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後經過了一個月的時間整理照片,除了自已再回味一次外
也希望把出遊的照片貼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讓沒有去的人也能体會到歐洲之美
繼前年的法國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8&t=3029566&p=1
去年的德瑞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8&t=3504414&p=1
今年去的地方,是一個在五年前去過,但由於當時覺得沒有把這個國家給看清楚,所以今年決定再重遊一次的地方----那就是義大利
這次的裝備和先前有點不同,過去都是使用d700+24-70 f/2.8
此次出遊,先前使用的d700已嫁做人婦,所以我帶了d800e及d4s雙機出國
d4s的好處是
你完全可以很信任他,不用擔心對焦不準
也不用擔心室內過暗的問題
d800e的好處是
極度完美的細節表達能力
也由於這些特性,所以我用d4s主拍白天及室內,d800e主拍夜景
鏡頭方面本想体會一下35mm f/1.4的特殊透視感,但由於實在用不習慣
所以全程依然使用24-70 f/2.8一鏡到底
我個人一向不擅長寫文章,所以內容會比較簡單
主要仍以照片分享為主
再加上我的目的不在記錄去過的地點
我只想拍下美麗的事物
所以拍攝的內容可能不具備當地地點的代表性
這次回來後,由於d4s及d800e新一代色彩已能滿足我的需求
所以對於對比,飽和度、色相、白平衡等可以說是差不多都完全沒動
大都是以標準模式就輸出了
話不多說了,就開始整個照片的分享吧!!
只要點了每一張圖,都可以看大圖!!
一、龐貝,一個在西元79年8月24日,被維蘇威火山埋入地下兩千年的城市.....
每棟房子都沒有了屋頂,要拍要花點心思
1、

2、

其他的照片在
https://www.flickr.com/photos/bbe022001/sets/72157645614012401/
二、藍洞
這是在卡布里島外的一個洞穴。由於洞口很小,洞內的光線幾乎全來自於海水的反射,所以呈現漂亮的藍色。此處不一定天天都可以進來,因為只要風浪過大或漲潮,就有可能淹沒洞口。所以來到此處可以進到此洞,是需要運氣的。只是在洞內的時間實在太短了,只有一兩分鐘,實在很可惜。另外,由於採安全的拍攝模式,快門拉的比較高,加上光圈並沒有放到最大(沒有想到這樣暗),所以有的iso已飆上25600,所以畫質不太好,就忍耐一下吧。
3、

4、

其他的照片在
https://www.flickr.com/photos/bbe022001/sets/72157645224960760/
三、卡布里島
卡布里島(Capri),又譯卡布里島,義大利那不勒斯灣南部,蘇連多半島外的一個小島,自從羅馬共和國時代以來就以風景秀麗聞名,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典型地中海小島,很藍的天,很藍的海
5、

6、

7、

8、

9、

10、

其他的照片在
https://www.flickr.com/photos/bbe022001/sets/72157645229085057/
四、蘇連多、阿瑪菲海岸
這段海岸真是超美的,但路也超級小
大型的車子差不多都沒有可以停靠的地方
所以除了眼睛看之外,要拍下這段美麗的海岸實在是有點困難。
這實在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11、

其他的照片在https://www.flickr.com/photos/bbe022001/sets/72157645648884981/
五、拉維洛
這是阿瑪菲海岸線上的一個山城,我對他的印像不深,只記得有一個花園,而在面海的地方有一個舞台,是準備用來開音樂會的......我想,在這個美麗的風景下聽著美妙的古典樂,實是人生很享受的一件事....只可惜我聽不到,因為我們沒有辦法留到音樂會開始.......
12、

其他的照片在https://www.flickr.com/photos/bbe022001/sets/72157645659836984/
六、米蘭
米蘭是義大利的流行及設計中心。
最有名的地標為米蘭大教堂及艾曼紐二世迴廊。
13、

14、我喜歡這個人站的位置

15、經由窄窄的巷子看米蘭大教堂也算有趣

16、米蘭大教堂的頂是一個值得上去一看的地方

17、

18、

其他的照片在https://www.flickr.com/photos/bbe022001/sets/72157645646074036/
七、加達湖、西米歐尼
加達湖是阿爾卑斯山下最大的一個冰河湖,而西米歐尼則是加達湖邊的一個小鎮。
19、

其他的照片在https://www.flickr.com/photos/bbe022001/sets/72157645741942922/
八、維諾納
這是羅蜜歐和茱麗葉的故鄉,可惜我完全沒有拍有關他們的照片,哈哈
20、

21、這是我住的旅館的外面,早上出來後,沒有什麼可以拍
突然發現一片草地之中有一張破舊的椅子
覺得很有趣,各個角度就按了不少的快門

22、免費的畫框

23、我發現我很喜歡用"偷看"的角度看東西

24、每次到了歐洲,只要看到這個草卷,我就會很想按快門
但每次看到時都是在車上
這回運氣不錯,剛好在我住的旅館邊就有了
雖然景不是很優,但拍一拍還是要的

25、想不想坐下來喝杯咖啡呀?

