算剛好,可塞外套。
缺點:內層就單一一大層,無法藏些東西。再來就是背重不舒適。
第四款 Jack Woifskin
這款飛狼今年剛跟我去玉山下來(還沒洗XD),身上還有玉山上的泥土! 誤...
背包有分上下層,亦可打通便一層。前方還以一分層,算是蠻方便的。
在容量上的表現也是不錯,背包的支撐性很強(幾款中最好的),有很好的軟墊透氣性表現在
腰靠跟背帶還有背部上。 在第一款包包出門跨年測試失敗後就想到它了。





優點:這幾款當中最舒適的體驗,收納大大小小東西也剛剛好很夠用。
缺點:還是擔心容量的問題,再來就是...還沒洗。
最後一款 The North Face
這款包包也是簡單大方,第一次看到是在杭州青年旅館看到外國人背這款最大號的6~80公升有吧。
看到後回程經過香港就手滑買了一個小一點的,但常常背去上課時被問你要去哪...
拉鍊拉開後就單一一層,有個網狀內層放些小東西收納,容量表現很好。
這背包也是背去練球跟比賽使用居多,它可以變成側提使用,但背稍重的行李時在背跟
背部的支撐上算是很差的,因為整個背包都是軟的,造成支撐力完全不足。



優點:容量大,外型也不錯看。
缺點:單一一層而已,收納性不足。會造成肩膀疼痛。
最後來個合照吧!





希望常在日本走跳的前輩們可告知使用背包的習慣跟如何選用。 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