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荷蘭最有印象的城市就是烏特勒支,因為十年前第一來旅遊寄宿的友人家就是這裡。Utrecht原意是(下游U的渡口trecht),最早起源於羅馬時代。西元47年,古羅馬人在當時的萊茵河畔修築一座木結構的要塞設施,這是為烏特勒支的起源。
台灣人對烏特勒支這詞,我追查到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於福爾摩沙西岸的一塊名為大員(今安平)的沙洲上,興建了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並設置軍隊駐守。不過,這一座要塞城堡的地理環境顯然不是非常理想,因為不到兩百公尺處,有一座較高的沙丘,敵人可居高臨下,將砲彈射進城內。荷蘭人為了彌補這個缺陷,又在上面建造了一座石造要塞來協防熱蘭遮城,即烏特勒支碉堡(Rondunit Utrecht)。
現在這個烏特勒支碉堡的位置就是俗稱"湯匙山"的安平公墓,為什麼不取名阿姆斯特丹堡而是這個台灣人沒聽過的詞?以下是我的看法:1600年距今四百年前,正值荷蘭的黃金時代,阿姆斯特丹是一個新興的商業貿易城市,就像深圳一樣,文化底蘊沒有烏特勒支深遠,荷蘭人為此取名。
扯得遠了,烏特勒支位於荷蘭的中心,去那裡都不遠,荷蘭鐵路總部的所在地理所當然建在這。早上去豪達,只要開車40分鐘就可以到烏特勒支,小孩本來對這城市沒興趣,但提到米菲兔博物就在這,馬上吵著要來。


米菲兔博物館隸屬於中央博物館基金會,前身是「迪克 ‧ 布魯納故居」(Dick Bruna House),後來新成立的米飛兔博物館於 2016 年 2 月開幕,它是一個讓 2~6 歲孩子孩子透過遊戲、藝術、語言和動作學習新事物的場域,提供他們美好的體驗與回憶,為了容納更多參訪人數,基金會決定重新整修館舍,添增遊戲主題區和咖啡廳,並在 2023 年 6 月 21 日,整體佔地面積約 1500 平方公尺,幾乎是之前的兩倍大。很幸運改裝前和改裝後都有去過,難怪我這次去又覺得不一樣了。



米菲兔的形象於1955年誕生,迪克 ‧ 布魯納(Dick Bruna)向一歲的兒子講述他們之前在沙丘上看到的小白兔的故事,構思出米菲兔。這種白描繪畫風格(ligne claire),一直到1974年三麗鷗的Hellow Kitty出現 ,風格與米菲兔相近。
經歷疫情和烏俄戰爭及通膨,歐洲的油價和物價跟我八年前來的時候不一樣了,門票也是大漲了一番。於是這次決定讓媽媽帶小孩進去,我就在烏特勒支街頭遊蕩吹冷風,省一點小錢。
說起歐洲物價,在即將出發前友人還跟我抱怨歐元很貴,匯率接近37元。我也只能笑笑說貴還是要來,因為之後小孩進入國中後也沒什麼機會來了。一定是上天聽到了我們的聲音,就在五月上旬我們準備出發前台幣突然大升值,一下子漲了10%。於是我們撐到出發前一天才出手,以34元的價格換到了歐元。等於我們的購買力增加了10%,在歐洲買東西都打九折,天助我也。
米菲兔博物館我沒進去參觀,就放一些照片參考,一些網紅和部落客的介紹更詳細,有興趣的朋友自已去找找看。




等了快三個小時,冷風吹到我快感冒了,他們才意猶未盡的出來,還跟我抱怨找不到賣紀念品的地方。我伸手指向對街的中央博物館裡,說紀念品在那邊賣,因為剛剛我在那邊找廁所,我真後悔提醒他們,因為我又多等了半小時且荷包消瘦了不少。
烏特勒支老城市沿途最漂亮的風景就是運河了,最有特色的就是臨水而建的碼頭地窖,沿岸的房屋連接著這些地窖碼頭,幾百年來擔任了水上貿易的角色。如今這些碼頭和地窖已經成為了咖啡廳、酒吧,成為觀光區最熱門的景點。

坐上遊船逛運河也是另外一種觀光的方式,我看到有了划獨木舟、還有腳踏船,腳走酸了,坐船也是一項不錯的方式,趕緊查了租船費用:一小時37歐,比在羊角村租船還貴啊,馬上打消了念頭。


烏特勒支其實還有一個很棒的景點,德哈爾古堡。
德哈爾古堡(Kasteel De Haar)位在烏特勒支附近的一個叫Haaruilens的小鎮。Haaruilens又有「紅村」之稱,因為村內每一家的窗門都漆成紅白色的斜橫條,這樣特殊的標誌是來自於德哈爾古堡Van Zuylen家族的傳統。德哈爾古堡城堡是很典型的中世紀城堡,尖聳的高塔,宮廷式花園外有護城河圍繞以及懸吊橋,彷彿童話世界中的夢幻城堡。
這次沒有去,但十年前第一次來歐洲住烏特勒支時,帶了一個兩歲娃還不太敢出門,友人就帶著我們去遊這個古堡,天公不作美,天氣寒冷又下雨,完全沒遊客,只留下幾張照片。






歐洲旅遊建議4、5月來最好,天氣涼爽甚至有點冷。我們第一次來是二月、第二次是十月,都是秋冬季節,這一次是五月,如果再早一個月,就可以遇到荷蘭鬱金香花期,風景更是美不勝收。