其他的照片在https://www.flickr.com/photos/bbe022001/sets/72157645701346226/
九、威尼斯
說到威尼斯,這真是人一生一定要去的一個地方
一個美到不像話的地方,不論是白天或夜晚
這個地方,真的很會謀殺你的記憶卡
只要你不控制一下,可能一兩天的時間
就會讓你的記憶卡暴了
26、

27、

28、

29、

30、

31、

32、

33、這張和下一張是在同一個位置拍的
剛好就在我住的飯站的門口
一個是在早上四點拍的,一個是在早上九點拍的
呈現出來的光影完全不同
</a34、>

35、

36、

37、這張我站在這邊很久才拍下來
別人在聽導覽
我在看窗簾
你聽到了嗎???我指風的聲音...........

38、

39、拍這張時,我想到的居然是"X檔案"

40、

41、

42、

43、我要表現什麼呢??
我想應是"猶抱琵琶半遮面"

44、主題??我只是覺的光影和線條好美.........

45、

46、相機看到的世界,是要我們用心去看的
這是我回答另一位朋友他說他為何沒有看到這邊時的回答

47、

其他照片在https://www.flickr.com/photos/bbe022001/sets/72157645767062662/
十、佛羅倫斯
由於在佛羅倫斯住了兩天,所以有比較多的東西可拍
不過還是大部份都在聖母百花大教堂週邊
48、電影場景??至少我覺的很像啦

49、說真的,為了要等有人願意剛好騎車騎到我要的位置
我是等了一下下的......

50、怪事了,怎麼隨便停台破車看起來也很好看

51、貼這張,我只是覺得我把他拍得很立体啦....

52、這樣有立体的透視感嗎??

53、以下的儿張夜景,是在早上四點多拍的
所以街上沒有什麼人
我覺得這個時間拍照最好
街上沒人又安靜
壞蛋應也回去休息了
所以拍起來比較沒有心理的壓力

54、

55、

56、

其他的照片在https://www.flickr.com/photos/bbe022001/sets/72157645907101924/
十一、比薩
比薩當然是比薩斜塔最有名啦,不過,也只有比薩斜塔
我很難想像,萬一這個城鎮少了比薩斜塔
可能就沒有人要來了
57、

其他的照片在https://www.flickr.com/photos/bbe022001/sets/72157646053176823/
十二、聖吉米納諾
這是一個在托斯卡尼的小山城,也是我最喜歡的小城鎮之一
由於以前是作為軍事用途,高塔特別的多
所以也稱為高塔之城
由於保存的很好,走在這個小山城之中,很有中古世紀的fu
58'、我承認我很愛在車上拍這種鄉野風光,不過要記的快門要拉高點
最好坐到司機的旁邊會更好

59、

60、

61、

62、看到那個人悠閒的坐著打盹
這邊的生活真是讓人嚮往

更多的照片在https://www.flickr.com/photos/bbe022001/sets/72157646022110461/
十三、莊園旅館
63、這是我住的房間窗戶打開的樣子
早上醒來就看到這種景色,不按快門真是對不起自已

更多的照片在
https://www.flickr.com/photos/bbe022001/sets/72157645645133809/
十四、西恩納
以下的三張都只為了補捉光影.....沒有特別的意思
64、

65、

66、

更多的照片在https://www.flickr.com/photos/bbe022001/sets/72157646081532731/
十五、羅馬
這次的羅馬真是很可惜
因為實在太大了
很多地方的夜景並沒有辦法靠走路去完成
還好我們這團有一天請了攝影師幫大家拍夜景沙龍照
我才有機會到這些地方拍這些夜景
67、

68、

69、

70、

71、

72、

73、聖彼得大教堂給人的印像是什麼呢??就是又大又華麗

74、

75、這張很有趣,你猜猜看這是怎麼回事?

76、

77、

其他的照片在
https://www.flickr.com/photos/bbe022001/sets/72157646283136921/
以上,謝謝您耐心看完
每一個大主題之下都有我的FLICKR的連結
如果想看看那個主題下的其他的照片
也可以點進去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