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急診不會讓你等那麼久!(因為病人會狂罵)
國外呢,只要你不是快死了,就是慢慢的等,等個四~六個小時是很正常的
就算去急診說心臟痛,也是把你歸到十分鐘內要看到的triage category
(可是真的會在十分鐘內看到你也是很少的機率)
自己曾經在週末的半夜,喘的很厲害加上心跳一直超過130,忍了很久受不了了去掛了急診,
等了六個小時後,看了醫生15分鐘,就叫我回家了,然後說如果沒改善再回來,
當時自己一個人在早上七點慢慢的喘著走回家,一到家真的馬上哭出來,

打電話回台灣給爸爸說,我好想台灣~
還有一次自費去看了皮膚科醫生,等個三個月才排得到門診(還是有人取消所以提前)
如果是用國家的Medicare.當時得到的答覆是最快的appointment是在一年後!
但因為等的太久了,臉上的皮膚狀況等到我去看到醫生時已經好的差不多了,
沒有lesion可以給他看,所以他也無法做處置,但還是收了我初診的費用$6000台幣

然後一樣跟我說,下次又出現時再回來看,
在國外真的深深覺的看病很不方便,最好還是從台灣帶藥自救吧!
不過,還是要推一下國外的家醫制度,真的很完善,是全方面的照顧一個人的健康,
很多病,家醫科醫生第一線就可以處理掉了,
可以避免浪費醫療資源跟台灣人最常見的doctor shopping行為!
或許台灣就是因為看病太方便了,所以會出現doctor shopping!
健保真的是台灣一大福利,以我們得到的醫療品質跟服務真的是物超所值,很便宜!

TATAMAMA wrote:
在那討論中,我就用李安,周潤發作例子人家用中文名還不是揚名國際
李連杰取名字中的單音,也很好聽阿
所以我真的不知道那麼鍾情英文名的意義在那?
老實說....李連杰那個也算是英文名字(Jet Li),如果他真的要用中文的名字,應該是「Jie Li」才對,如果用「Lian Jie Li」老外也有辦法唸得標準,你說他為什麼非要用洋化的「Jet」?很多人跟他一樣,都是取一個跟中文名有諧音的洋名,但又不是真正的中文名譯音。

我也覺得身在台灣又是在完全用不到英文的公司上班還特別取洋名很多餘,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並不是每個另取洋名、不用中文名譯音的人都是崇洋媚外,我覺得這是一個盲點。
至於李安應該為「An Li」才對,但他用已洋化的「Lee」也沒人批評他。題外話,我一直覺得他的「安」取成「Ang」很怪,發音根本不對,不過可能是為了跟女性名字做分別吧?

再說到台灣人取東歐名字,其實也有美國人(沒有任何拉丁血統)取西班牙文名字,也有不是愛爾蘭後裔的美國人取愛爾蘭名,這些人難道都不倫不類嗎?
飛帖輪 wrote:
看到大家在談醫院的事...(恕刪)
市立醫院進去沒人管, 好像也沒有看到警衛, 所以進去看到廁所就上沒有問題...
但是要拿水喝......好像很難, 醫院裡面好像沒有看過開飲機或飲水機, 所以不知道呀.
這裡上廁所, 最好就是麥當勞等速食店, 公園裡面好像幾乎沒有公共廁所.
捷運站裡面也沒有, 火車站要大的才有廁所, 但是好笑的是, 滑鐵盧車站那邊的女廁要0.3鎊.
男生不用錢...耶
這裡出來玩上廁所真的很頭痛, 希望你們行程一切順利.
我想取英文名這就看個人吧...
我有個英文名並不代表我比較進步
但是我若用原來中文名直接英譯, 也不能說我落後
這是我在這裡看到的狀況
自己喜歡就好
有英文名只有一個好處, 就是在不熟但又要裝熟的場合
人家沒有空記住你的英譯名
這時英文名會比較好記
但是你和這裡同事來往, 中文譯名是完全暢通無阻的..
因為這時你同事就會比較多時間想認識妳/你
這只是我的感覺, 所以看過就好, 一笑致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